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每课一练.doc_第1页
第一单元每课一练.doc_第2页
第一单元每课一练.doc_第3页
第一单元每课一练.doc_第4页
第一单元每课一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恨歌 白居易一、基础训练 (6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云鬓bn 马嵬坡 wi 回龙驭 y 衾寒 qn B鼙鼓 p 骊宫 l 玉扃 jing 钗擘 bC人寰 hun 参差 c 迤逦 l 云栈萦纡 xD珠箔 b 旌旗 jng 霓裳 n 城阙 qu2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御宇多年求不得 (皇帝的宫殿) B温泉水滑洗凝脂 (指白嫩而润滑的皮肤。)C椒房阿监青娥老 (青春的美好容颜。) D上穷碧落下黄泉 (道家称天界为碧落。)3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下列不属这一题材的一项是 ( )A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李商隐的马嵬 B、苏轼的荔枝叹C、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升长生殿。 D、白居易的琵琶行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B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C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近日,杭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钱塘江畔滨江家园小区的18家住户,提出出资3万元收购他们阳台上的阳光。5、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长恨歌关于李、杨情事的叙述描写,虽依据一定的史实,但也采撷了一些民间传说,融注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和创造。B长恨歌的主旨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C长恨歌是一首叙事成份很浓的抒情诗,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D“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二、理解与积累6、课文分以 为界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3)7、依据下列提示,填写下表(5分)人 物 关 系体现玄宗态度的诗句结 局你的发现和结论玄 宗杨 贵 妃贵妃家人后宫佳丽国家政事8、这篇课文传诵的名句有 (2分)三、阅读所选诗节,完成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人梦。1、解释诗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2分)玉颜: 红: 梨园 : 萦纡:2、把选诗分为两层,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3分)3、“黄埃散漫风萧索”、“蜀江水碧蜀山青”描绘的画面相同吗?抒发的感情相同吗?说说理由。(4分)4、“芙蓉如面柳如眉”,有人认为其意就是“面如芙蓉眉如柳”,倒装是为了押韵。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阐述一下理由。(3分)5、“迟迟钟鼓初长夜”与前文“春宵苦短日高起”矛盾吗?为什么?(3分)6、“天旋日转回龙驭”根据你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是怎样的一回事?(3分)7、对联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选诗中不少对偶句,选取文中的词语作为上联,请你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出下联。(3分)翡翠衾寒孤灯长夜 梧桐秋雨雨如泪 8、“归来池苑皆依旧”写玄宗回宫后的所见所感。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写出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心情。(4分)2、湘夫人 屈原一、基础训练 (63)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北渚 zh 目眇眇 mio 白薠 fn B蕨中 qu 罾zng 潺湲yunC麋 m 葺 q 芳馨 xn D 兰橑 lo 袂 mi 搴qin2、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北渚 水边的浅滩。 愁予 使发愁 与佳期兮 约会 B鸟何萃兮 聚集 罾 鱼网 擗蕙榜兮 剖开C芷葺兮 编草盖房子 夕济兮 渡水 捐余袂兮 衣袖 D合百草兮实庭 充满 遗余褋兮 丢下 搴汀洲兮 采摘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两处茫茫皆不见 B翠翘金雀玉搔头 C罔薜荔兮为帷 D将腾驾兮偕逝4、诗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B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C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很无聊,只好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湘夫人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但从“九”可推知有两篇是后人之作而假托屈原之名。B湘夫人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湘夫人和湘君二人为湘水之神。C屈原(约前340-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D楚辞里的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6、屈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 )A.湘夫人 B.离骚 C.国殇 D.涉江二、理解与探究7、给全诗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分层2,层意6)8、全诗的描写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请略作阐述。(4)三、阅读(一)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一诗选文,回答910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7对选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A帝子,指湘夫人,在神话传说中她是古代帝唐尧的女儿,女子古代也可以称子。B“与任期兮夕张”句的意思是等待良辰美景的到来,傍晚时分,我已打扮停当。C“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意思是鸟为何翔集于蘋草中?网又为何挂在树梢上?D“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意思是眷恋夫人啊,我朝思暮愁。8对选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A洲渚、秋风、水波、木叶、香草等自然意象组成了一幅洞庭秋景图,并传达出一种萧瑟的色调,正因此,增加了湘君的悲愁。B“目眇眇”暗示着那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湘夫人并未真的降临。C从“登白薠兮骋望”?“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等诗句可以看出湘君寻湘夫人的一往情深的期待。D这首诗表现了湘夫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因久候恋人不到产生的惆怅落寞的心情。9、“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杜甫诗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用课本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进行赏析。