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如图所示,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的物块在t=0时被无初速释放,此时开始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的水平力作用.、和分别表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速度和重力势能变化量,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Ct0Dta0Ctf0Atv0BL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来源:学,科,网Z,X,X,K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甲乙甲丙甲2在箱式电梯里的台秤秤盘上放着一物体,在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人在不同时刻拍了甲、乙和丙三张照片,如图所示,乙图为电梯匀速运动时的照片。从这三张照片可判定 DA拍摄甲照片时,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下降状态B拍摄丙照片时,电梯一定处于减速上升状态C拍摄丙照片时,电梯可能处于加速上升状态D拍摄甲照片时,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下降状态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系在一根通过轻滑轮的轻绳两端,M放在水平地板上,m被悬挂在空中 ,若将M沿水平地板向右缓慢移动少许后M仍静止,则( B )A绳中张力变大B滑轮轴所受的压力变大CM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M所受的静摩擦力变大W ww.k s5u.co m2如图所示,用OA、OB两根轻绳将物体悬于两墙之间,OA、OB两根轻绳之间的夹角为900当更换OA绳,使A点下移,直至轻绳OA为水平,在此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在A点不断下移到A/的过程中,绳OA的拉力 A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OFAB1 一块木板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物块,木板右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从图中位置A缓慢转到位置B,物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关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摩擦力f先变小后变大,A和B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B)摩擦力f先变小后变大,A和B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C)摩擦力f先变大后变小,A和B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D)摩擦力f先变大后变小,A和B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第8题图甲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tan,图乙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CtAvv0Ovtv0BOftDOftCO第8题图乙m1m2第5题图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斜劈顶端安装光滑的定滑轮,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连接质量为m1和m2的物块m1在斜面上运动,三角形斜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若m2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左摩擦力B若m1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右的摩擦力C若m1沿斜面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m1+ m2+M)gD若m2向上运动,则轻绳的拉力一定大于m2g5将质量为m=l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 物体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其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3秒之内物体位移最大的力 图是 B3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BA2L+(m2+m3)g/kB2L+(m2+2m3)g/kC2L+(m1+m2+m3)g/kD2L+m3g/kF1如下图所示,滑块A在斜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那么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是 DA水平向右 B向下偏右C向下偏左 D竖直向下3一滑块以某一速度滑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下列表示滑块运动的图象或图象,正确的是Bt甲O乙tO丙taO丁taO第3题图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300 600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直杆上套有一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B圆环可能匀速下滑C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D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来源:学*科*网Z*X*X*K7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斜面倾角=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30,光滑斜面质量为M固定于粗糙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悬线对小球拉力是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是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斜面体A,在其粗糙斜面上静止一物块B。从某时刻开始,一个从0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上,使A和B一起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在B与A发生相对运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 DFABA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增大B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减小C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B对A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B对A的压力逐渐减小,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AB风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 (C)杆对A环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不变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ABCD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Dww w.ks5 u.co mA物体可能加速下滑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D撤去后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B.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C.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D. 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 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1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AB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BCD(A)A、B间无摩擦力(B)A、B间有摩擦力,且A对B的摩擦力对B做正功(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tan(D)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8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C用质点代替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归纳法FOAB2、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曲边为1/4球面的物体B,滑块A在曲面上,A、B均静止,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A上,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滑块A所受的支持力增大B滑块A所受的摩擦力增大C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减小D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减小B第 4题图AF4顶端装有滑轮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如图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悬挂的物体B上,使其缓慢拉动一小角度,发现A物体仍然静止。