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报告2010年,随着常州厂、上海办事处的建立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换版工作的顺利完成,公司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并为下一个新目标的实现埋下了伏笔。作为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多的员工,亲眼见证并亲历了这些振奋人心的变化,我既为公司发展的骄人成绩感到欣喜和自豪,也为自己在工作中的缺陷和疏忽而感到羞愧。因为“*(注:公司名称)”这两个字已不再是一份工作、一个代名词;我们所倾注的情感,已逐渐让它的每一个动作和变化都与自身息息相关,抑或成为一种奋斗的目标,抑或成为一种宁愿肩负的责任。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万物始更新;虽未披挂上阵,却感身披重任。回顾*年的工作,我们不仅仅要进行总结和反思,更要重新捋顺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程序,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方法和行为。一、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一)班组建制、岗位分工及员工构成:班组建制和岗位分工是行政人事部的基础工作,也是公司各项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由于2010年市场形势严峻,为提高月产量并保证产品质量,公司急需扩大生产规模、扩充班组建制。按照计划,一车间各班组需由5人增加至7人,二车间各班组需由11人增加至18人,跟班质检员总数需由3人增加至6人;即:一线员工总数将由原来的53人增加至81人。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计划要求,今年4月末就已完成班组建制和岗位分工工作。但随后半年内,由于各方面原因,二车间员工流失较大,班组实际建制人数与计划人数始终都保持着差距。截止年底,因二车间三个班组均未完成班组建制,生产一线员工总数只达到71人,与计划相差10人(如表1所示)。而一车间各班组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表1 2010年年底生产一线各班组及岗位员工人数(单位:人) 班组车间及部门A班B班C班合 计一车间77721二车间14141644跟班质检2226合 计23232571 表2为2010年年底公司全体员工按入厂年份构成。2010年入厂的员工有5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9.5%,其中新进办公室员工占办公室员工总数的60%,新进一线员工占一线员工总数的45.07%(见下页图1)。办公室员工总数与一线员工总数的比例约为1 : 2.37。表2 2010年年底公司全体员工构成(按入厂年份计 单位:人) 年份职别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合计办公室及一线管理人员1003261830一线员工11074263271合 计2101063250101表3为2010年年底公司生产一线各岗位员工按入厂年份构成。其中,2010年入厂的一线员工占各岗位比例分别为:分切33.3%、退火44.4%、浸锡75%、切断41.7%、包装33.3%、跟班质检50%,尤以浸锡岗所占比例最高。而工龄超过三年(2004年2008年)的一线员工只有13人,只占一线员工总数的18.31%(参考图1)。她们不仅担任各岗位的骨干工作,而且也是公司生产最为核心的力量。表3 2010年年底公司生产一线各岗位员工构成(按入厂年份计 单位:人) 岗位年份分切退火浸锡切断包装跟班质检带班正副班长合 计2004年112005年112006年02007年21472008年11242009年654542262010年341552332合 计99201266971图1 2010年年底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按入厂年份构成比例以上数据均表明:“年轻化”(以入厂时间计算)是目前公司人员结构的特点。由于现阶段承担公司管理和生产的大部分员工入厂时间都比较短,实际经验不足,对公司的文化、历史和发展缺少认知,所以无论从管理经验还是从生产能力上,都不能很好的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公司要求存在差距,从而导致一系列细节问题频繁发生。(二)招聘及离职统计:1.招聘统计:2010年,行政人事部共招聘约30次,累计招录办公室员工11人,一线员工109人。截止年底,公司在职员工共有101人,其中办公室及一线管理人员30人,一线员工71人。2.离职统计:表4为公司2010年全年离职人数统计。截止年底,公司办公室员工离职人数为18人(含试用期员工),月平均离职1.5人。而一线员工离职人数达66人(含试用期员工),月平均离职5.5人。两车间相比,二车间离职员工较多,共60人,占一线员工离职总数的90.9%,而一车间全年只有6人离职(均为2010年入厂,且工作均不满5个月),仅占一线员工离职总数的9.1%。全年离职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经分析有两方面原因:(1)公司因生产需要,临时更改倒班时间,致使某些员工因身体原因不能适应;(2)倒班初期,各班组人员不足,导致产量和成品率较低,员工收入增长缓慢,让员工认为实际劳动与收入不成比例。表4 2010年全年离职人数(单位:人) 月份员工类别123456789101112合计办公室在职员工11012100222012一线在职员工133132101133031办公室试用期员工0200100020106一线试用期员工21522252653035合 计47948515311109084 表5所示为2010年离职员工按入厂年份构成(不含试用期员工),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入厂的员工,只有1人离职,仅占离职总人数的1.2%;而2010年的却占到了48.8%,比例相对较大。