(4)( 附杜甫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阅读屈原贾生列传,回答1113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之害公(公正的好人)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遭受)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方正:_ _ 穷:_ _ 信:_ _约:_ _ 聪:_ _ 间 11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_ _。(2)12“离骚”的含义是:_。(2)1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大意:(2)3、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一、基础训练 (73)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 )A酌酒 zhu B踯躅 zhzh C鲍照 bo D大难不死nn2选出诗中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泻:流。 B断绝:停止。 C吞声:声将发又止。 D踯躅:徘徊不前。3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D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4选出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 )A、风吹仙诀飘飘举,犹似霓裳雨衣舞。B、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C、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D、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5选出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B 贫瘠的山村终于找到了自己科学种田的穷家富路。C 她本是影坛一名颇被看好的新星,这件丑闻使人们对她刮目相看。D 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亦有命”是作者想用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B“酌酒以自宽”句写作者借酒自我宽慰,以歌声来排遣悲愤,终于使自己忘却了苦闷和悲伤。C“心非木石岂无感”是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D“吞声踯躅不敢言!”含蓄的说明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7、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 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时,就可能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A、关注 体验 撞击 诱发 B、关心 经历 撞击 导致C、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 D、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二、阅读 (一)阅读王冕的墨 梅,然后做题。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树:这里指梅花。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有淡墨、浓墨、焦墨等。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二)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然后做题。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10、“不能食”、“拔剑击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什么使他长叹息?(4分)11、“蹀躞垂羽翼”怎么理解?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12、“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中“弄”、“看”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2分)13、“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是表达归隐的情趣吗?请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评析一下。(4分)(三)阅读行路难(李白),然后完成下列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分)1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2分)1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1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18、比较课文和这首诗,说说它们的异同。(2分)4、蜀相 和书愤 一、基础训练 (6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仇(qi)兆鳌( o) 颠沛 ( dinpi ) B祠堂(c) 蜀相(xing) 绿沄沄(yn)C泪满襟(jng) 日曛(xn) 塞上 (si) D衰鬓(bn) 伯仲(b) 初霁(j)2、选出注释有误的一项 ( )A、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B、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开创。济,救济。)C楼船夜雪瓜洲渡(高大的战船。)D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鞠躬尽粹 弥天大谎 恬退隐忍 面面相觑 B、不绝如缕 走投无路老态龙钟 英雄气慨 C、冠冕堂皇 变换无常 忐忑不安 自惭形秽 D、窸窸窣窣 莫名其妙 满门抄斩 逆情背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印度洋海啸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海边那座造价不菲的豪华度假屋,顷刻间变成了一堆一文不名的瓦片。B.、高考命题历来都重视稳定性和探索性,没有稳定就会给社会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没有探索就不能与时俱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C、这个全省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才开张,各地的客商就慕名而至,天天门庭若市,热闹异常。D、文化部组织的歌舞晚会很受欢迎,那古香古色的古典舞蹈使在座的外宾看得如痴如醉。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在这次采访抗战老战士的活动中,我们不仅收集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而且还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B杨大使在营救8名中国工人的声明中,讲明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公正立场,并 澄清了这8名工人工作过的服装厂与任何外国公司都没有关系。C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D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华民族洗去了一百年的屈辱,挣脱了一百年的锁链,赢得了抗日战争辉煌的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6 选出对书愤赏析不当的一项 ( )A、全诗一面追述他早岁的豪迈气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迹;一面感叹自己报国的壮志为酬,朝中无人能象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为国出力,从而使诗中充满着苍凉沉郁的情调。B、首联以“中原北望”来代表他渴望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措辞含蓄,耐人思索。“气如山”,以具体的山势雄伟来型容抽象的豪气,很具体化,给人印象鲜明。C、“塞上长城”,是暗用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曾以“万里长城”自称的典故。这两句,语调忽转悲凉,叹岁月之蹉跎,嗟壮志之未遂。