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言文化名城建设武陵区城西街道 龚治安 建设常德文化名城应努力保存一些古文化资源。“常德”一词,早见于老子“天下为溪,常德不离”。“上行德政,下安本份”,是为常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常德,先后有临沅、监沅、武陵、嵩洲、鼎洲之称。常德东临浩瀚洞庭湖,西傍巍巍武陵山。既是“吴蜀咽喉,滇黔户牖”又是“五省通商”的重要商埠;既是历代兵家必争重镇,又是文人墨客仰慕之地。从前,城内庙宇多,掘井遍街巷,十里古城墙,吊脚楼、半边街、笔架城、七里桥和窨子屋(亦称四合院)算是常德独特的建筑风格。四周河湖港叉环绕,真可谓人杰地灵。由于常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和积淀极其丰厚。小城故事多,有史可稽的春秋战国时期白起攻楚,张若筑城,三闾大夫屈原洗足濯缨,秦代刘锡禹贬任朗州司马,东汉刘尚、马援率数万将士镇压“五溪蛮”。后汉梁松“伐蛮”修城功不可没,后人便将城北外太阳山改名为梁山,并在山上修梁松庙以示纪念。宋有岳家军镇压杨幺农民起义。近代有贺龙围城保中央红军北上及驰名中外的抗日常德保卫战。传说牛海戏金蟾的故事也发生在常德丝瓜井及柳叶湖中的狐仙岛(现湖心岛)。但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德经历了数以百计的战争摧残,特别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许多古文化遗产毁于一旦,几乎丧失至尽。常德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勤劳智慧的常德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致力城市建设,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昔日的三千六百米长的护城河现已成了地下洞河;过去弯曲狭窄的麻石巷道,现已扩建成纵横交织的宽阔大街;从前十年九渍的大小河街、上下麻阳街、吊脚楼现已改造成风景秀丽的沿江风光带,成了市城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十里古城墙也被混凝土大堤所取代,并披上了“中国常德诗墙”的彩带,戴上世界了“吉尼斯”纪录的贵冠;城区的窨子屋绝大部分已换装成了高楼大厦,鳞次比栉,比肩而立;人行道上游人如织,接踵擦肩;街道上喇叭低鸣,车水马龙;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购物广场,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火车、轮船、飞机、高速公路形成的交通立体网已将常德连接到四面八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称号使常德成了世人瞩目的“魅力城市”。2006年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响亮地提出“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战略口号,将常德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又推向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同时也为常德城区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发展契机。我作这一名普通市民,并有幸当了两届区政协委员。在届内我曾就常德城区的基本建设、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多次鼓与呼。撰写过数十条提案和数篇调研论文,并多次作了大会协商发言,欣慰的是很多建言,如增加沅江公园护栏保安设施确保人生安全、呼救四合院、重新勘界街巷地名 规范街巷地名管理、加强街道和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免费开放市城公园和机关文化体育设施,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及参观学习青岛、大连、天津、北京后撰写的考察归来对社区建设的思考等提案与建议都引起了市、区两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满意地回复与落实。尤其列席市政协协商会议时关于规范街巷地名、路牌的建议,市政府领导当即拍板,并在一年内就得到了全面落实。最近召开的市人大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实现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并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用于文化名城的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城标志性建设品牌,真令人欢心鼓舞。这一英明决策更撩起了我一颗躁动的心扉,我再次呼救四合院,要求政府在旧城改造中尽最大可能的保存这仅存的常德古建筑风格,保留一点古文化遗产。常德城里的四合院又名窨子屋,建筑风格别致,院中套院,廊廊相连,纯木结构,木票 扁木梁 窗,雕龙画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常德人民的勤劳与聪明才智,真可谓常德一绝。只可惜在旧城改造中保存完整的已廖廖无几了。前些年,我们一些政协委员专门视察了城东的吴家院和城西新村的四合院。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现仅存了新村四合院和城东红卫社区的几处院宅了。新村四合院位于市小西门内,护城河铁家桥旁,始建于解放初期,是人民政府用来安抚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眷属的,故名新村,并当即成立了冠名新村的居民委员会。虽建筑不远古,但仍保留了窨子屋的建筑风格,仍有那古朴典雅的感受,是目前是城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窨子屋院宅了。但由于年久失修,水电设备也基本老化,加之居民私建滥搭,私拉乱接,目前已成为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一处消防隐患,目前已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非改造不可的地步了。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市、区政府的一块消防安全心病,更是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十分青睐唾涎欲滴的肥肉。我建议市政府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和文化名城的建设要求,改造新村四合院,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将其建设成为市城区文化标志建筑之一。保留新村四合院,其理由是:一、新村四合院是目前城区保存完整的唯一院落。对历史负责应予保留这样一个古城常德的建筑标本。二、将古城常德建设成为文化名城,应保留一点古文化特色,留给后人和游人。常德作为文明古城、“国家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能看不到古文化的遗产。正像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仿古街以及桥南的仿古城一样,留给后人和游人那种古朴返真的感觉。三、地理位子适中。新村四合院处于繁华的市中心,四周高楼大厦林立,且紧靠沅水河,笔架城、步行街、金钻广场、护城河、杨家牌、葫芦口及省“样板街道武陵大道”,可东去滨湖公园,观光水榭花城,西进屈原公园,领略沅水风光,人们出行观赏方便。四、增加城区一个旅游景点。若将其改造修缮,仿建还原后供市民们休闲娱乐,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名优特色如一体的社区文化活动场地,既可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满足市民们精神生活需求,又可吸引更多的外地游人观光。五、尽快改造新村四合院,消除市区一大消防隐患,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造修复新村四合院的对策。我深知要做好这一件大事将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难度之大,我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请市政府牵头,由建设、规划、公用、国土、城管、消防、旧城改造、文化、旅游、电力及武陵区政府、街道和社区等部门单位参与,进行认真的可行性调研,并由文化和规划等部门拟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纳入市政府今后五年文化建设项目之一整体规划,进行论证。也可以到城东进行同类调研。二、认真考证窨子屋的原设计风格,并结合时代特色将其修旧如旧,既保留过去那种古朴典雅的风味,又适合居民和游人休闲需求。三、认真贯彻落实物权法,妥善安置好现有居民。现在的四合院貌似贫民窖,其实原住户不多,有相当部分屋户业主是几经转手而来的,虽然大部分户主建筑面积不够40,但都是砖木结构,没有楼层,相对地说拆迁成本不会很高。对居民的安置也可由政府出面采取分流法:在政策补偿的前提下,一部分人可安排廉租房,一部分人可考虑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还可鼓励一部分人购买商品房。作为常德市民,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宏伟战略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