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目标:1.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的特点;3.认识这些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4.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的特点;难点:认识这些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教学过程:【导入】海明威 教师:(显示左边年轻时候的海明威)同学们认识他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显示右边老年时候的照片)那这张呢? 学生:海明威。 教师:那年老时的海明威比年轻时的海明威多了些什么呢? 学生:胡子、皱纹 教师:是的,但是还有思想和智慧。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几乎是全美国人民的偶像。海明威生活在哪个时代?学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9-1961)。教师:那个时代为他带来了哪些思想养料?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打破隔离的坚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学艺术。设计意图一位学生的qq空间放了海明威、丘吉尔等几位名人的年轻时与年老时的照片对比,然后发出感慨,“教科书害死人,我们都不知道,原来年轻时的海明威和丘吉尔这么帅。”所以我觉得用海明威的照片导入可以很好的吊起学生的兴趣。【活动】(1)自主整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著名的文学艺术人物及作品 教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年代,除了海明威还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家和艺术,下面请同学们把他们从书本上找出来,并填在同学们手中表上。(5分钟后,用投影机展示同学们的成果,并让其他同学点评,最后教师作总结)设计意图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课本,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要根据图表填空,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大部分学生做好后,选出部分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又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积极性也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提高,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活动】(2)合作探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 教师:大家知道罗曼罗兰为什么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吗?学生:因为他的创作横跨19和20世纪。教师: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有同学知道吗?学生:不知道。教师:那我告诉大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连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桥梁,他的作品中既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也有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所以他其实是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但由于他的成就更侧重于现实主义,所以我们把他称为现实主义作家。像他这样的作家,表中还有哪几位?学生:海明威、高尔基。教师:所以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属于现代主义时期,但仍有部分以现实主义著名的作品。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呢?我们暂且不说,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看文学方面的特点。老人与海相信同学们都看过,那同学们根据材料一,指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什么写作特点?材料一:老人与海(1952年)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84天没能捕到鱼了,这次他又出海了,他和鱼搏斗,和鲨鱼搏斗,差一点累垮了,但到头来这一切似乎毫无意义。这似乎是个荒诞的故事,然而换一个角度讲,他却是胜利者。他想的是:“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小说肯定了这样一种价值:“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精神不是对荒诞的屈服,而是蔑视、挑战和反抗。龚翰熊海明威与现代主义纪念海明威诞辰100周年学生:海明威采用了荒诞的写作手法。教师:这种写作手法与以前的写作手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它与传统的写作手法背道而驰,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教师:所以当时的文学有反传统的特点。教师:材料二中的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的什么特点?材料二: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学生:东西融合性。教师:所以当时的文学也有共融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用了两段材料,一段材料是龚翰熊的海明威与现代主义纪念海明威诞辰100周年中的一段话,一段材料是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词中的一段话,通过对这两段材料的深刻解读,学生们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当时文学的两个特点:反传统和共融性。教师:了解了当时文学的特点,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当时美术的特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第一幅悲剧创作于1903年,属于“蓝色时期”的代表作;第二幅拿烟斗的男孩创作于1905年,属于“粉红色时期”的代表作,这幅画在2004年被人以1.04亿美元的天价买走,是世界上最贵的十幅画之一;第三幅亚威农少女创作于1907年,是“黑人时期”的代表作;第四幅弹曼陀铃的少女和第五幅有藤椅的静物分别创作于1910年和1912年,都是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第六幅格尔尼卡创作于1937年,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如果把毕加索的这些作品要分为两个时期的话,它的分界线在哪?学生:以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为分界线,前面属于一个时期,后面属于一个时期。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因为亚威农少女之前的画还像个人样,但自亚威农少女开始就不像了。教师:非常好,前一时期的作品还符合传统审美标准,但后一时期的作品就不再符合了。那后一时期属于美术的哪一派别,它的概念是什么?学生:后一时期属于现代主义立体派,书上有对它的介绍。立体派绘画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教师:所以现代主义立体派有什么特点?学生:反传统。教师:很好,我们再认真看一下亚维农少女,现代立体派还有什么特点?(提示他们看右边两个女人的头像)学生:特别的黑,面部扭曲,棱角更加分明。教师:对的,这种艺术手法是毕加索受非洲雕刻艺术启发而创作出来的,这种手法使他的作品看起来显得“野蛮”而扭曲。这体现了美术的哪一特点?学生:共融性。教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美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反传统和共融性。设计意图列出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特点,从而更好的体会立体派与传统派的区别。然后对亚威农少女进行重点描述,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反传统和共融性。【活动】(3)追根溯源:这些作品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教师:法国艺术品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我们要真正的了解海明威、高尔基、毕加索等人及他们的作品,还是需要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了解这些作品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海明威生活的时代。