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课前部分 设计 审核 高一语文组【学习目标】1、 学会读书;2、 感受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3、 体会文本表达的对师长的深厚情感;4、 学习梁实秋先生表现人物的手法,感受其散文独特的风格。【重点】1、学会读书;2、学习梁实秋先生表现人物的手法,感受其散文独特的风格。【难点】学习梁实秋先生表现人物的手法,感受其散文独特的风格。【自主学习】1、 了解了解他梁实秋先生是我们过去不太熟悉的一位作家,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 原名:梁治华(1903-1987)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与徐、闻等一起创办新月社。作品: 雅舍小品 莎士比亚全集 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主张:文章要深(描写深刻),要远(意思远大),要高(格调高雅),就是不要长(篇幅短小)。大家要想了解更多,可以去读一读关于他的传记,比如宋益乔的梁实秋传。当然,要想真正的走近这位先生,莫过于去读他的文字了。特别喜欢他的散文客送礼雅舍,因为让人觉得轻松,快乐,不凝重,推荐给大家,不妨去读一读哦!现在先让我们通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来结识一下梁实秋先生以及他笔下的梁启超先生吧!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 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有的地方,比如说“短小精悍”这样的成语,我有点怀疑它的用法, 还有一些生字,这是一定要借助词典的,你一定也有这样的地方吧,给你留点空,做下笔记。 2、 当读了N多遍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能成为梁启超先生的学生真的是何其幸运!作为一位师者他的身上有着如此多的人格魅力: 3、 深入思考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记事“一次演讲”的,实际上就是写人老师梁启超的,可是作者选择的切入角度真的很奇怪,因为我们熟悉的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梁启超,是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他居然选择了作为学者的梁启超来写!为什么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资源链接】 梁启超先生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广泛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先后入阁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和财政总长,特别是组织策划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 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一生著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 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桃花扇4、 这篇文章里肯定还有很多像上面那样值得玩味的地方,让我们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一下标记,写一写旁批,然后再读、再读!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以记录“自学存疑”处。5、 一般描写人物都会采用多种手法,以免单调,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 6、 记叙文讲究以情动人,本文在记自己的老师的时候,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对老师的敬仰、赞美之情,所以才能成为一篇感情充沛的好文章。表达感情又有直接表达和含蓄表达的区分,尝试举例说说本文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7、 梁实秋先生主张“文章要深(描写深刻),要远(意思远大),要高(格调高雅),就是不要长(篇幅短小)”,本文毫无疑问是做到了篇幅短小,你喜欢这种主张吗?就这篇文章来谈谈看。 【自学存疑】 【合作探究】把我们自学存疑的地方拿到小组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弄懂后,请将答案记回存疑的地方,以便复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到质疑汇总处。注意:质疑汇总处记录的问题应该是一致的,是全组共同的问题。【质疑汇总】 【自学总结】请总结读一篇文章的思路: 本节课对我们的高考有哪些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课上部分 设计 审核 高一语文组【课堂笔记】我们的疑惑得到解答:别人的疑惑给我们以启示: 采撷如珠妙语:【课堂总结】我问自己:这节课,我都学到了什么?我对哪一点感受最深?【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显宦(hun) 屏息(bn) 精悍(hn) 迥乎不同(jin)B莅校(wi) 步履(l) 谦逊(xn) 博闻强识(sh)C箜篌(kn hu) 弥漫(m) 酣畅(hn) 叱咤风云(zh)D沾襟(jn) 蓟北(j) 激亢(kn) 涕泗交流(t s)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神潇洒莘莘学子炉火纯清B义无返顾 崭露头角 左右顾盼C大汗淋漓 雷厉风行 源远流长D壮极愉快 鸦雀无声 黄沙弥漫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B高科技楼上大教室里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C温总理在各种场合,经常会脱稿讲话,而且喜欢旁征博引,这是由于他长期以来注重学习、注意积累的结果。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5观看视频,描写视频中人物。要求:至少运用两种手法,50字以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课后部分 设计 审核 高一语文组【课后作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正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是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阅读附答案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阅读附答案。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相关链接】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字叔雅。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籍安徽怀宁。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不满。E本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诺如呕吐包培训知识课件
- 请你到我家玩课件
- 说课课件精美句子简短
- 误食异物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小学聘用校长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制作购销合同书
- 2025企业合同范本:是否可以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全勤劳动合同
- 2025石墨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初中语文生活美文:婚姻如合同爱情似艺术
- 2025车辆买卖合同模板
- 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 2025年“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趋势报告
- 心脏肿瘤影像诊断与诊疗进展
-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课件
-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课件
- 甘肃武威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钣金车间生产培训
- 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与浅显介绍
- 摩托车协议买卖合同模板
- 2024年全国体育单独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