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二 汉代儒学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统治权力的附庸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被秦朝统治者采纳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比较死气沉沉2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之初,秦始皇却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它所针对的是()。a儒家“仁政”学说 b诸子百家纷争局面c六国旧贵族 d分封割据的思想3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b c d4儒学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图是我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下列关于他的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c其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5董仲舒认为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之间的关系是()。a一致的 b相反的c分离的 d以上都不是6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a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b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c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d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能力提升7关于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c使儒学显荣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中国古代史简编请完成:(1)结合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的目的,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汉代教育的特点,并分析汉代教育发展在当时的社会作用。参考答案1. 答案:b点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在秦朝时,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接受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故正确答案为b项。2. 答案:d点拨:关键是明确“焚书坑儒”的背景。公元前213年针对博士淳于越攻击郡县制度而引发了“焚书”,公元前212年,针对一些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而引发了“坑儒”。据此分析d项正确。3. 答案:a点拨: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表明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学术自由发展局面结束,儒家思想确立了其主流地位,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和自然经济的鼎盛没有关系,故排除。4. 答案:a点拨: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那时佛教还没有传入我国,道教在东汉时期才产生。5. 答案:a点拨:在董仲舒看来,文化“一统”与政治“一统”是一致的,而文化的“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6. 答案:d7. 答案:b点拨:科举制以考试来选拔官吏,从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科举制把官吏的选拔权和任命权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8. 参考答案:(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实现思想统一,维护君主专制。背景: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教育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社会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大一统”局面巩固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点拨: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以养天下之士”等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