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自修内容.doc_第1页
古代汉语自修内容.doc_第2页
古代汉语自修内容.doc_第3页
古代汉语自修内容.doc_第4页
古代汉语自修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自修内容:一、 上册P79第六题 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二、 上册P84 第九题 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矣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三、 上册P130 第一题、第二题1-13、第四题、第五题1-12。第一题1、六书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会意,形声,转注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2、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重要。第二题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所列举的例子有。象形::车牛虎止又 指事:本末朱刃甘 会意:及兵戎伐取。 形声:莫哀溢云 转注:考老人毛 假借:伸叛疲 第四题四、 上册P145第一题、第二题。(1)1. 汉子形体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六个阶段。其中,(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是古文字,(隶书)、(楷书)是今文字。(1)2. 隶书是隶定古文字而来的。隶定,又叫(隶古定),是用隶书把古文字确定下来。后来,把出土的古文字,根据其结构用楷书写下来,也叫“隶定”或(隶古定)。(1)3. 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1)4. (草书)是书写快速的草率字体,只要求初具轮廓,不必每笔都很清楚。(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书写比楷书便利,又比草书易于辨认,从晋、南朝宋起,一直是广泛适用的手写体。此外,(魏碑)也是一种重要字体。其造型方俊、方圆兼备、结构精干、笔力凝重,对隋唐楷书影响很大。(2) 什么叫隶变?请简述隶变的利弊。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从小篆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它使汉字从复难变为相对简易,从书写不便变为比较方便,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这是一大历史进步。隶变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由于它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搞乱了某些字的形体,就使得“六书”在很多情况下无从说起,从而增加了汉字由形知音知意的难度。五、 上册P147举例说明110个常用部首的本义范畴1. 人本意与人有关。如仪,本意指人的容止仪表。儒: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后来泛指学者。作:本意为站起来。2. 儿(ren)实际上是人部。用在字的下面,隶书写作“儿”。与人有关。如儿,本意为婴儿。兄:哥哥。先:走在前面。3. 仌后来写作冰。与冰或寒冷有关。如凌:冰块。冶:冶炼金属(如同冰块消容)。凝:液体渐渐结成固体。4. 刀与刀或切割有关。如制:裁断。副:分成两半。判:分开。5. 力与用力有关。如勉:努力;尽力。胜:胜任;能承担起来。勤:勤劳。6. 匚(fang)与盛东西的方形器皿有关。匮:后来写作“柜”。匡:后来写作“筐”。匪:后来写作“篚”。7. 厂(han)与山崖石穴有关。厓:山崖。厚:山陵厚(高)。原:水源。8. 又像右手形,与手有关。及:本意为赶上。叔:拾取。取:捕取。9. 口与口有关。和:应和声。唐:从“口”,“庚”声,本意是说大话。命:命令。10. 囗后来写作围,与围墙、包围有关。国:都城。固:四围不通。园:果园。11. 土与土或土地有关。基:房屋墙壁的脚趾。堂:殿,多指正房。型:土制的浇筑模型。12. 士与成年男子有关。壻:丈夫,后来写作“婿”。壮:雄壮、强健。13. 大像人的正面形象,与人有关。夷:本意为东方之人。天:人的头顶。夫:成年男子。14. 女:与妇女有关。好:本意指女子长得美好。婚:两家通婚,女家为婚,男家为姻。威:古代婆母称威姑。15. 子与子女有关。孺:本意指吃奶的孩子,泛指儿童。字:本意是妇女在房子里生孩子。16. 宀(mian)与宫室有关。客:本意为寄居的人,引申为门客、食客。安:安静。17. 尸,像人的侧面形象,与人有关。居:又写作“踞”,蹲。展:转身。尻(kao):屁股。18. 山与山有关。崩:山陵倒塌。岑(cen):小而高的山。歧:山名。19. 巾与布帛有关。幅:布帛的宽度。常:后来写作“裳”,下衣。20. 广(yan)与宫室有关。庠(xiang):商代人对学校的称谓。府:藏文书的地方。21. 弓与弓箭有关。引:本意为把弓拉开。彊:硬弓。发:射箭。22. 彡(shan)与修饰有关。形:形象;形体。修:修饰。23. 彳(chi)与行走有关。循:顺着走。徐:慢走。后:走路落在后面。24. 心像心脏之形,与心理情绪有关。思:思念。忠:忠诚。慢:怠慢。25. 戈与杀伐兵器有关。戉(yue)后来写作“钺”,本意为形似大斧的兵器。