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建改改.doc_第1页
读写结合建改改.doc_第2页
读写结合建改改.doc_第3页
读写结合建改改.doc_第4页
读写结合建改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写结合”,让“本色语文”回归三语组 建改改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课改十年,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有的语文课“语文味”不浓,语文课的本体性特点不明显,一些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已销声匿迹,部分教师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现象较为严重。著名小语专家杨再隋教授曾撰文指出,当前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虚、闹、杂、碎、偏”等现象, 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他提出了“本色语文”这一概念。如何让“本色语文”回归课堂?我认为“读写结合”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一、“本色语文”回归呼唤“读写结合”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曾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当前我们的一些阅读公开课重读轻写,泛人文化的倾向较严重,学生“得意忘言”,如何在四十分钟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在实践中感到,在阅读课上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因此“本色语文”的回归呼唤读写结合。1“读写结合”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阅读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习作。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不能停留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是怎样表达的,应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 “读写结合”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这种特点。 2“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级级教师于永正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读写结合”正好将阅读与写作实现有效地链接,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搭建了语言实践的平台,降低了语言实践难度。可见,“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 3“读写结合”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我国历代许多作家从写作的角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西汉辞赋家杨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说明了读赋对写赋的作用。唐代诗人韩愈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强调阅读与习作需同时进行。叶圣陶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说:“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他提出了“读写结合,以用为主”的观点。丁有宽老师则通过多轮的教学实验,总结出读写结合的丰富经验。正如特级教师沈大安所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二“读写结合”的基本策略1仿写练笔。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模仿中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些老师认为,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作文不能模仿。其实这种认识有点片面,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搬硬套,它是在读懂范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并 “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郭沫若),这才是我们提倡的仿写。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仿写,都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1)仿语言。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语句,从修辞上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从句式上有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等。积累并运用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语言驾驭能力,这种练笔看似简单,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起点,我们应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2)仿表达方式。即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如我爱绿叶一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叙述的,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接着分别写了我爱绿叶的原因,结尾照应开头,表达作者的愿望。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学生模仿课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出了我爱荷花我爱小草等习作。(3)仿构思。即模仿范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如课文我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采用自述的形式,讲述了水是如何变成云、雨、雪、冰雹以及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灾难。学生模仿这种自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我是枯叶蝶我是银杏等,创编了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2拓展练笔。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因此可让他们适度拓展练笔,练笔形式可多样。(1)于教材简略处拓展。有些课文,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在学生学完第七自然段林冲与洪教头比武后,我利用教材创设的情境,抓住时机,让学生想象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众人会说些什么?洪教头会想些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神态、什么样的动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说的生动有趣,我接着鼓励学生把所说的内容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抓住了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2)于课文重点处拓展。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语言积累外,还要充分发掘教材,在重点处拓展。如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小云雀与妈妈的一问一答,告诉人们森林有防风固沙、储存雨水、调节温度的功能。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向学生发了一份介绍森林其他功能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后,我说:“小云雀和妈妈飞呀飞,又飞到了哪里呢?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让小云雀了解到资料中所提到的森林的一些功能。”这样的读写结合,既促进了文本与资料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3)于情感升华处拓展。文本中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生命桥的第二小节,描述了年轻羚羊猛蹬老羚羊的背,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获得了新生,而老羚羊却坠入了山涧。我在教学这一小节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被深深打动了,此时他们情感处于迸发阶段。我把握时机,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你现在就是那一只只获得新生的年轻羚羊,你想说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学生情动而辞发。(4)于文本空白处拓展。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有的文本,作者在创作中留有“空白”,故事情节有所跳跃,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留下空间。教师可充分利用文本“空白”,巧妙设计话题,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特殊的葬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可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奄奄一息的大瀑布,菲格雷特总统有许多想说的话,可他演讲的内容文却很简略,请你还原出菲格雷特总统饱含深情的演讲辞。此时,学生对昔日的大瀑布心驰神往,看今日大瀑布奄奄一息而痛心不已,写演说辞自然水到渠成。3变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为内化文本语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采用变式练笔来达成此项目标。(1)续写练笔。一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如滥竽充数一课,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事情即将败露时偷偷地逃出宫去,那么,南郭先生逃出宫后,像他这样不学无术的人会有怎样的遭遇呢?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学生为南郭先生逃出宫后设计了许多种结局:有反映南郭先生因不学无术客死他乡的,有反映南郭先生发愤学习、重回皇宫的,这样的练笔趣味性强。(2)改写练笔。有些课文语言优美、写作特点明显,在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积累文本语言,学习文本的写作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改写。如改变叙述人称、语言表达形式、文章结构等等,从而达到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目的。小学古诗内涵深刻,言近旨远,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的练笔方式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如学习江雪这首古诗,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所表达的感情后,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将古诗改编成一篇记叙文,学生在改写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3)缩写练笔。缩写能力是学生概括能力强弱的一种体现,适当的缩写训练,能促进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表达更为简洁。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短篇小说及小说节选,文章篇幅往往较长,学习此类课文即可进行缩写的练习。如船长、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篇幅长,叙述性明显,是缩写的好例子。 三、“读写结合”的注意点读写结合的练笔不在多,而在精,因此必须遵循“以学定教”“因文而练”的原则,以学生学情为第一依据,以文本为重点,切实做到以下几方面:1明确目标,有的放失。教师应明确课标中各年段目标的要求,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低年段以写话为重点,让学生写完整的话;中年段以段落为重点,切实抓好片断训练;高年段侧重于文章的篇章结构训练。各年级读写结合应体现年段特点,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失。2适度开发,激发兴趣。文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读写结合的价值取决于教师是否适度开发教材的潜在资源,并适时适量地加以利用。如果不加选择,不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让学生失去了热情,练没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准确寻找读写结合点,使学生练得轻松,练得实在。3联系实际,一课一得。同一篇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读写结合点,不同的结合点就有不同的训练阶值。学生或仿或改,一堂课不可能全兼顾,但流于形式,就过犹不及了。因此只有立足文本,并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做到一课一练,一练一得。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发挥练笔的功效。 4厚积薄发,循序渐进。“不积跬步,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