则此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 BA物体A所受斜面给的摩擦力变大B水平力F变大C物体A所受斜面给的作用力不变D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不变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m(mO),用轻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AF=2F Bx2x CF2F Dx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改变F的大小,木板有可能运动9、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DA当v2、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A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与v1无关B当v2、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大于v1 C当v2、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等于v1 D当v2、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小于v1 2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上设计了安全带。假定某司机的质量为70kg,汽车车速为108km/h,他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s,则安全带对他的作用力大小约为A400 N B600 N C800 N D1000 N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另一个物体B,并处于静止。这时A受到地面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若把A向右移动一些,并仍静止,则BAN将增大 Bf将增大C轻绳拉力将减小 D物体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8为了节能,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在加速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9.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若力F大小不变,将力F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 BCA.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B.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6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先期到达灾区的武警战士利用千斤顶解救了大量压在废墟的群众。如图所示是简式千斤顶示意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预制板顶起当预制板刚被顶起时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问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支持力大小均为1.0105N B此时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为1.0105N C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将增大 D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将减小8如图甲所示,高空滑索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果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足够长的倾斜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图乙和如图丙所示的两种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图乙的情形中,人可能匀速下滑B图乙的情形中,钢索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C图丙的情形中,钢索对轻环可能无摩擦力D图丙的情形中,若轻环突然被卡而停止,则在此瞬间轻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的重力 15.(16分)在倾斜角为37的长斜面上,一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连同风帆)的质量为m2 kg,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风帆受到的向后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的倾斜直线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sin370.6,cos370.8,g10m/s2)由图象求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大小;t/s345O23v/ms11求出的值;求出k的值。12115.(16分)解:(1)由图象知:vm2 m/s (2分) t0时,加速度a最大 (3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mgcos37mam (3分)解得: (2分)达最大速度后,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有mgsin37mgcos37kvm (3分)解得:14(14分) 如图所示,皮带在轮带动下以速度v匀速转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皮带AB段长为L,皮带轮左端处有一光滑小圆弧与一光滑斜面相连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右端后,能在皮带带动下向左运动,并滑上斜面。已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求:(1)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右端A处,则其运动到左端B处的时间。(2)若物体无初速地放到皮带上某处,物体沿斜面上升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问物体滑回皮带后,是否有可能从皮带轮的右端A处滑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物体无初速的放上皮带的不同位置,则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也不同。设物体放上皮带时离左端B的距离为,请写出物体沿斜面上升最大高度与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图象。hO2O1BAv14(14分)解:(1)物体放上皮带运动的加速度 (1分)物体加速到前进的位移 (1分),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加速时间 匀速时间 物体从A到B时间 (3分)(2)不能滑出右端A (2分)理由:物体从斜面返回皮带的速度与物体滑上斜面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所以返回时最远不能超过释放的初始位置。 (2分)(3)当时,物体一直加速,到B的速度为,则又 (2分)hOLxx当时,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到达B时速度均为 (2分)(图1分)13(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氢气球用细绳拴在地面上,地面上空风速水平且恒为v0,球静止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某时刻绳突然断裂,氢气球飞走已知氢气球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正比于其相对空气的速度v,可以表示为f=kv(k为已知的常数)则(1)氢气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绳断裂瞬间,氢气球加速度为多大?(3)一段时间后氢气球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与风速v0相等,求此时气球速度大小(设空气密度不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v0第13题图13(15分)解:(1)气球静止时受力如图,设细绳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得mgTF浮f第13题答图 (2分)(2分) 解得 (1分) (1分)(2)细绳断裂瞬间,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T,则加速度大小为 (1分)解得 (2分)(3)设气球匀速运动时,相对空气竖直向上速度vy,则有 (2分) 解得 (1分)气球相对地面速度大小 (2分)解得 (1分)13、如图,将一个物体轻放在倾角为=45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同时用一个竖直向上逐渐增大的力F拉物体,其加速度大小a随外力F大小变化的关系如图,试由图中所给的信息求:(g取10m/s2,取1.4)0F/Na/ms-2302.85.0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当加速度大小a = 2.1 m/s2时,外力F的大小。