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戍:守边,防守。26. 户像单扇门之形,与单扇门有关。房:本意为正室两旁的房间。扉(fei):门扇。扃(jiong):门闩(shuan)27. 手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揭:本意为高举。把:握住。28. 攴(pu)放在字的右边,多写作“攵”,与轻声或其他动作有关。收:拘捕。改:变更;更改。效:模仿;师法。29. 斤与斧子有关。斯:劈木。新:本意是伐木。所:伐木声。30. 日与太阳、季节、时辰有关。时:季,季节。景:日光。31. 月与月亮有关。朗:明亮。期:一周月,也指一周年。朝(zhao):早晨。32. 木与树木、木材有关。枉:弯曲。成语:矫枉过正。梓(zi):一种树木。33. 欠与张口或出气有关。歇:休息。歌:咏唱。34. 止甲骨文像脚形,与行走有关。历:经历;经过。步:步行。35. 殳(shu)与打击有关。殴:打击;锤击。段:后来写作“锻”,锤击。殿:打击的声音。36. 毛与毛有关。毫:细毛。毬:后来写作“球”。37. 气与气体有关。氛:预示吉凶的云气。氧:氧气。氢:氢气。38. 水与水有关。演:水长流。注:灌注。滞:不流通。39. 火与火有关。然:后来写作“燃”。烦:发烧;头痛。熙:光明。40. 牛与牛或牲畜有关。牡:公牛。泛指雄性禽兽。41. 犬与狗或犬类兽有关。狄:本意是以狗为图腾的种族名称,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吠:狗叫。42. 玉与玉石有关。理:治玉。球:美玉。43. 瓦与陶器有关。瓴(ling):盛水的瓶。甄(zhen):制造陶器的转轮。瓯(ou):瓦盆。44. 甘与美味有关。旨:味美。甜:味甘。甚:过分。45. 田与田地有关。略:疆界;地域。畔:田界。46. (chuang)与疾病有关。疚(jiu):长期有病。痕:伤痕。疵:小病。47. 皿与盆类器皿有关。益:水满溢出。在这个意义方面,后来写作“溢”。盔:钵(bo)类器皿。48. 目与眼睛有关。相:本意为视察。眛(mei):眼睛看不清楚。督:察看。49. 矛与兵器有关。矝(qin):矛柄;戟柄。矟(shuo):长矛。矠(ze):用矛或叉刺取。50. 矢与箭有关。矫:把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矦:后来写作“侯”,箭靶。矰(zeng):紧有生丝的箭。51. 石与石头有关。破:本意是石头破碎,泛指碎裂、毁坏。研:研磨。52. 示与鬼神祭祀有关。祭:祭祀祖先和神灵。祟:鬼神降下的灾祸。禁:禁忌;怕冲撞鬼神而不敢做的事。53. 禾与禾类植物有关。秆:禾茎。54. 穴与洞穴有关。窥:暗中偷看。究:穷;极。邃:深远。55. 立于站立有关。竦: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端:正立。竢(si):等待。56. 竹与竹子有关。笳(jia):竹制管乐器。策:马鞭。篇:竹简编成册,一卷叫一篇。57. 米与去皮的粟类果实有关。粒:米粒。精:纯净的好米。58. 糸(mi):与丝麻绳索有关。纪:丝缕的头绪。素:白色生绢。59. 缶与陶器有关。罄:器中空,引申为尽、完。缺:器破。罅(xia):器裂。60. 罔与围网有关。罩:捕鱼或鸟的竹器。61. 羊与羊有关。群:羊群。美:味美。羶(shan):羊的气味。62. 羽与羽毛翅翼有关。翔:盘旋地飞。翟(di):长尾的山雉。63. 老与老人有关。考:尚书中称父亲为考,后来只称亡父为考。耆(qi):六十岁的老人。耇(gou):长寿的老人。64. 耒(lei)与农事或农具有关。耨(nou):除草的农具。耩(jiang):下种。65. 耳与耳朵有关。聋:听觉丧失或迟钝。聪:听力好。66. 肉与肉或肉体有关。背:脊背。67. 舟与舟船有关。艇:轻便小船。艄(shao):船尾。舶:大船;海船。68. 艸(cao)与植物(多为草本)有关。英:花;花片。苑(yuan):养禽兽的园林。荑(ti):始生的白毛嫩芽。69. 虫(hui):=与蛇有关,又为“昆”的省形,与昆虫类有关。蜕:蝉蛇之类蜕皮躯壳。蜀:蛾蝶类的幼虫。70. 血与血液有关。衊(mie):血污;血染。71. 行与道路有关。街:四通的道路。衡:纵横相交的大道。72. 衣与衣服有关。衷:贴身的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里:夹衣的内层。制:裁制衣服。73. 见与看有关。觉:睡醒。觏(gou):遇见。74. 角与兽角有关。触:以脚撞物。觥(gong):角制的酒器。觞:盛有酒的杯。75. 言与言语有关。谅:说话守信用。访:咨询。许:允许。76. 豕(shi)与猪有关。豪:猪项脊上的长毛,引申为特出、特出的人才。豭(jia):公猪。77. 贝与钱财有关。费:用财多。贺:用礼物祝贺。质:用作抵押的财物。78. 走与行走、奔跑有关。赶: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趣:快跑。79. 足与脚或行走有关。距:鸡爪。跟:脚跟。践:踏。80. 身与身体有关。躬:身体;自身;亲自。躺:平卧;睡。躯:身体。81. 车与车有关。轩:一种有辕有轓(fan)的车,为诸侯大夫所乘。辐:车轮的条幅。82. 辵(chuo)与行走有关。述:遵循;沿着。造:到;往。徒:从“辵”,“土”声。步行。83. 邑与城邑有关。郎:春秋鲁国邑名。鄙:边邑。郭:城郭。84. 酉(you)与酒或酒坛有关。酬:劝酒。酸:酸酒。醒:醒后恢复正常状态。85. 金与金属有关。钝:不锋利。86. 门与门户有关。闭:关闭。87. 阜与山陵或台阶有关。阿:大丘陵。陡(dou):登高。88. 隹(zhui)与鸟类有关。雄:阳性鸟。与“雌”相对。雕:猛禽名。雅:后来写作“鸦”。89. 雨与雨类有关。霑(zhan):润泽;沾濡。零:落雨。90. 面与脸面有关。靥:酒窝。91. 革与皮革有关。