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密码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2.doc_第1页
银行密码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2.doc_第2页
银行密码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2.doc_第3页
银行密码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2.doc_第4页
银行密码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您光顾 淘宝“华起江雄”店!华起江雄给您不一样的选择!C为组合式,由2条镶块组成滑槽,导滑部分容易磨削,精度也容易保证DD为整体式和A类似,但采用燕尾槽形式,更难加工通过上述考虑,最终选定使用A型结构设计滑槽时应注意下面问题:滑块完成抽拔动作后,其滑块部分应该全部或部分长度留在滑槽内。滑块的滑动配合长度通常要大于滑块宽度的1.5倍,而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这个值的2/3。否则,滑块开始复位时容易偏斜,甚至损坏模具。滑槽对滑块的导滑部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特性可选用H8/g7,其他各处均应留有间隙。滑块的滑动部分和滑槽导滑面的表面粗糙度均小于0.8um以下。(六)合模导向机构导柱导向机构是利用导柱,导套和导柱孔之间的配合来保证模具的对和精度。1 导柱.导柱为标准件,常用导柱有带储油槽,无储油槽及固定部分加大或者不加大等多种形式,考虑到零件大小和模具结构,选用带储油槽导柱。2导套。使用导套是为了在导柱孔磨损后便于更换,常见的导套有:直导套带头导套根据模具特点,选用带头导套和值导套配合使用。3导柱的数量和布置由于模具结构相对简单,因此为了便于加工和节约成本,因此在导柱导套的安装上选用四角式结构(7) 注塑机参数校核1.锁模力的校核 由于塑件是薄壁塑件,查塑料模具技术手册,PC塑料选用型腔压力为 其中型腔压力 注射压力 压力损耗系数,通常在之间选取。则有: 式中T注射机额定锁模力A塑件和流道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总投影面积K安全系数,通常取KPcA=1.1361960=77616N=77.616KNT=1800KN因此锁模力校核合格。2.注射压力的校核 注射机额定注射压力大于塑件成型时的所需的注射压力120 故注射压力校核也合格。因此注塑机选择满足要求。3.模具外形尺寸注射模外形尺寸应小于注射机工作台面的有效尺寸。模具长宽方向的尺寸要与注射据拉杆内间距相适应,模具至少有一个方向的尺寸能穿过拉杆件的空间装固在注射机工作台面上。4.模具厚度校核模具厚度必须满足下式:H H H (34)200346640 满足要求。式中 H所设计的模具厚度 346mm; H注塑机所允许的最小模具厚度280mm;H注塑机所允许的最大模具厚度500mm;5.模具装固尺寸 注塑机动模板,定模板台面上有许多不同间距的螺钉孔或“T”形槽,用于安装固定模具。模具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螺钉固定,压板固定。采用螺钉直接固定时(大型模具常用这种方法),模具动,定模板上的螺孔及其间距,必须与注塑机模板台面上对应的螺孔一致;采用压板固定时(中,小模具多用这种方法),只要在模具的固定板附近有螺孔就行,有较大的灵活性。6.开模行程校核开模取出塑件所需的开模距离必须小于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XSZY-250/180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为500mm。所选注塑机为全液压式锁模机构,最大开模行程受模具厚度影响。此时最大开模行程S等于注塑机移动、固定模板台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减去模具厚度。SH+H+(510)mm (35)505 60+142+10 500212 满足要求。 式中 S注塑机移模行程500 mm;H推出距离60 mm;H流道凝料与塑件高度142 mm。(八)模架的选用根据计算和注射机的要求以及零件的尺寸,选择富得巴侧浇口标准模架S系列,4050L(1)型号模架(GB/T12556.1-90)(9) 、确定冷却和排气系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成型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各种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要求不同,模具的温度要求也不同。流动性差的塑料要求模具温度高,温度过低会影响塑料的流动,增大流动剪切力,使塑件内应力增大,出现冷流痕,银丝,注不满等缺陷。普通的模具通入常温的水进行冷却,通过调节水的流量就可以调节模具的温度,为了缩短成型周期,还可以把常温的水降低温度后再通入模内,可以提高成型效率。对于高熔点,流动性差的塑料,流动距离长的制件,为了防止填充不足,有时也在水管中通入温水把模具加热。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1)采用较低的模温可以减小塑料制件的成型收缩率;2)模温均匀,冷却时间短,注射速度快可以减少塑件的变形3)对塑件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除型腔表面加工质量外就是模具温度,提高模温能大大改善塑件的表面状态;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1)根据塑料的品种确定是对模具采用加热方式还是冷却方式;2)希望模温均一,塑件各部同时冷却,以提高生产率和提高塑件质量;3)采用低的模温,快速,大流量通水冷却效果一般比较好;4)温度调节系统应尽可能做到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从成型温度和使用要求看,需要对该模具进行冷却,以提高生产率。