这是海明威的一份个人简历,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三本书课本上提到了,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显示对它们的介绍,然后简单介绍一下)根据这份简历回答问题1.海明威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学生:海明威生活在一战和二战时期。教师:通过材料中的哪些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反法西斯斗争、来中国宣传抗日教师:除了一战和二战海明威应该还经历过什么大事?学生: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设计意图用海明威的个人简历作为材料,既能较为全面的展现海明威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成就,同时又增加了材料的趣味性。教师:这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到了牛头、马头、灯、双手伸向天空的男子、支离破碎的四肢教师:格尔尼卡看似杂乱无章,其实这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左边的公牛,它象征了德国法西斯的强暴;公牛右边一点的是一匹受伤挣扎的马,它象征了蒙受战争之苦的西班牙;马的右边是一个手持油灯的女人,她象征了西班牙人民,她手上的那盏油灯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她为了抓住那盏油灯,致使她的腿都与身体分离了;最右边的是一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他象征着西班牙人民的绝望。除了这四个重点形象外,还有躺在地上却四肢分离手拿短剑的战士;还有马头顶上的耀眼电灯,它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还有地上被践踏的鲜花。格尔尼卡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学生: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事为题材,创作了格尔尼卡。教师: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毕加索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学生:极为的愤怒。教师:愤怒之后他有没有办法拯救蒙受战争之苦的西班牙?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因为英法等大国纵容了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光靠西班牙和共产国际的力量无法摆脱德意法西斯的干涉。教师:他是以怎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学生:他无力改变西班牙的困境,只能把这种情绪寄托在画作当中,用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绝望的男子等等形象对法西斯的暴行进行无声的控诉,用支离破碎的画面展示他对传统社会的反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同时有助于理解毕加索的艺术手法、艺术特点和时代背景。教师:这是高尔基的个人简历,他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学生: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特别是十月革命时期。教师:革命运动给了他思想养料,让他创作了海燕、母亲等经典的著作。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因此,高尔基成为了“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设计意图高尔基的成长经历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励志作用,同时也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清晰的三个创作阶段,很好的体现了时代背景。教师:根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泰戈尔的作品为什么会有东西融合的特点?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二:与此同时(20世纪初),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人民版必修三第154页学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泰戈尔吸收西方思想为己所用。教师:下面总结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有哪些?学生:一战、二战、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设计意图再次利用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发挥了材料的最大价值,同时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这是2010年的广东的一道高考题,应该选哪一个?(2010广东高考)“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学生:选b。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材料中的这句话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的特点,而四个选项中,只有毕加索属于现代主义派别。教师:非常正确。这一时期具有反传统和共融性特点的文学艺术我们统称为现代主义,下面同学们能不能对现代主义做一个准确的定义呢?学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战、二战、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而产生的具有反传统和共融性的文学艺术。教师:非常好,但似乎缺少了,为什么在那样的时期会产生反传统和共融性这样的特点。学生:因为一战、二战、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爆发,人们流离失所,生活窘迫,并且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所以对传统工业社会产生了怀疑,心灵受到伤害,然而传统的表达方式无法表达他们的感情,于是他们采用了那些反传统的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表达方式。教师:现代主义是20世纪以来,由于一战、二战、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用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表达方式,反映人们的精神创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危儿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2025版
- 检验科临床生化检验操作规范
- 2025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附答案)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考题及答案
- 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方案
-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集附答案
- 2025年船厂监护考试题及答案
- 田园创意画课件
- 2025版痴呆症常见症状及护理指导
- 风景园林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超市周转筐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社区干部笔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TCNAS49-2025成人泌尿造口护理学习解读课件附送标准全文可编辑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酒店收益优化解决方案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61∕T 1305-2019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 课题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 八上英语每日一练【空白】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高起点)经典试题及答案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