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56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56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56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56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5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 先秦文学1 诗的经典 1 地位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内容 收录了自 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 3 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学 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诗经 西周 现实主义 2 楚辞的魅力 1 创立 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的 产生 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 风格 创作手法是 的 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句式较为灵活 句中有时使用 方言 楚国 浪漫主义 楚国 3 代表 屈原 代表作是 还有 九歌 九章 天问 等 4 影响 又称为 骚体 文学史上常以 风 骚 并称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离骚 二 汉唐文学1 汉赋 1 特点 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 并用的文体 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 代表 西汉贾谊的 吊屈原赋 鸟赋 司马相如的 和 上林赋 等 东汉 作品地位最高 韵文 子虚赋 班固 张衡 2 唐诗 1 唐诗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 时期 2 杰出代表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以激情和浪漫著称 有 的美誉 鼎盛 诗仙 杜甫 其诗风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杜诗被后人称做 杜甫则有 之美誉 有 三吏 三别 等作品 诗史 诗圣 三 宋元文学1 宋代词苑 1 特点 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2 产生和发展 唐朝时 在民间产生 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 3 代表 白描 苏轼 李清照 豪放派 2 元曲与市民社会 1 含义 广义的元曲 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2 散曲 兴起 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 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影响 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明 3 元杂剧 特点 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 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代表 的 感天动地窦娥冤 原因 早期 对文化的需求 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关汉卿 市民阶层 四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 元末明初 罗贯中的 和施耐庵的 水浒传 两部划时代的作品 为后世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三国演义 2 明朝中叶 1 原因 手工业和 繁荣 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2 代表 历史小说冯梦龙的 东周列国志 长篇神魔小说 和 西游记 西游记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描绘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短篇白话小说有冯梦龙的 三言 和凌濛初的 二拍 商业 封神演义 3 清代 1 原因 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新的景象 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晚清时期 运动兴起 改良主义 2 成就 吴敬梓的 的 红楼梦 蒲松龄的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老残游记 儒林外史 曹雪芹 聊斋志异 二十年目睹 之怪现状 孽海花 微点拨 诗经 和楚辞的题材都是诗歌 但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 是现实主义 楚辞是浪漫主义 微探究 材料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诗经 中 硕鼠 思考 材料体现 诗经 怎样的艺术特点 提示 四言句为主 语言丰富多彩 音节和谐 艺术感染力强 微点拨 比较两汉赋的不同特点 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 不同特点 西汉赋气势恢弘 辞藻华美 篇幅较长 东汉赋现实感强 篇幅较短 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根本原因 是由汉朝从盛转衰的历史现实决定的 微探究 材料唐朝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清朝赵翼说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思考 上述材料中 李 杜 指的是谁 他们代表的文学风格是什么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提示 李 杜 指李白 杜甫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被称为 诗仙 杜甫被称为 诗圣 微点拨 社会变迁对宋词 元曲内容的影响 1 对宋词的影响 宋代城市生活繁荣 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 两宋之际 金人南侵 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 南宋朝廷不思进取 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 对元曲的影响 元朝时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微探究 材料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李清照 声声慢 思考 材料体现了李清照的词什么特点 提示 婉约派 风格委婉 感情真挚 明白如话 生活气息很浓 微点拨 从汉赋 唐诗 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自由 辞藻华丽 对仗工整 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微探究 有人认为 明清小说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 通过家庭 爱情 婚姻的纠葛变化 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 展现时代风尚面貌 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思考 导致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更加关注世俗的现实生活 这种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观念和形式 内容的变化 世俗小说更加繁荣 史论要旨 1 诗歌形式有 诗经 楚辞 唐诗 宋词等 其中 诗经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 宋词是一种可以歌唱的诗歌体裁 2 古代散文主要有汉赋 市俗文学主要有元曲 小说等 其中明清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水平 结构图示 主题中国古典文学主流形式的演进 史料研析 1 诗经 和楚辞材料 汉魏以来诗文 莫不祖同风骚 南朝 沈约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 赵翼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 1 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些文学体裁 分别说明其地位和影响 提示 诗经 和楚辞 诗经 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楚辞体开创了诗歌的新体裁 是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2 唐诗材料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节选 2 据材料 分析李白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列举三位当时的代表文学家 提示 特点 气势磅礴 热情奔放 想象丰富 手法夸张 意境深远 代表 杜甫 孟浩然 王维等 3 宋词材料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说出材料作品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 提示 豪放派 代表人物 辛弃疾 苏轼等 李清照也有豪放的词句 4 元曲材料 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 无钱的受饥饿填沟壑遭灾障 小民好苦也么哥 小民好苦也么哥 便秋收 鬻妻卖子家私丧 4 材料体现了什么文学体裁 据材料归纳其特点 提示 元曲 特点 句式自由 多用方言俗语 语言具有灵活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5 小说材料 5 材料两幅图片反映的小说分别是什么 各自的影响如何 提示 图一反映的是 三国演义 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图二反映的是 水浒传 为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1 汉赋 1 西汉的赋 大多篇幅较长 以恢弘的气势 绮丽的景物 夸张的手法 华丽的辞藻 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人气度 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 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到了东汉 赋的篇幅大多较短 以抒情为主 摆脱了大赋文辞铺张 内容空泛的弊病 字句平浅 意境更为清新 2 唐诗 高度繁荣 诗人辈出 风格多样 成就巨大 受社会生活影响大 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宋词 词句长短参差 便于抒发感情 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 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适合配乐演唱 4 元曲 元散曲庄谐杂出 可雅可俗 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 5 明清小说 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清小说 不仅数量繁多 题材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而且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人物性格的塑造 细节的描绘 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明清小说充分显示出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 深化点拨 古代文学特别注重与时代 政教的关系 强调 诗言志 文以载道 教以化之 等重大社会功用 强调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并由此形成 有为而作 有补世用 的优良传统 主题中国古典文学与时代特点 史料研析 1 诗经 的时代特点材料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诗经 国风 魏风 硕鼠 1 材料体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现实主义 反映了奴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 表达了对残暴贪婪的统治者的愤恨 对美好未来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 汉赋的时代特点材料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上 汉武帝 所自造赋二篇 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 刘奭 汉宣帝之子 喜 王 褒所为 甘泉 及 洞箫 颂 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2 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该文体主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提示 现象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受到上层贵族 王室 的喜爱 特征 汉代的大一统 3 宋词产生的原因材料北宋的都城汴京 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 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序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 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 每得新腔 必求永为辞 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 避暑录话 卷下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宋词兴盛的社会原因 提示 经济 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阶级 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 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 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其原因材料古有儒 释 道三教 自明以来 又多一教 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 而士大夫 农 工 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 妇女不识字者 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 释 道而更广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 4 据材料 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提示 特点 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 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 君主专制的加强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的时代特色1 先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民族联系加强 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隋唐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法度规范 文化全面繁荣 中唐以后 政治黑暗 出现大量表现人民痛苦 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4 宋元 1 北宋重文轻武 商业繁荣 城市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民间通俗文化繁荣 风俗画 年画 话本和词 曲兴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