D、临安春雨初霁象书愤一样充满“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豪气,同样体现了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二、阅读赏析(一)蜀 相 ( 杜甫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7、诗为什么以“蜀相”为题,而不以“诸葛祠”为题?(3分)8、第二联写景,景中寓情。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句中有两个字对准确传神地表达这种感情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哪两个字?说说你的理解。(4分)9、最末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句中“英雄”指的是谁?为什么这两句会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3分)(二)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0、“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了怎样的意境?(3分)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结合你的文化知识,说说词中写“雁”要表现什么?(3分)12、“花自飘零水自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13、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写愁的名句。请你把两句进行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3分)三、积累与表达14、请你写出古诗词中把“愁”写得生动形象的名句。(4分) 15、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6分)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第一单元检测题 (100分)一、选择题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骊宫 l 鼙鼓 p 玉扃 jing 钗擘 b B 罾 zng 潺湲chn 江皋go 余褋diC踯躅 zhzh 金樽zn 珍馐 xi 鹧鸪 zh D 玉簟 din 电掣ch 绸缪 chu mu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兴利除敝利令智昏 驷马难追 故技重演 B姑枉听之 坐想其成 言不由衷 曲指可数C始作勇者混水摸鱼 循根究底 遗笑大方 D瑕不掩瑜 前倨后恭 宁缺毋滥 负荆请罪3 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宛转娥眉马前死(美貌女子,这里指杨贵妃) B 锦州城外柏森森 (形容阴沉可怕)C 不眠知夕永 (长) D虽有万钧柁 (形容分量或力量大)4下列理解或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意在表现开放的大唐王朝男女平等的观念。B阮籍,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形成了自己言近旨远的风格。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是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 C、黄遵宪,近代诗人,也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他主张“我手写我心”,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D、今别离(其一)中“烟波杳悠悠”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洋兴叹。5、为下文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围棋手人才辈出,但与聂卫平相比,仍然嫩了一点。论棋风,他们各有长短:有的洒脱,却失之_;有的精细,却失之_;有的果断,却失之 _;有的勇猛,却失之_。A、不韧 柔弱 草率 鲁莽 B、鲁莽 柔弱 不韧 草率C、不韧 草率 鲁莽 柔弱 D、草率 不韧 柔经 鲁莽6 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 ) A、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B、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C、近人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D、陆游不仅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二、语言积累与表达7、把课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两处茫茫皆不见。玉容寂寞泪阑干, 在天愿作比翼鸟, 洞庭波兮木叶下。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刻既万周。8、仿照下面的句子,仍以“理想”为话题,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例句:如果说理想是前方的岛屿,我的勤奋与执着就是那奋力往前划动的双桨。 三、阅读欣赏(一)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9、这是 时期著名爱国诗人 的一首 (体裁)。你读过他的作品中印象最深的诗句是(本诗除外) 印象最深的原因是 10、“空自许”,“鬓先斑”照应了前面 一语;“出师一表”明指 暗指 11、请你结合诗人的经历,对诗的颔联作点赏析。(二)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2、请你对全诗运用的手法作一点分析。13、请你列举一两句同样手法同样感慨的诗句: 这些诗句和本首诗都表现了 (三)美的永恒漫话古代咏月诗 王美春 (略有删节)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 。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 ):“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 ):“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著一“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 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唐代李白的 “ ”,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自露垂珠滴秋月”;“ ,人迹板桥霜”。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的另一首月夜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以 为主线,处处从 着墨,描绘出了一幅 ,从而,将诗人 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堪称望月怀远之代表作。 “海上生明月,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在中天,遍地洒满清辉,于是,诗人们生发出奇想,托明月将自己的思亲之情捎给远方的爱人或友人:“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首绝句:“美人揽明月,盈手以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此诗写美人用手揽起月光想赠给客居异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赠送,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胆,与唐代诗人李冶的诗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嫦娥,也作姮娥、恒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试图找到科学的答案,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一言以蔽之,月亮美,古代的咏月诗也美;月亮是永恒的,诗人咏月也是永恒的。14、选择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 )A赏月、爱月、咏月 B爱月、赏月、咏月 C赏月、咏月、爱月 D 爱月、咏月、赏月15、根据前后文在括号里依次填上月亮的别名。( ) ( )( )( )( ) ( )16 作者从哪些方面漫话了古代的咏月诗?17 在双横线上填上诗句。 18、赏析文中所选杜甫的月夜一诗后,在方括号里填上相应内容。 