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2.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2.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导致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没有俸禄,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前夕,由于北魏统治者民族政策失当,导致阶级、民族矛盾更加激化。答案: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471年,拓跋宏继承王位b. 490年,冯氏死,孝文帝亲政c.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答案:d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的统治答案:d4.均田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b.农民的土地私有制c.封建土地国有制d.封建集体土地所有制解析:均田制分配的土地是政府掌握的土地,因此是封建土地国有制。答案:c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解析:北魏的民族融合过程就是汉化过程,从政治上讲是封建化过程,从经济角度说就是农业化过程。答案:b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解析:从地理角度看只有a项符合题意,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答案:a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解析: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经济。答案:d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a.b.c.d.解析:改籍贯不属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应排除。答案:b9.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北魏文官俑a.鲜卑民族服装b.汉族民族服装c.民族融合现象d.北魏陶瓷业发展答案:c综合运用10.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请完成:(1)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2)根据材料,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今山西大同。洛阳。(2)要与汉族“同文轨”,即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文治”即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移风易俗”即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3)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拓展探究11.阅读下列材料: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请完成:(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2)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北魏孝文帝。(2)促进了鲜卑族与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