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2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2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2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从文字资、图片、视频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采取小组讨论、问题回答等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历史认识。并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图文、影视等材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融入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加其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影响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事物普遍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在高中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亚当斯密及其相关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等知识。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与实际生活过于遥远,可能较难有深切的感受,应适当添加图片文字材料、情景创设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对经济危机及其影响有深刻的体会。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难点:如何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尤其是其根源,如何认识此次经济危机所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展示一段特殊的墓志铭:“伯纳德迈尔斯长眠于此。他只活了3个月,是胡佛总统下令毒死的!”引出“华盛顿惨案”和引发惨案的“经济大危机”。情景导入:老师简要介绍“华盛顿惨案”1932年7月28日,由于经济大危机的阴霾迟迟不肯散去,美国人民生活日益艰难,2万多名一战退伍老兵携家带口前往华盛顿请愿,要求政府立即全部支付他们的退伍补助金。而当时的胡佛政府居然下令血腥镇压,结果造成数百名老兵及家属伤亡,其中就包括两名嗷嗷待哺的婴儿死于毒气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华盛顿惨案,又叫“星期四大屠杀”。这次惨案连同引发惨案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不仅使曾经为美国而战的老兵伤透了心,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问题激疑:那么,这次经济大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它给美国给世界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胡佛总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致于矛盾会激化到发生惨案的地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段令人唏嘘不已、令人警醒反思的历史,一起来学习自由放任的美国。【设计意图】用“华盛顿惨案”这一具体情境导入本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可以自然引出“经济大危机”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与本课内容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再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课,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活动2【讲授】环节一:走进胡佛老师展示有关胡佛的三幅照片(略),扼要介绍“胡佛生平”。少年胡佛的少年是不幸的,他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但九岁时父母先后过世,成为孤儿,由叔父抚养成人。幼年的胡佛很早就做过裁缝学徒,当过小办事员等工作。青年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校学业出色,毕业后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曾在中国洋务派创办的开滦煤矿任职。34岁时已成为百万富翁。中年胡佛从政,一路顺风顺水,先后担任两任总统的商务部长,尤其得到柯立芝总统的赏识和重用。并在1928年总统大选时54岁的胡佛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1任总统,并成为当时美国民众最受欢迎的总统。【设计意图】扼要介绍胡佛生平,不仅可以拉近这段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贴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产生一定的共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更可以通过他当选总统前的“成功”、“幸运”与当选总统反危机失败后的“失败”、“倒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逐渐由感性向理性升华。活动3【讲授】环节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展示“柯立芝繁荣”和“胡佛上台”的历史图片(略),并作扼要介绍。“柯立芝繁荣”:在一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缓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局面,美国的发展尤为显著。因这一时期美国正值柯立芝总统在任,因此被称做“柯立芝繁荣”。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规模运用和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美国的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飞速发展。柯立芝总统也自豪的宣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许多人都乐观的认为,美国已进入了“永久繁荣”阶段。“胡佛上台”:1929年幸运的胡佛是在歌舞升平中入住美国白宫的,他竞选总统时的口号听起来是多么鼓舞人心:“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然而幸运女神却没能一直眷顾胡佛,胡佛担任总统后不久就爆发了美国历史上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那么,面对经济大危机,55岁的胡佛该何去何从呢?又能否兑现他给美国人民许下的诺言?【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柯立芝繁荣”和“胡佛上台”,让学生初步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不仅为接下去分析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做好铺垫,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胡佛究竟能否兑现诺言”产生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活动4【讲授】环节三:“经济危机知多少” 展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相关视频片断(略),请学生观看视频片断的同时,结合书本知识,思考这次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最后用表格方式展示(略)特点: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活动5【活动】探究1: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小组讨论。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活动6【活动】探究2:经济大危机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展示四幅相关历史图片(略),采取小组合作法。老师引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用列表法展示合作成果,老师加以整理。图一:破坏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图二: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危机严重图三: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图四:法西斯主义泛滥、国际局势紧张影响: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的视频片断,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通过列表格的方法,厘清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加深对此次经济大危机特点的理解,突破本课重点。最后,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法,突破本课难点: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培养学生培养其历史思维,加强其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7【讲授】环节四:“经济危机谁之过” 材料分析法:老师展示有关经济大危机爆发原因的三则典型材料,提出问题: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那么这次世界经济大危机究竟为何会爆发?谁又该为此买单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思考20年代的美国社会存在哪些狂热现象?存在哪些风险?材料一1925年t型的福特汽车在新建的流水线上生产,每十分钟就出产一辆商业企业集中到更少的人手里,各种垄断非常普遍,做大做强成为主导的口号这就是美国史材料二买分期的概念越来越普遍,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仅仅是昨天材料三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个打杂工在股市里赚了20多万、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仅仅是昨天材一:生产的狂热盲目生产、产品积压材二:消费的狂热超越实际购买力、需求假象材三:投机的狂热股市泡沫、风险骤增通过列表法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狂热的现象造成的影响:大大增加了美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狂热的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造成的巨大需求假象,大大刺激了垄断资本家盲目的扩大生产,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生产相对过剩。图片分析法:老师展示相关的两张图片(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得出当时的美国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一方面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另一方也导致民众的购买力有限。由此造成的需求假象一旦破灭,生产就会出现严重的相对过剩,进而引发商品滞销、企业倒闭、失业增多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经济危机。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理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容易导致经济无序混乱等严重的问题。并自然引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杯水车薪”这一目,完成这张表格(略)。最后通过漫画(略)等材料展示其反危机的结局。【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法、图片分析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史证意识。最后,通过列表法厘清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胡佛的干预是在自由放任前提下的有限干预,理解其反危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漫画、美国民谣等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认识到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入深渊,自己最终被人民抛弃。与之前的“成功与幸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后呼应。活动8【活动】探究3:胡佛为何始终不肯放弃自由放任政策?胡佛反危机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材料分析、小组合作法: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小组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最后通过胡佛反危机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材料一美国制度产生于“自由主义”的“伟大社会哲学”。这种哲学的最高信条是:自由是上帝赋予一切人的天资。任何权力,不论是经济权力还是政治权力,都不能侵犯它,任何政府都不能否认它。胡佛美国的个人主义材料二胡佛拒绝利用大萧条让华盛顿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群,因为这将侵蚀美国的立国原则和支持。他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原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政府力所能及的协调和帮助他坚定地认为任何政府的大规模干预行为都是与美国制度的传统相抵触。李海青不可不知的美国史列表:胡佛反危机: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罗斯福新政:签署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胡佛为何不肯放弃自由放任政策的原因:自由主义是美国历史的传统!自由主义是胡佛个人的信仰!胡佛坚信自由主义能够给美国带来繁荣,也能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的困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创新,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 同时,通过列表法比较胡佛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看到他失败的价值和意义: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大危机确实采取了一些行动,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对本课内容加以深化。最后,自然引出下一节课的罗斯福新政,提出疑问:罗斯福能否实现他的诺言,力挽狂澜,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的阴霾呢?激发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活动9【讲授】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