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教学反思探究文本 个性解读 感悟真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房县实验小学 张义娣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个案例中中,我紧扣作者的思路,与学生一起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学习,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紧紧把握语文的本质特点,洗尽铅华,让学生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原汁原味地学语文。关键词:探究 文本 解读 感悟案例主题: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的爱。我主要是通过“ 借助课题,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引起思辩”、“品读重点句子感悟文本内涵”、“联想补白文本空白” 和“解读自己的生活,丰富延伸爱”这几种语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的。我在教学时没有多余的分析,只是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生成语境,激活智慧,感悟真情。案例背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以时间为序,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对于文本中对妈妈鼓励的感悟,我采用了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言语形式”来让学生品读重点句子,从而感悟文本内涵。至于对爸爸“糟糕透了”的评价的理解,主要是采用师生对话来“补白文本”的方式来实施。整节课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是这样做的: 案例描述:片断一 : 师:“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当时情景?并且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好吗?”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从母亲兴奋的表情,发亮的眼睛,可以看出他看到巴迪写的诗后,非常高兴。 师:真不错,你能抓住人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更踊跃了。) 生: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通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巴迪很满意。 生:从我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母亲的评价令“我”高兴。 生:在我满含期待地等到父亲到来后,听到的评价却与母亲截然相反。“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那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生:父亲把书放回原处,毫不退让,父母还在为我的诗争吵,说明父亲态度冷淡,在我看来有点不尽人情。 生:父亲的评价当头向我泼来一盆冷水,使我失望透了。 师: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使一个七岁的孩子从幸福的深渊一下子跌落到失望的谷底,愿意通过朗读表现出因听到不同评价我的心理变化吗?怎样读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怎么读。 片断二:师:对于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极端的断言,你对父母的两种评价是怎样认识的呢? 生:我认为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因为几年以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生:父亲对我的批评,说明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我的生活中也需要这种警告的力量,他时时提醒我,才使我写出了许多的作品。 生:母亲的鼓励也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写作,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母亲爱的力量。 生:父亲的近似残酷的批语,教我学着将作品进行修改,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使我对写作增加了信心。正是这两种评价,才让我感到如此幸运。 师:父母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吗?的确,只有七岁的小巴迪当时很难理解。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也一样。 片断三:生:父亲的爱虽是严厉的,当时的小巴迪不理解,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拐弯处的回头父亲的爱总是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但又有他们的道理。 师:的确,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的细节,又何尝不是父母爱心的体现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说出来吗?(学生一阵沉默)如:妈妈的爱是受到挫折后一声问候。(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了) 生:妈妈的爱是雨中的一把雨伞。 生:爸爸的爱是上学路上转动的车轮。 生:爸爸的爱是我生病时默默的守护。 生: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毛衣。 师:巴迪是幸运的,无疑,我们也是幸福的,之所以有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爱,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饱含了父母同样深厚的情意,我们又怎能不珍惜呢? 片断四师:巴迪童年时、成年时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呢?你又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自己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我从中读懂了作者儿时不明白父亲那句“糟糕透了”的意思,现在明白了。生:我从中读懂了作者体会到自己多么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师:那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言语,把含义深刻的语句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感受。(生自由读文找句后汇报交流。)生:我从“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总结提高。“这些句子中体会到母亲慈祥、鼓励式的爱,激励作者满怀信心前进,父亲批评式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生:我体会到作者小时候很幸运,既拥有母亲鼓励式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式的爱。我却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我的父母是重男轻女的典型,他们总是疼爱我弟弟,从来不怎么关心我。生:这说明作者虚心接受了爸爸的批评,把它当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生:我从“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这是比喻句。师:“交织”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作家,当你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好评,你会怎样对自己说?当你的作品屡屡碰壁,稿子被出版社退回来,你又是怎样对自己说的呢?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生:“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我喜欢这句,他告诉我“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生:我从这句中体会到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来自父母的爱。生:我知道了这两种爱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一个是赞扬,一个是批评,但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生:我体会到父母都是为了儿女好。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巴迪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请你把你经历过的这样的事情与同学们交流、交流。(生回忆交流。)教学反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富有童年色彩的文章。课文讲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人生的第一首小诗,母亲给予“精彩极了”的高度评价后,小巴迪兴奋地、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回来,等待着父亲与母亲同样的评价,谁料父亲说:“糟糕透了”。这可伤透了小巴迪幼小的心灵。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成年后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课文语言平实,没有多少优美华丽的语句,正所谓是平凡中见真情,字里行间都蕴涵着父母的爱。通过把握好学习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这一重难点的尺度,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伟大,从小懂得感恩。因此,我抓住了 “人文性”,通过语言的感悟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引导学生“听、说、读、议、悟”.。一、依托文本,倡导个性化阅读,体验真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富有人情味,我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张扬他们的个性,在片断一的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不同反映,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读书方法,并且提示了他们“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当时情景?并且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好吗?” 通过听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知道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人物的情感已经深入领会了。他们体验到了这种真情。二、探究文本,珍视独特认识,理解真情 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的视野,即使是正确的答案也不当作惟一的经典,而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在片断二的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对于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极端的断言,你对父母的两种评价是怎样认识的呢?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才会“动”起来。在这里,我注意到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 三、超越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真情在片断三中,有的同学与前面所学的古诗,课文联系起来,但更多的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爱的理解,似一句句清新的诗,准确,自然,贴切。相信,学生在默默聆听的课堂上很难有这样心声的流露,这样真情的表白。我觉得这也正是新课改提倡的人文素养的体现。这堂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被这种真情所感动,学生利用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文本中得到了独特的感受,又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超越了文本,达到了用真情解读真情的目的。四、感悟课堂,重视人文关怀,陶冶性情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如在片断四的教学时,学生找出语句“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他们并从中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有的说:“作者是幸运的,儿时既拥有母亲慈祥鼓励式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批评式的爱。”有的说:“巴迪是幸运的,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父母与巴迪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的生活学习。”个别同学则感受到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父母从不关心自己。无论是哪一种感触,学生都能从课中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着自己的“所感所悟”。这一环节的教学,切合新课标的要求,课标中频繁出现“感悟”此词,目的在于强调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向学生填鸭子式地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变现在的重个性体验,重人文关怀,让学生从学习中懂得了人生道理。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因此,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感悟的课堂,而我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只有每节课坚持让学生有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人护理试题及答案
- 餐厅店长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智慧蔬菜种植行业供需问题分析投资方向与农业科技优化策略报告
- 2025-2030智慧社区物业管理行业服务模式创新现状业主需求响应分析及智能化物业管理提升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社区建设项目规划及实施模式与资金筹措研究报告
- 扬州市中医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运营指标深度解读试题
- 2025-2030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投资分析与资本运作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港口物流系统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市场投资规划
- 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士资格考核
- 旋挖钻机安全验收表
- 2021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招生语文试卷
- ISO27001:2013信息资产识别表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育苗地、品种展示园滴灌系统设施预算书
- 上海市2023年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面试题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GB/T 28053-2011呼吸器用复合气瓶
- GB/T 26923-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 计算方法引论-第八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