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呈现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中江继光实验学校小数组 刘艳内容解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地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巩固和运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编写意图 : 教材通过创设“参观博物馆”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学习两位数加一两位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初步感知竖式算理,掌握算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借助直观教具的操作,理解算理(相同计数单位合并),掌握算法(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从个位算起),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其笔算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教学设想 :“竖式加法怎么算?”,“我们会口算加法了,为什么还要学习竖式加法?”“学到这种算法有什么好处?”在我还没有去上这节课前,当我们班的“爱问团”在知道了上课内容是“竖式加法”以后,拦着我问长问短的。我不怕回答“怎么算?”的问题,但我还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这种算法”的问题!明明孩子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很轻松地计算出例题中的题目,为什么还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难算仅仅是课程标准的规定这么简单?或是算法多样化的要求?我应该如何化解孩子们的这些疑问呢?从横到竖,这是一种思路的转换,横着排列的多位数在相加减时,分清个、十、百、千并分类合并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但当两个多位数在竖着排列时,每次计算都能清楚地找到合并项(相同计数单位)。显然,从横到竖,一种思路的转换,让多位数计算变成了简单事件(20以内加法)的重复。那么,如果我让孩子们有非常清晰的计数单位知识,有分类整理计数单位的意识,有表格式处理的能力以后,多位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是不是就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呢?为此,我给学生讲数学绘本圣诞联欢会播下表格处理的种子,复习分类的相关知识,对计数单位“一”和“十”几何模型处理。当学生在排成一行的队伍中“找朋友”找得头昏脑胀时,我问他们:“你觉得我们的队伍怎样排,你能很快找到朋友?”他们把队伍变成了两行或是两列。然后我出了一道5位数加5位数的加法,让同学们想办法把它做出来,结果孩子们的能力超出了我的预期。(插入两张图片),并且,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还研究了满十进一的问题,从哪里算的问题。接着我又给了一道5位数加4位数的加法,他们问我为什么有一个数字没朋友,我就问谁没朋友,很好的解决了竖式对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谁和谁加的问题。上完这堂课的效果就是: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解决了。目标定位: 1、让学生有在困难出现时,想办法解决的成就感体验。2、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悟明白笔算加法的算理和算法。3、让学生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自豪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设计意图 : 师:(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这些二年级同学排好队准备去春游了,老师说,每个同学要找到自己的朋友以后才能出发。(出示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排成一行的画面,学生头上有不同的头饰,左右两组一一对应,身上有编号)这里面有相同头饰的两人就是一对好朋友,你能说说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生1:开头两组同学说的非常清晰,随着人数的增加,孩子越说越乱。生2:和生1差不多。生3:师:说得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我们总是说不清楚呢?生1:人太多了。生2:看了这边看那边,眼睛都看花了。生3:(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横向多次对应的不方便。为寻找新的对应方法打下心理需求的基础。)师:怎样排队才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谁和谁是一组的呢?(演示一些同学的方案。)生1:可以把那一行排在这一行下面。生2:可以排成两列,好朋友对齐拉着手。生3:可以把一对好朋友排在一起,接着排另一对好朋友。生4: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生活中排队的相关经验,获得解决横向对应烦恼的成功感。这和横式变竖式的具体事件不同,但所遇到的烦恼和解决的方法是一致的。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竖式计算作好方法铺垫。)师: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些方法中,哪种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觉得生1和生2的方法比较好,这两种方法的对应最清楚明了,为学生在多位数计算时,解决对应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师:(把画面中的人和头饰隐去,只留下两串编号:26471+53809)如果,我把他们变成这样的加法游戏,你们还能找到谁是谁的朋友吗?生:能。师:可以把这两个队伍重新排一下,让我看得更清楚吗?开始。生:(有的写成这样,有的写成这样)师:请你计算出每组好朋友的和。生1:老师,写加号吗?写在哪儿?生2:和写在哪儿啊?生3:师:你觉得可以写在哪呢?生1、生2、生3五花八门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主意。师:你这么写,他那么写,每个人的写法都不太一样,老师看起来很累。都写在同一个地方,让我看起来方便些好吗?生:好师:加号写在左边,和写在下面,或者把和写在右边,用一条直直的线隔开,像这样: 生1:9加1等于10,我直接写10吗?师:你们觉得呢?生2:我觉得可以,这是一组朋友的和。生3:我觉得可以把0写在这里,把1写在十位上,因为这个1是1个十。生4:可是写了1等会儿十位的和写在哪里呢? 生5师:想听听我的意见吗?生:想师:我们把这个1写得小一点,放在十位上,这样不占十位的位置,又能写在十位。怎么样?生:好办法。(设计意图:“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对齐,通过排队找朋友的活动处理好了;“从个位加起”在前期学习中已作了充分的暗示,不用再强调了;“满十进一”经过讨论也解决了。到此,学生已基本明白了竖式计算的相关问题。)师:请你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计算一下这个复杂的加法和是多少?415+362师:为什么5和2一组?生:因为它们都是“一”。师:为什么1和6一组?生:因为它们都是“十”。师:为什么4和3一组?生:因为它们都是,老师,“十”过了该怎么说呀?师:“百”生:因为它们都是“百”。(设计意图:没有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真正开始竖式的模型建立。)师:这个算式的和是七百七十七,我们把结果等在横式后面。师:你们知道吗?今天你们已经自己学会了一种新的算法,竖式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计算时找朋友头昏脑胀的问题,让我们的计算清楚好算。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师:(出示主题图),解决好了排队问题,接下来,请你看看这幅图里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竖式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并提问解决。交流汇报。生1:二一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可以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行业数字化理赔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测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风电行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创新案例研究综述报告
- 2025年晋升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柑橘种植的订购合同
- 2025年高一生期中试卷及答案
- 旅游文化知识讲座活动试题
- 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及答案
- 规范单位劳动合同模板(3篇)
- 净化空调施工方案
- 2025年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毕业设计:平谷新城某高层住宅楼室内给排水、消防与采暖系统设计
- 《装饰艺术运动》课件
- 《公路工程量计算》课件
- 医院建筑综合设计与布局优化
- 阴道镜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边坡工程第3章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 索思医疗卓越产品系列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产品
- 初二年段长会议发言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