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 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a.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2. 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a.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b. 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 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3.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4.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 农业技术和重要性5.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 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 借助天意加强君权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 强调人民力量巨大7.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 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8.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10.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1.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a. 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b. 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c. 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d. 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12. 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梵文佛经的汉译过程中,中国“孝道”观念被大量人为注入佛经,如汉译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再如佛经善生经中的“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和“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反映出当时()a.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b. 佛教丰富了儒家思想c. 儒释思想开始岀现融合d. 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13.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4.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15.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16. 鲁迅先生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有一段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先生所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文化的封闭性b. 中西不同的社会环境c. 中西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d. 中国古代应用技术落后于西方17.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18. 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 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 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a. b. c. d. 19. 有学者发现:中国古代很多重要科技成果都没有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在19世纪传入欧洲的天工开物,被欧洲人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而当时的中国士大夫对这部书是不屑一顾的,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 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 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 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d. 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20.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21.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22. 红楼梦描写刘姥姥入大观园见到某种新式器械的文字:“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着,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柱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这反映了清朝中期a. 自鸣钟等西方用品开始传入中国b. 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c. 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空前兴盛d. 外国商品普遍进入市民家庭23.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19071991年)先生在其先前最后一本书中国新史第四章“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中如此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二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取得重大进步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文人书法尽显“尚意”旨趣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a. b. c. d. 24.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为神,宋徽宗时封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三国戏中则一路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从明代开始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关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a. 戏曲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戏曲的兴起固化了大众对历史的认知c. 世俗文化发展推动主流思想普及d. 世俗文化发展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5.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 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 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 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 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26.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27. 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表格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28. 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a. 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b. 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c. 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d. 提出了变革政治的迫切要求29.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 “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b. “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 “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 “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30.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a. 出发点是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b. 目的是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c. 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环境d. 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31.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a.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d.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32.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a. 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b. 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c. 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d. 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33. 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 辛亥革命的推动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34.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 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 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 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 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35. 从1897年开始,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等180余种书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a. 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b. 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c. 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d. 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36. 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a. b. c. d. 37.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a. 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b. 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c.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d.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38. 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a.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 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39. 在近代。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一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a. 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 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 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 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40. 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避难期间,恰逢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乱党,拒绝合作。这表明()a. 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无共同利益b. 双方在代议制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c. 康梁极力维护清朝的君主专制d. 孙中山希望康梁能够加入革命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41. (10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有所不同,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一一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材料二 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一一樊树志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材料三 彼(郑子玄,此人不肯借讲学以宣扬道学)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 一一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所采取的对策。(3分)(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宋代朱熹新儒学有哪些主要特点?(4分)(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的思想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3分)42. (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请回答:(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6分)4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系统招聘学前教育备案制教师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福州市园开新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合同制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安溪县招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嘉兴南湖区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花都城投产融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第四次招聘项目用工人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市北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派驻央企派遣制员工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文旅集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师范大学招聘工作人员78人(第一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南新宁县招聘教师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讲座
- 土地属地管理办法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行车安全培训课件
- 机械检验培训课件
- 福建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2.2中国的气候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 DB11∕T 1130-2024 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程
- 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监督规程第5部分:化学与环保技术监督
- ppp审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