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086.doc_第1页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086.doc_第2页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086.doc_第3页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086.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安中学2007至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李文英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应了A、分封制的瓦解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王权的加强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当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运用 B、水力灌溉事业的发展C、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出现 D、铁器时代的到来3、秦朝设置的御史大夫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职能是A、监察地方高官 B、执掌军政大权 C、负责审核政令 D、负责传达诏令4、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A、使中国的丝和丝绸技术传到西方 B、使西域与内地联为一体拓展疆域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5、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亚圣”的政治主张是A、兼爱非政,互助互爱 B、“仁爱待人,以德服人”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6、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C、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D、制定了大衍历7、下列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位于西南地区且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邗沟 D、芍陂8、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寺院经济占主导地位 B、北方经济发展较快C、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9、南朝时大量山地被辟为耕地,对此正确认识的是A、科学地解决人地矛盾 B、反映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精神C、加快江南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D、破坏了生态环境,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10、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 B、宋朝实行糊名法C、明太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D、光绪帝下诏开设经济特科11、京杭大运河属于线形文化遗产,它主要形成于隋朝时期。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古代运河的基础 B、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12、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说明坊市界限仍未打破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中的“君”将前往A、西域都护府辖区 B、安西都护府辖区C、瀚海都督府辖区 D、忽汗周都督府辖区14、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所针对的是A、官僚地主逃避赋税的现象 B、土地荒芜,空地增多 C、大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 D、工商业发达而轻视农业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陆游的诗,其中的“胡”是指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吐蕃16、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统治的原因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和“汉法” ,接受先进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7、“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作者潜心研究农学取得了重要成就 B、此著作总结了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经验C、反映作者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倾向 D、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书18、明朝成祖在位期间,广东境内的一位读书人选择了一直乘船从广州沿内河北上进京赶考的路线,进京后他又中了进士,这位读书人的经历中,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时常诵读儒家四书五经复习备考B、行囊里捎上一些甘薯用于解决沿途的饥饿C、途中见证了秦朝所开人工运河灵渠的沧桑D、金榜题名后被朝廷起用编纂永乐大典19、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A、西学东渐 B、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形成威胁 C、政府几度实施海禁 D、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20、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则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沉重的赋役负担使农民流离失所 B、自给自足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C、棉纺织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D、封闭的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21、列强侵华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上海在南京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 B、上海是列强曲解虎门条约攫取的最早租界C、汉口等十处在北京条约中增开为商埠 D、重庆开为商埠表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深入内地22、开创仿造西方战船先河的著名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2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新的经济因素,是指A、外资企业大量涌入我国 B、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C、近代军事工业兴起 D、近代民族企业出现24、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促进思想启蒙 C、推动政治改革 D、发展社会经济二、材料解析 (共52分)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外科技发明统计表:年代(公元)科技发展(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14004528621738401100045327113291001150067385729431501184047219445396材料二: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栀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急流险滩。中国清代科技史请回答:(22分)(1)根据材料一,1500年以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如何? (2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中所说的“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 ,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原因。 (8分)(3)根据以上材料,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的变化,给我们有何启示?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事,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请回答:(16分)(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2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3)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 (4分)为此他们采取的手段是否一样?为什么? (6分)3、阅读下列材料: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请回答:(14分)(1)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机构是什么?何时出现的?(4分)(2)材料中“酷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