冷却系统设计:设计原则1)尽量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的热平衡;2)冷却水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则对塑件的冷却效果越好;3)尽可能使冷却水孔至型腔表面的距离相等,与制件的壁厚距离相等,经验表明,冷却水管中心距B大约为2.53.5D,冷却水管壁距模具边界和制件壁的距离为0.81.5B。最小不要小于10。4)浇口处加强冷却,冷却水从浇口处进入最佳;5)应降低进水和出水的温差,进出水温差一般不超过56)冷却水的开设方向以不影响操作为好,对于矩形模具,通常沿宽度方向开设水孔。7)合理确定冷却水道的形式,确定冷却水管接头位置,避免与模具的其他机构发生干涉。本次设计中冷却系统采用循环式;根据估算及经验值,选择d=10mm的管道作为冷却水道。根数n=2。 图7 水线分布图排气主要是通过分型面间隙排出,而不必再开设专门的排气。模具温度是否合适、均匀与稳定,对塑料熔体的充模流动、固化定型、生产效率及塑件的形状、外观和尺寸精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本塑件本身壁厚较薄,利用模具本身也有一定的冷却作用。 (十)、模具的装配图如下 四、模具CAD造型设计1CAD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CAD的现状:CAD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实际应用和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计算机应用的新技术和一些新的算法在CAD中不断出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三个方面。1)、目前我国CAD系统仅仅作为绘图工具,缺乏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指导我国CAD软件开发虽然已形成了几个系统,但基本上都是二维绘图软件,开发者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创新,缺乏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上的研究,因此所开发出的软件稳定性和可靠性差,自然在市场上就无竞争力。另外,图形CAD系统只能将设计过程的最后阶段绘图阶段搬到计算机上,而设计过程仍然在设计师头脑中完成,这样设计效率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在应用方面,很多企业也只是把CAD作为一个绘图工具,企业应用中也缺乏对产品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因此企业产品和创新产品少,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2)、我国三维CAD系统还不成熟,必须加快开发真正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是三维CAD系统,而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还未真正形成商品软件。在今年8月份国家863/CIMS项目“基于线框、曲面、实体和特征表示的产品造型和设计系统”的招标中,有五家参加了投标,都开发了原型系统,但其功能、成熟性都不理想。而这类CAD系统国外软件早已占领中国市场,除了三维工作站CAD系统外,近几年来PC机和Windows/95/98/NT环境下的三维CAD系统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如Solidworks、Autodesk公司的MDT、Cimatron等。一些原来工作站系统的三维CAD软件系统也推出了PC机Windows平台的版本。3)、我国CAD技术开发创新少、仿制多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只仿制就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我国二维CAD到目前研制的三维CAD都存在这一问题。回顾一下历史,早在“七五”攻关时用户就提出了“参数设计问题”、“数据管理问题”及数控编程中的有关要求即现在的“特征造型问题”这些技术,我国CAD研究开发者也都知道,但都没有引起注意。而国外的CAD后起之秀PTC公司抓住了用户需求的时机,快速推出了参数化特征造型CAD系统Pro/Engineer,一举占领了国际市场,至今仍在国际年销售额方面名列第一。 4)、我国CAD软件的开发缺乏理论研究和算法的研究 CAD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涉及面广而复杂,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就建模技术而言会涉及很多模型建立的理论和算法,这些都是为解决用户需求而研究开发的,每种理论和算法用于CAD系统中,会产生新的CAD软件。如有名的CSG、B-rep、NURBS等等。而我国CAD软件开发者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也未见过有名的理论和算法用于CAD中。只能引用别人的,当然也只能跟在人家的后面走。 5)、信息集成技术落后信息技术的广泛集成是以产品数据管理(PDM)和过程管理(PM)为基础,实现CAD/CAPP/CAM和ERP的有机集成,在并行工程中PDM也是重要的基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开始,至今也没有一个在国内市场上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因此,这类基础性软件也被国外的系统占领了市场,我们的CAD/CAPP/CAM集成技术又建立在国外基础系统上。