19、“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 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句中横线上应填的手法是 。20、 文中说“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请你指出出色在什么地方。21、“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描绘了月亮的那些形状,请概括出来(不超过8个字) 。22、文中加点的“之”指代什么?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 : 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 : 四、探究与体验1、古诗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人的头发,本单元也有,如:“云鬓半偏新睡觉”、“云鬓花颜金步摇”、“梨园弟子白发新”、“镜中衰鬓已先斑。”请你结合这些诗篇进行探究:“头发”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怎样的作用?2、你学习这个单元,在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基本方法欣赏诗歌时,怎样做比较成功?或不成功是因为什么?五、作文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们从咿呀学语起,可能就与书相伴,与诗相伴:读诗,悟诗,写诗;置身诗的王国,拥有诗样的青春,投身诗般的生活请你以“我与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要求:1、不少于600字。2、题目自拟。1 长恨歌 白居易一、1、C(纡y)2、A(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3、D 4、D(装-妆;瑕-暇;佃-钿)5、D(A“理论上”“说明”,“政策上”“规定”,是恰当的搭配;现在颠倒了“说明”与“规定”的次序,造成语意混乱。B“安排”“问题”,动宾搭配不当。 C 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其原因是滥用了介词“对于”。)6、C(应是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二、7、惊破霓裳羽衣曲 第一部分: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的荒淫生活。 第二部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孤独凄凉的心境和刻骨的思念。 8、(回眸一笑百媚生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三、9、玉颜:美好的容颜 红:花 梨园 :唐玄宗时教练伶人的处所。后世因称戏班为梨园, 萦纡:曲折环绕。10、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 一:兵变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心情无奈而又痛苦。二、回宫之后寂寞凄凉的生活以及对杨贵妃的无尽的思念。11、“黄埃散漫风萧索”描绘了一幅黯淡悲凉的秋景图,“蜀江水碧蜀山青”描绘的是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抒发的感情相同,都是表现玄宗思念杨贵妃的痛苦之情。“黄埃散漫风萧索”是写哀景抒悲情,是烘托,“蜀江水碧蜀山青”是乐景写哀情,是反衬。12、错误。因为这是见物思人,写的是花和柳,语序换了,写的是人,与事实不符)13、不矛盾,“春宵苦短日高起”是因为李、杨寻欢作乐,时间过去而不觉,因而觉得夜短。“迟迟钟鼓初长夜”是写杨贵妃死后,玄宗孤独痛苦,难以入睡,故而觉得夜长。14、天旋地转,谓大局改变。龙驭,皇帝的车驾。 指的是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肃宗派太子太师韦见素迎玄宗于蜀郡。同年十二月,玄宗还京。15、供参考:鸳鸯瓦冷夕殿霜天 桃李春风风似刀 16、略2、湘夫人一、1、B蕨(ju)2、D遗(赠给)3、C (罔:通“网”,作结解)4、D(聊,姑且之意,不是无聊)5、A(九系泛指,非实指)6、B 二、7、第一层:(从开头至“将腾驾兮偕逝”)写湘君对湘夫人的企盼。 第二层:(从“筑室于水中”至“灵之来兮如云”)写湘君在企盼湘夫人中产生的幻觉。 第三层:写湘君在失望中的决绝。8、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三、9、D(提示:“公子”是男性)10B(借浩渺迷茫之景写不见佳人的失落忧伤心情,但此时还心存希望。)11、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12、课文借秋景来渲染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的愁情。杜诗是诗人目睹国家动乱,四处奔走,年老体衰,仍贫困潦倒,借景抒发忧国伤时之怀。(供参考) 13、品行端正 困窘 忠诚 简洁 明察 挑拔,使人不和 1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15离骚者,犹离忧也16介绍了离骚的写作原因和艺术特色 3、拟行路难一、1、C(鲍:bo)2、A(泻:倾、倒)3、A(南朝诗人)4、A(诀应为袂,雨应为羽)5、D(炙手可热,比喻权利气焰之盛,误解为“热门”。 穷家富路,表明在家可节约开支,出门却宜多备盘缠,误解为“致富之路”。 刮目相看,形容用新的眼光看待,带有褒义,使用不当。)6、B(诗人并没有忘却苦闷和悲伤,只是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7、A 二、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9、托物言志,将自己的志向寄托在对梅花的赞颂中。 10、无限激愤之情。 渴望有所作为,却无用武之地。11、委曲苟活,虚度年华。 不肯碌碌无为,阿附权贵,要有所建树的高尚情怀。 12、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 13、鲍照一生,始终执着地追求实现自我。他曾说:“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辩,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诗人不是要逃避现实,隐身到幸福的小家庭圈子中去,实质是发泄不得志的牢骚话。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不满和抗议。“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诗人以古鉴今,去分析认识自己被埋没、遭贫贱的命运,并将自己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和自我价值的高度自信。 14、世道险阻 15、“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16、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17、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18、两首诗都表达了有志难伸,才不为用,世路艰难的感叹,都流露出苦闷、郁愤的心情,但课文更多的是失望、是悲愤,而李白诗中更多的是希望,是自信,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4、蜀相 ( 杜甫 )和书愤 (陆游)一、1、C(jn)2、济,扶助 3、D(粹-瘁 慨-概 换-幻)4、B (“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A“一文不名”是指一分钱也没有,很穷困,而不是不值钱; C使用不当,本来就是闹市;D使用不当,“古香古色”用于形容家具、建筑等。)5、D(A项,第二分句有重复累赘的毛病,去掉“使我们”;或者把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我们”省略。B项,动宾搭配不当,应把澄清改为讲明。C项“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摘企业”是一面的:而“也是能否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两面的,前后不一致应去掉“能否”。)6、D(临安春雨初霁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二、7、杜甫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写祠目的是睹物思人,为下文评述和抒情作好铺垫。8、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9、千古的仁人志士、诗人自身 大业未遂而身死,这是一种人生无法补救的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