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doc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材料题专题复习教案南师附中宿迁分校 尹梅兴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题的特点及题型。 2、掌握材料概括题、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一、新课导入:近年来,材料探究题,成为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筛选、分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这类题目不像其它题目有严格的正误,但有优劣之分,想得满分也不是很容易。很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答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能做好探究题,为中考加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认清我们的对手:二、展示宿迁五年中考题,分析题型年份一二三四2012 (9)材料概括(3)说明方法作用(2)材料图文转换(2)劝说(2)2013 (7)材料图文转换(2)材料概括(2)情景对话(3)2014 (7)一句话新闻材料概括(1)成语写话(3)提建议(3)2015 (7)标语(2)材料图文转换(2)劝说(3)2016 (6)材料图文转换(2)信息概括(2)发表观点(2)先从感性角度认识什么样的题目是材料题材料特点材料特点:1. 材料都不超过三则,题干上提出了较明确的要求。2. 关注生活,都结合了学校日常生活、当地地域文化或当年的社会的热点话题(如:工匠精神、全民阅读、听写大会、诗词大会、朗读者、安全、环保、爱心援助等)。这与课标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相符合。主要考点:1.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材料概括题)2.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材料探究题)三、例题讲解 指点迷津按照题干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则材料与多则材料。(一)材料概括题材料概括题的题干,文字量一般比较大,只有在众多的文字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才能掌握答题的主动权。2012年宿迁中考1.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1)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3分)思路归纳:首先应仔细阅读材料,明确答题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筛选出关键词。 答案(1)(3分)PM2.5是什么(或“PM25的定义”),PM25的大小,PM25的来源,PM25对人的危害(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2014年宿迁中考2.【材料一】去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蛛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此档节目4月18日首播,7月6日结束。(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1分)思路归纳:留意新闻要素: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规范答题格式:某时某地某人做了某事答案“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指点迷津 筛选关键词句(读懂所给材料,明白材料所说的中心内容) 概括材料要素(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规范答题格式)(二)材料探究题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学生解题的过程,也就是研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3.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水中学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庙等。【材料二】益阳文人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2分)思路归纳:第一步,概括大意。材料一中益阳有三国历史遗迹,材料二中的益阳文人作品反映三国历史。第二步,理清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就是益阳与三国文化有关系。第三步,在发现了相同点之后,进行总结归纳。答案:益阳有丰富的“三国文化”遗产。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材料一】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材料二】 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才能走过危险的路段。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思路归纳:第一步,概括大意。材料一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稳了,材料二中的导游也是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第二步,理清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负重反而更安全。第三步,总结归纳。在发现了相似点之后,我们还要将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答案: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5.结合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分)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阅后谈谈有何发现。 【材料一 】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广岛: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 材料二】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南京: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南京: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占人口的1/2800。思路归纳:第一步,概括大意。材料一广岛二战遗址保存好,受害者统计精确,每年纪念日全城有1/21人参与纪念。材料二南京灾难更深重而无遗址,没有确切的死难者姓名,参加纪念大会的人不多。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两则材料虽都关于二战中遭受浩劫的城市,但两者却不同 第三步,总结归纳。答案(1)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差距很大;(2)日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比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更深刻、更细致、更具体;(3)跟日本这个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对历史的耻辱记忆的不够深刻。6.2015年江苏镇江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题。【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但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 此现象非常普遍。【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学生们用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字,常令老师们叫苦不迭。【材料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动 “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6亿人次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依据材料,请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思路归纳:第一步,概括大意。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材料一通过小廖的现象说明现在“90后”大学生“词汇缺乏症”的现象严重;材料二是说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严重;材料三主要说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要以此为契机,鼓励国人多读典范书籍。第二步,理清关系。概括各个材料的大体可知,前两则材料说明现象,后一则材料说明改变上述现象的行动,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根本目的就是针对“90后”大学生的“词汇缺乏症”和 目前高校的“失写症”,改变汉字不被重视的现状,唤醒和激发大家对汉字的热爱,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三步,总结归纳。答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力图改变“词语缺乏症”、 “失写症”等现象,唤醒和激发民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7.【材料一】 2016年6月23日下午14时至15时,江苏盐城发生历史罕见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并对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部分区域造成巨大破坏。据江苏省最新统计,截至25日下午4时,这场灾害已造成99人遇难,846人受伤。【材料二】灾难发生后,国家两部委紧急下拨1亿元灾害生活补助资金。至6月25日17时,江苏全省民政、慈善、红会系统公共接受捐赠6181.34万元。在阜宁随处可见解放军的绿、消防员的红、志愿者的蓝,在当地百姓心里,这正是燃起他们希望的“三色”。【材料三】受灾严重的计桥幼儿园楼顶已不见踪影。高海莹、杨金婷等7名女老师用尽全身力气顶住了3间教室的大门,挽救了屋里100多名孩子的生命。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说说你得出的结论。思路归纳:第一步,概括大意。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概括各个材料的大体可知,前一则材料说明现象,后一则材料说明现象之后的国家、社会、个人行动。第三步,围绕话题,进行总结归纳。答案:在灾难面前,爱(奉献)可以汇聚力量,点燃希望。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文化典籍,是人文历史的产物。“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看出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 看出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 看出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 看出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 看出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 看出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思路归纳:第一步,审清题目,概括材料大意。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第三步,围绕话题,进行总结归纳。答案(1)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或:成语和文化关系密切。(2分)指点迷津1.材料探究题三步法:细读材料,概括内容要点。(长材料读短,找准材料的关键词,从现象入手,概括材料涉及的话题和观点。)比较关系,整合内容要点。(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思考这几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