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作业(鲁教版).docx_第1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作业(鲁教版).docx_第2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作业(鲁教版).docx_第3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作业(鲁教版).docx_第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作业(鲁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造成的损失严重。据此回答12题。1我国江河洪水和雨涝灾害易发生的区域是()a东部平原地区 b西北地区c内陆地区 d青藏地区2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夏秋季多,冬季少a bc d答案1.a2.a解析第1题,洪灾的形成除与降水有关外,还与地形、地势有关,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河流的上中游地势高,不易发生洪灾;属于时间分布特点。读“华北地区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34题。3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4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答案3.c4.b解析第3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较多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第4题,图示区域雨季正常出现的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区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完成56题。5该“雪壁公路”可能为()a3月日本海沿海公路b1月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c7月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d12月中亚“丝绸之路”公路6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a滑坡灾害 b洪涝灾害c低温冻害 d沙尘灾害答案5.a6.b解析第5题,日本是东亚岛国,3月,受冷空气影响,日本海有丰富的水汽,降雪量大,有可能在日本海沿海公路形成“雪壁公路”。1月为南半球夏季,阿根廷大西洋沿海不会形成大规模降雪。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7月虽为冬季,但不会形成大规模降雪。12月为中亚地区冬季,气温低,但是水汽含量少,也不会形成大规模的降雪。第6题,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大量冰雪融化,形成洪涝灾害。下图为“2017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c火山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8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山地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答案7.a8.d解析第7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等级最高处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处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第8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910题。9从图中可以看出,1954年、1983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两次水灾都是()a集中性暴雨所致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10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a b c d答案9.a10.a解析第9题,图示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1954年和1983年较为严重,应为集中性降水所致。第10题,选项属自然原因;选项是水灾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11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a九省通衢地上悬河 b洞庭湖畔赤壁战场c鱼米之乡九曲回肠 d黄金水道险滩密布12历史上,该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13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修建了荆江大堤大量采挖河沙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建设防护林工程 建设三峡水利工程a bc d答案11.c12.b13.d解析第11题,该河段是长江的荆江段。荆江段有两大特征,一是该段为地上河,二是该段河道弯曲。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网稠密,是鱼米之乡;但该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险。第12题,地上河易决口是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原因,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沉积。第13题,大量采挖河沙易使河道堤防崩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会使河道水量增大,同时会影响该地的农业生产。(2017安徽示范高中模拟)下图表示某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在太平洋中的扩展情况,图中的数字和曲线表示该灾害发生后扩展的时间(小时)和范围,海水越深,速度越快。读图,回答1415题。14海啸到达时间相当的a、b、c、d四个海区中,a海区距离最远是因为()a表层洋流的加速作用b海岭附近,摩擦力大c沿途大陆架宽广,速度快d途经岛屿少,阻力小15引发此次海啸的地震()a震级小但烈度大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答案14.d15.c解析第14题,a海区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岛屿少,对海啸阻挡作用弱,导致速度快,在同样时间内,速度越快,传播距离就越远。第15题,从图中可知,震源位于南美洲西海岸附近,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为板块的消亡边界。16雨涝是指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概括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根据雨涝发生的条件,提出防治城市内涝的合理性建议。(3)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试分析原因。答案(1)山区的聚落数量少,密度小;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密度大。(2)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增加绿地面积;铺设城市透水砖;保护湿地等。(3)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集水速度快;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解析(1)根据图示地形及聚落数量、密度等进行分析。(2)雨涝是由降水形成的地表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的,故应加强地表水的下渗和排水管网的建设。(3)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我国的气候特征、地势特征、水利设施建设等相关。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解析(1)从图中可知,该地是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受夏季风活动规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为梅雨季节,此时流域内降水强度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易产生洪涝灾害。(2)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因此上游防洪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