鞘:刀剑套。鞠:用革制成的皮球。92. 韦与熟牛皮有关。韬:弓套。93. 页(xie)与人头有关。题:额头。颇:偏颇、94. 风与风有关。飘:疾风;轻风。飙:旋风;暴风。95. 食与吃食有关。飧(sun)晚饭。养:供养。餐:吃;熟食。96. 首与头有关。首:长(zhang);第一个。97. 马与马有关。驻:车马停住。骄:高马。驳:马色不纯。98. 骨与骨骼有关。髓:骨髓。体:人的肢体。骸(hai):骨的总称。99. 髟(biao)与毛发有关。髫(tiao):儿童下垂的头发。髦:幼儿下垂至眉的短发。髡(kun):剔去头发的刑罚。100. 鬲(li)与斧锅有关。101. 鬼与鬼魂有关。魅:鬼怪。魄:阴鬼。魇:梦中惊骇;噩梦。102. 鱼与鱼类有关。鲜:活鱼。103. 鸟与鸟类有关。鸣:鸟叫。鸿:鸿雁;大雁。104. 鹿与鹿类动物有关。麀(you):牝(pin)鹿。105. 黑与黑色有关。点:小黑点。黛:青黑色。黥(qing):在面额刺字并涂黑的一种刑罚。106. 黹(zhi)与针线刺绣有关。黼(fu):礼服上黑白相间的花纹。107. 黾(meng)与虫类、蛙类、甲虫类动物有关。鼃(wa):后来写作“蛙”,青蛙。108. 鼠与鼠类动物有关。鼯(wu):鼯鼠。109. 鼻与呼吸及嗅觉有关。嗅:用鼻子闻。鼾(han):熟睡时呼吸粗重作响。110. 齿与牙齿、年龄有关。龄:年龄。齧(nie):咬;啃。六、 上册P158第二题、第三题、第五题(1) 许慎在说文中创立了(540)个部首。说文中的部首,是以意定部的(文字学)原则部首。辽代僧人行均在龙龛手镜中对部首做了改革,改为以形定部的(检字法)原则部首,把部首定为(242)个。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对傅统部首做了改革,定为(214)个部首。(3)史记。滑稽列传七、 上册P212第五题八、 上册P244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1) 什么叫对文?在平行的相同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叫做对文,又叫“对言”。(2) 我国傅统训诂学在词义训释方面有哪些方法?形训、声训、义训。(3) 说文是一部分析字形说解造字本意的专书,所以又称之为(形书);汉代声训颇为盛行,出现了一补声训专著,就是刘熙的(释名);尔雅是我国第一部义训专著,所以又称之为(意书)。九、 上册P237-P244 解释术语:1.对文2.形训3.声训4.义训简答:义训常用的方式有哪些?1. 对文:在平行的相同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叫做对文,又叫“对言”。2. 形训: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改字所表示意义的训诂方法叫做形训。3. 声训:又叫“音训”、“因声求义”,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4. 义训:不借助字形、字音的分析,直接从意义方面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做义训。简答:互训、同训、递训P243、反训、界说十、 上册P290-P302 解释术语:1.实词活用 2.名词作状语简答:1.实词活用有哪些类型? 2.名词用如动词的标志?1. 实词活用:由甲类临时灵活运用为乙类的词,叫做实词活用。2.名词作状语: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叫做名词作状语。简答:1.实词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声词用如动词,动词、形容词用如名词。2.副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通常修饰动词而不是名词。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名词不能修饰代词。介宾词组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和介宾词组不能互相修饰,介宾词组在句中往往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常常用在动词前。名词前后用“而”字连接时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它通常是连接动词的。特殊指示代词“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特殊指示代词“所”字只能用在动词前面和动词组成“所”字词组。特殊指示代词“者”字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特殊指示代词“者”字总是同他前面的动词、动宾词组、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名词性“者”字词组,而不能和名词组成名词性词组。名词重叠,如前一个名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这种句子不是兼语式就是连动式,因而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叙述句末尾“矣”字、“焉”字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矣”字、“焉”字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十一、上册P301第二题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2.