6)、CAD中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落后在CAD技术的标准化方面,我国由于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对此重视不够,至今未提出一个有关CAD方面的标准,完全是采用国际标准,有的已用作国家标准,如IGES、STEP等,另外由于种种因素也跟不上国际标准的更新和发展,因此造成国内CAD软件系统在数据交换、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CAD的发展趋势:CAD技术的发展一直是跟着实际应用的需求而发展的,随着CAD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需求又不断出现。1、模型理论的研究:由于传统的几何模型、特征模型已不能满足现代制造技术的要求。从而提出了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型产品模型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信息在设计、制造和检验及装配等环节的共享问题,完整地描述产品在概念设计装配设计零件设计全过程中的各种属性和相互关系,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内部描述信息和外部过程信息的集成。在产品模型的研究上,当前拉出的非流形模型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目前我国也在研究非流形模型用于CAD系统中。另外,基于STEP的CAD技术的研究也是为了建立较好的产品模型。 2、自顶向下的设计技术:目前流行的CAD系统只能支持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即先设计零件然后搭积木式地进行装配设计。而新的设计需求要求CAD系统还要支持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并且也可混合使用这两种设计方法。 3 、客户机/服务器及网络环境下的CAD技术:随着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在企业的应用,企业大都建立了网络环境。因此,单机的CAD系统已不适合,网络环境下的CAD系统已成为普遍的要求。 4、多媒体系统CAD技术的研究应用。 5、并行环境下的CAD技术的研究应用:在并行环境下的CAD系统要求全关联的关系模型,包括各种隐含在模型中的设计关系和设计约束。 6、集成化技术的研究:要实现设计、制造到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无缝集成,都是CAD技术研究的内容之一,其基础是PDM以及灵活的外部接口,良好的开放性,功能增大的开发语言等。2模具结构的三位造型 型腔板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型芯斜滑块小型芯型芯固定板推杆推杆固定板定位钉楔紧块斜导柱上模垫板导套下模垫板支撑板五、总结体会历经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敬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设计过程作最后检查。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通过参考、查阅各种有关模具方面的资料,请教工厂中具有经验的模具设计人员和工人师傅以及各位老师有关模具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模具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模具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使我对塑料模具设计的各种成型方法,成型零件的设计,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如线切割、电火花加工、NC电脑数控加工),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产品缺陷及其解决办法,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及零部件的设计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模具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掌握模具的设计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陌生到开始接触,从了解到熟悉,这是每个人学习事物所必经的一般过程,我对模具的认识过程亦是如此。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相信这次毕业设计一定能为四年的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现场设计人员、工人师傅和赵国荣等老师以及许多同学的帮助,特别是赵国荣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在此,对关心和指导过我各位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谢 词首先,我要感谢昆明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各位老师对我四年来的培养。昆明理工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各位老师教育我做人要善良、正直、勤学、上进。七、参考文献王孝培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单岩 Moldflow模具分析技术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黄毅宏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模具制造手册编写组 模具制造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屈华昌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高俊亭 工程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