表5 2010年离职员工按入厂年份构成(不含试用期员工 单位:人) 入厂年份员工类别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合 计办公室及一线管理人员0008412一线员工100131731合 计100212143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经过总结分析,我认为对我们公司而言,员工离职主要有九点原因:(1)试用期或在职期间不符合公司要求,旷工、工作懒散、不服从管教或缺乏主动性,连续考核不合格,违反公司规定;(2)试用期或在职期间,由于身体异样或对公司生产材料过敏,不能继续坚持工作或不适应公司的倒班工作;(3)结婚、怀孕等个人原因,或因孩子太小、家人身体异样需要照顾;(4)认为公司工资待遇、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不合理或不服从工作调动;(5)因家中有事请假未获准,且短期不能处理完的;(6)因公司离家较远,加之其他员工离职而导致上班没有同伴的;(7)不能良好处理与其他人的工作关系,工作时受到排挤;(8)被已离职员工介绍到其他单位工作或自己有另外的工作途径;(9)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不适合公司发展需要。在这些离职原因中,以第(3)、(4)、(7)、(9)条尤为常见。我认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司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缺乏对员工的了解、沟通和引导工作,缺乏班组内部的后期管理工作;而且公司在总体的管理和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亟待进一步完善。(三)培训及考核 明确规定一线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1.教材修订:2009年底至2010年1月,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计划,结合各岗位作业指导书及一线员工的实际操作经验,编写了各岗位培训教材(讲义),把员工培训和考核真正落实并形成制度,旨在明确规定一线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其后,通过授课实践及了解员工听课习惯,又对培训讲义进行了四次修改,最终定稿并形成文件。2.培训及考核完成情况:2010年,行政人事部针对一线生产情况,共组织培训49次。其中,较大型培训37次,三人以下无记录培训12次,全年培训完成率100%。2010年全年共组织一线员工考核33次,不合格6人。因考核不合格被劝退1人,全年考核通过率达98%以上。(四)一线员工月平均收入统计: 表6为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一线员工月平均收入总表,结合图2能够看出:2010年全年一线员工平均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高峰期集中在1月份和89月份,收入额与产量关系密切。表6 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一线员工月平均收入总表(单位:元)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年平均1514172110471328144711371357143622532107174017831572.5图2 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一线员工月平均收入趋势图二、行政基础工作:今年3月至9月,虽然行政人事部先后有三人离职,人员变动较大;但从全年总体工作来看,通过部门内和部门间的配合,各项工作仍能稳步完成,只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引导,致使一些工作的细节和结果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在此期间,我除了完成培训和日常行政人事工作外,还完成(或参与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撰写创新基金申报材料涉及企业状况的部分内容: 主要包括:公司简介、公司基本情况、企业家介绍、创新项目技术要点、项目开发对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企业未来五年的定位及发展计划、科技查新委托书等。(二)为常州厂提供并组织相关文字材料;(三)协助撰写完成相关管理文件及规定:如:员工宿舍管理规定、值班管理制度、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生产现场规范管理条例、关于劳动工具及生产辅料的使用规定等。(四)完成板报出版工作:经统计,2010年全年共出版六期板报;除其它小版块外,涉及文章共有22篇。其中关于企业动态主题的文章有莫要“穷”时方思变、新年特刊、我的标准是0.001、积跬步,至千里、跨雄关,行漫道,迈步从头、大处着眼,防微杜渐等6篇;其它类别文章16篇。(五)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行政人事部的各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六)完善公司行政人事管理制度:因公司发展需要,行政人事部曾计划于今年5月前完成行政管理制度的修改工作。但由于当时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且工作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几经修改都不符合要求,修改工作最后不了了之。随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换版工作的完成,公司在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为使下一年的工作能够按照程序规范、有序的进行,从今年12月起,行政人事部就已自发成立前期工作小组,由技质部王志彬协助负责监督审核,继续完善公司的行政人事管理制度,并计划于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部内容,交由总经理审批。