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石油污染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呼吸和感觉器官堵塞而大量死亡b.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类,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c.底栖动物会受到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d.石油氧化分解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间接对生物造成危害解析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类,说法不准确。答案b下表是“我国2002年与2007年近海海域水质情况对比表”,表中数据代表各类海水所占的比例。读表,完成第23题。类别2002年2007年一类海水:清洁,适于海洋渔业水域二类海水:较清洁,适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等三类海水:轻度污染,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四类海水:中度污染一类海水21.326.0二类海水28.436.8三类海水14.411.8四类海水8.97.1劣四类海水27.018.32表中反映了我国近海的水质情况是()a.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8.4%b.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到10%以下c.五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d.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仅占我国海域的一小部分3造成我国近海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源枯竭工业生产排放废液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过往海轮产生石油泄漏a.b.c.d.解析第2题,首先要理解关于各类海水的说明,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判断。第3题,造成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废水、废液的直接排放及石油的泄漏。答案2.c3.c4下列有关河流不同位置净化机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河流的上层,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b.在河流的中层,主要是通过水体的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c.在河流的底层,主要是通过底泥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净化d.在河流的上层,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补充水体中的溶解氧解析在河流的上层,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补充水体中的溶解氧;在河流的中层,主要是通过水体的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在河流的底层,主要是通过底泥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净化。故a选项错误。答案a5下图为“我国2007年和2009年七大水系水质状况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2009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a.中国七大河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水质为劣类b. 2009年较2007年水质有所下降c.珠江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d.长江的自净能力最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七大河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水质为类,2009年较2007年水质有所上升,海河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长江的水量最大,自净能力也最强。答案d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某年,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总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类型见下图,据此完成第67题。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占污染河流里程的百分比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占污染河流里程的百分比6关于美国非点源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64%的河流主要受到来自农业的污染b.美国47%的河流主要呈现泥沙污染c.美国8.7万千米的河流主要呈现农药污染d.美国主要受采矿污染的河流与主要呈现出病原菌污染的河流长度相当7导致美国河流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排放的营养物质c.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解析回答该组题的关键是对美国河流主要污染来源图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图的判读。图中详细说明了各种污染物类型和所占比例,其比例大小基本反映了污染的程度大小,再结合题目中河流总长度和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长度即可计算出各项数据。答案6.d7.a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8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10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第8题,图中b表示供水系统利用后受污染的水体被收集起来;a表示的是废水经过处理,一部分进入供水系统被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被排放出去,进入区内水体的循环系统。第9题,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是增大城市供水量的可取措施。第10题,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说明水体受到污染,有机质含量高,且与其他水体交换量小,可通过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来净化水质。答案8.a9.c10.a11下列关于水体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a. 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b. 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造成的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d.湖泊水流动性差,更新周期长,污染后自净较难解析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植物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答案c海洋石油污染、赤潮等海洋环境问题备受公众的关注,认识并掌握其成灾机制有助于人类防灾、减灾。据此完成第1214题。12下列四个海域中,若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重的是()a.b.c.d.13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14珠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a.11月至次年1月b.24月c.57月d.810月解析第12题,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对区域进行定位,可知为波斯湾,为加勒比海,为墨西哥湾,为几内亚湾,波斯湾是比较封闭的海域,水体交换得慢,自净能力也差。第13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集聚,海水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第14题,赤潮的发生与高温有关,20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答案12.a13.d14.c溶解氧量(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表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第1516题。15图中有机污染源在()a.b.c.d.16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a.mb.nc.od.p解析第15题,处bod的浓度突然变大,说明该处有机物数量增多,微生物分解耗氧量的数量变大。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溶解氧最少处在o处,当水中溶解氧最少时,水中缺氧,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答案15.b16.c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断增加。第(2)题,由第(1)题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治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分析。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治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18读“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渤海水质等级的分布规律。 (2)分析辽东湾水质污染严重的原因。解析第(1)题,分析渤海海水水质等级应先结合图例从图中提取信息,分析污染程度不同的海域在渤海的位置以及相对位置。第(2)题,水质污染严重首先从污染来源方面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