F(甲) (乙)13(15分)当物体处于斜面上时,令其加速度为a1,有:(mgF)sin(mgF)cosma1 得a1 = = 由题意得:=2.8 故:=0.6当F mg 以后,物体将离开斜面,有:Fmgma2 将坐标(30N 5.0m/s2)代入上式得:m 2kg 当加速度大小a = 2.1 m/s2时,有两种情况:当物体处于斜面上时,将a = 2.1 m/s2代入式得:F15N:当物体离开斜面时,将a = 2.1 m/s2代入式得: F224.2N14(14分)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斜面的倾角为,一质量为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B点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水平面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若物块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距B点 的C点处,用大小为的水平恒力向右拉该物块,到B点撤去此力,物块第一次到A点时的速度为多大?(3)若物块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距B点 的C点处,用大小为的水平恒力向右拉该物块,欲使物块能到达A点,水平恒力作用的最短距离为多大?14(14分)解答:(1)物块先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AB长度为L,动摩擦因数为下滑的加速度(1分)到达B点时速度 (1分) 在水平面上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1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 (1分)(2)设CB距离为,全过程用动能定理: (3分)解得: (2分)(3)设力作用的最短距离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3分)解得: (2分)37375353塔柱桥梁悬索斜索12、(12分)宿迁市古黄河风光带有一座悬索斜拉桥(如图),该桥主要由桥梁、悬索、斜索和竖直塔柱四部分组成,设桥的力学模型如图,该桥梁总质量为320吨,桥梁总重的等效由悬索最低点的拉力承担,悬索与塔柱连接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如图。( g取10m/s2,sin37= 0.6,cos37=0.8,悬索重量不计)求:每根塔柱受到悬索的拉力大小;为保证塔柱稳定性求每根斜索对塔柱作用力大小(已知斜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12、设每根钢索对塔柱总的拉力为F,则对钢索由共点力平衡:4F1 cos37=mg由牛顿第三定律F= F1 联立带入数据得:F=7.5105N;设两岸的每根钢索对塔柱作用力为F2,则对塔柱在水平方向有:F2sin53= F sin37 则F2=5.625105N。标分标准:式各4分,式各2分13(13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 随拉力F的变化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拉力大小应为多大?F第13题图(c)第13题图(a)力传感器第13题图(b)43.12F/NFf /N0214 8 1213(13分)(1)由(b)图可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 =3.12N (1分)由Ff =FN (1分)得=0.4 (1分)(2)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N、拉力F和摩擦力Ff作用将F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cos-Ff=ma (1分)Fsin +FN= mg (1分)Ff =FN (1分)联立各式得F=4.5N (1分)14(13分) “蹦极”是冒险者的运动,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在一座高桥上做“蹦极”运动,他所用的弹性绳自由长度为12m,假设弹性绳中的弹力与弹性绳的伸长之间的关系遵从胡克定律,在整个运动中弹性绳不超过弹性限度,运动员从桥面下落,能达到距桥面为36m的最低点D处,运动员下落速度v与下落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在C点时速度最大,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弹性绳的颈度系数k;(2)运动员到达D点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第14题图 14(13分) 解:(1)由图象知,s1=20m为平衡位置。即4分代入数据解得k=62.5N/m2分 (2)当s2=36m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分代入数据解得2分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3分代入数据解得:EP=1.8104J2分12(10分)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l0m/s2来源:学#科#网Z#X#X#K(1)求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求长途客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来源:学+科+网Z+X+X+K(3)若狗正以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甲)(乙)14(15分)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恒力F=20N拉木板,g取,求:(1)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需对木板施加的最小水平拉力14 (15分)解:(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2分)木板的加速度 (2分)(2)设作用t时间后撤去力F,木板的加速度为 (2分)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故 (2分)得: (1分)(3)设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则 (2分)对木板: (2分)木板从木块的下方抽出的条件: (1分)解得: 13、(15分)某滑雪赛道 AB、CD段可看成倾角=370的斜面,两斜面与装置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CD间有一段小圆弧相连(圆弧长度可忽略,人经圆弧轨道时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如图,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6s下滑72m到达底端,求运动员刚到达AB底端时的速度大小;ABCD求装置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刚开始运动为计时起点,求第二次到达最低点经历的时间。13(15分)在AB段由x=at2 v = at 代入数据得v =24m/s a = 4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a = 则=0.25运动员从C到D加速度大小a1 = = 8m/s2 上升到最高点历时 t1= 位移大小 x2= 下滑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则又滑到斜面底端历时t2= 则总时间为t 总= t + t1+ t2 = 6+3+=13.2s16(15分)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L1m。某时刻A以v0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第16题图 16(15分) (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mg =maA 得aA=g=2 m/s2(1分)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mg=MaB,得:aB=14 m/s2 (1分)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得:t=0.25s (1分)A滑行距离:SA=V0t-aAt2/2=15/16m (1分)B滑行距离:SB=aBt2/2=7/16m (1分)最大距离:s= SA- SB=0.5m (1分)(2)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 (1分)又: (1分)由、式,可得:aB=6(m/s2) (1分)再代入式得: F= m2aBm1g=1N 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 (1分)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m1g =m1a 所以:F3N (2分)若F大于3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 1NF3N (1分)370d13(15分)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m=0.4kg的小物块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在墙壁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D,连接物块A和小物块B,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语文课时教学设计范本
- 颈部神经医学系统化培训
- 厨房防疫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老年中医护理体系
- 双想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厨房部安全培训课件
- 四年级英语单元复习测试题
- 少儿绘画入门指导与作品展评
- 带钢缺陷识别及质量控制手册
- 双丰社区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完整文本版)无人机航拍理论试题库完整
- 厂房降租减租申请书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输液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 铝合金门窗安装监理交底
- 胸腹水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公卫生服务的项目组织管理灵石武佳波课件
- 电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机电设备调试协议书
- 芪参益气滴丸课件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