三、完成生产废料及成品率的统计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于今年8月份开始接手生产废料和成品率的统计工作。表7为2010年811月份生产废料统计数据;表8所示为2010年811月份成品率统计总表,两项数据均表明:公司在811月份的生产相对稳定,产量变化与一线员工全年平均收入变化基本吻合。表7 2010年811月份生产废料统计总表(单位:kg) 月份项目8月9月10月11月合计一车间铜2846.58 2942.92 2474.48 2853.95 11117.93 二车间互连条1550.57 1625.89 1364.23 1329.15 5869.84 二车间汇流带365.01 344.92 296.68 324.66 1331.27 二车间互连条锡渣156.47 164.45 196.68 254.28 771.88 二车间汇流带锡渣341.93 376.71 422.92 521.09 1662.65 二车间铜75.71 65.60 55.79 53.81 250.91 合 计5336.27 5520.49 4810.78 5336.94 21004.48 表8 2010年811月份成品率统计表(单位:%) 月份成品率8月9月10月11月一车间退火铜95.7 96.0 96.1 95.7 二车间互连条98.4 97.7 97.6 97.8 二车间汇流带97.0 96.1 96.8 97.2 四、个人工作感受、计划和建议:(一)个人工作感受:2010年转瞬即逝。一年来,公司取得的骄人业绩、员工们辛勤奋斗的往事、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以及因各种原因而离开公司的员工的面孔仍历历在目;虽不能一篇盖全,但却早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让我在工作中时时受到鼓励和警示。岁末年初,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在我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革命”都是一种有目的的变革,是一种有思想、有规划、有步骤、有希望的进步;而 “演化”只能导致良性和恶性两个未知的结果,因为它只是盲目地遵从客观规律,是一种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被动行为。对我们来讲,我们正和公司一起经历一个迅速变革的时期:公司的管理模式在变、经营策略在变,对外的政策和眼光也在变;这就要求我们同样要拥有一种变革精神,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规范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坚持学习,完善专业和知识储备,从改变自身做起、从关注细节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二)计划和建议:针对2010年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出现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我对2011年的工作有以下几点计划和建议。1.计划:(1)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用一年时间继续自主学习行政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实专业知识技能,逐步改变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逐步让基础工作向专业化转变。(2)全部工作都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完善文件编制,做好相关文件记录,解决先前工作的疏漏之处。(3)于2011年第一季度(3月底前)完成*市*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管理制度的修改,并收集、整理公司其它部门管理文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奖罚规定,于7月底前逐步将各项管理制度程序化、规范化。(4)行政人事部的工作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同样也需要各部门担负起各自的责任。计划由各部门协助,在短期内完善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说明书,强化部门间沟通,减少因责权不清而发生工作搁置及推脱等情况,尽快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5)于2011年5月中旬前完成工司生产班组建制及岗位分工,协助生产部做好班组管理及员工入职后的跟踪工作,降低员工离职率。(6)结合上一年培训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反馈的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公司新老员工的培训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培训内容的生硬程度,逐步向生动化转变,易于学习和理解。(7)计划全年针对在职一线员工完成两次重大培训及考核工作,以达到持续规范生产操作、协助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目的。(8)继续相关数据统计工作;继续协助其他部门工作。2.建议:人事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的员工流失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通过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员工离职以及选择企业、认同企业的标准主要以下六点:是否具有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