夫山居而谷记者,邋遢而相遗以水。3十二、上册P303-P309第一题、第二题1-9、15、18、19 简答: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哪些区别?(1) 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特殊动宾关系?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对动用法、因动用法共五种(2) (3) 简答:就动词来说,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是否用于使动,要根据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意义来确定。就名词、形容词来说,在活用为动词的前提下,再作进一步分析。如果作为一般动词解释不通,就要考虑是否用为使动或意动。用为使动的,表示的是客观的结果,其意义是“使宾语动”;用为意动的,表示的是主观认识,其意义是“认为宾语动”。十三、上册P311-P315 简答:1.古代汉语的数词有哪些种类?基数词、序数词、约数词、虚数词、分数词、倍数词、问数词 2.什么叫基数词?基数词的表示方法?表示基本数目的词叫做基数词。整数表示法,零数表示法,百、千、万位数前面是“一”的表示法,成双成对和两次表示法,“一”字的几种特殊用法。 3. 什么叫约数词?约数词的表示方法?表示不确定数目的词叫做约数词。在基数词前面加“可”、“盖”、“无虑”等表示。在基数词后面附“许”、“所”等表示。5. 古代汉语量词的表示方法?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不用量词。数词放在名词后面,也不用量词。数词带上量词放在名词后面。数词带上量词放在名词前面。十四、上册P316-P335 简答:1.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分为几类?分别举出几个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己称代词四类。第一人称:吾 我 予 余 朕 台 第二人称:汝 而 若 第三人称:其 之 已称代词:自 已 身 2. 古代汉语指示代词分为几类?分别举出几个常用的?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代词、旁指代词、逐指代词、特殊指示代词六种。近指代词:是 此 斯 兹 之 然 而 远指代词:彼 夫 其 无定代词:或 有 旁指代词:他 它 佗 逐指代词:每 各特殊指示代词:者 所十五、上册P381-P396简答:举例说明介词“于”、连词“而”、助词“之”的用法。(1) 介词“于”:引进动词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引进对象。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结果的原因,可以译为“因为”、“由于”。(2) 连词“而”:表示并列关系、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递进关系、表示转折关系、表示目的关系、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假设关系、表示偏正关系(3) 助词“之”:1做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可以译为“得”,也可以不译。用在主语和介宾语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作用,可以不译。用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以译为“的”。用在谓语和后置定语之间,不译。2作衬音助词十六、翻译文选:1. 烛之武退秦师P35【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2. 邵公谏厉王弭谤P170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 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3. 教学相长P265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极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4. 大同P269【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 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 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5. 【译文】 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叹的样子。孔子之弹,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何感叹呢?”孔子说:“(说到)原始社会至善至美的那些准则的实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禹汤文武相比),我赶不上他们,却也有志于此啊!”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男人有职份,女人有夫家。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