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doc_第1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doc_第2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doc_第3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doc_第4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目标】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教学重难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说的运动“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凝聚了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就是说从国家的法规、时代的趋势到人伦事理、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不是指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或生命运动哪一种运动的具体形式,而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形式共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既可以是事物数量、性质、状态的变化,也可以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如天气寒冷,水结成冰,是事物性质、状态的变化,是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君主专制制度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灭亡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也是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举例说明 (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地球一旦停止了自转运动,白昼交替就会消失,生物就要消亡。)因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具体形态的属性很多,除了运动性,还有可知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这些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具体形态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没有运动这个属性,事物就不存在,其他属性也就无从谈起。因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总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性,但是仅仅承认运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回答运动的主体是什么,即什么东西是运动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幡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和尚认为运动的主体是什么?(一切运动只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他把事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主体虽各不相同,但都以物质作为其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物理运动 电荷、光子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生命运动 生物体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认识运动 人脑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慧能大师“心动”离开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大雁塔和故宫相对于太空来说是运动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事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呢?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张三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婴儿到老人,他还是张三,不会变成李四。事物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该飞行员却毫发无损。飞行员为什么能够抓住子弹而毫发无损呢?(子弹与飞机运动的速度、方向一致。子弹相对于飞机这一参照系处在相对静止状态,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呼吸、心跳暂时停止,但抢救后又恢复,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一个学生在教室学习,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是静止的状态,还是运动的状态?(就学生和教室的空间位置来说,他是静止的。而这时他和房子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虽然坐着没动,可是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不停地思考着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既处于相对静止之中,又处于绝对运动之中。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河流的水时时刻刻处于流动中,当人要踏进而没有踏进河流的瞬间,人的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当人把脚踏进河流时,这时的水不再是刚才人要踏进而没有踏进河流的瞬间的水,又承认了绝对运动。这种观点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无论人几次踏进这条河流,他踏进去的是这条河流,而不是其他河流,只看到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第二课时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1、哲学上所说的规律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有这么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如歌词中唱的是“变幻莫测、不可捉摸”的吗?其实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这种基本秩序就是事物的规律。任何规律都是一种联系,万有引力规律是讲宏观物体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讲商品交换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新陈代谢规律讲生物体同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规律都是一种联系,是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呢?规律是一种怎样的联系?我们知道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请回忆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决定价格。)如果商品的价格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卖东西的商家,你会怎么想?(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买东西的消费者,你会怎么想?(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商品价值量是一定的,不能以主观愿望把价格定得过高过低,否则会使交易无法实现。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动中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有规律都是一样,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反之若认为规律是主观想象的,或是神创的,那犯了什么错误?(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红灯停,绿灯行是不是规律?(不是,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们制定的规则。规则是人们制定的,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主观的。)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出示数字:1、3、7、13、21不假思索的回答你看到了什么?思考一下这5个数字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第6个数字是什么?(第6个数字是31。)浮现在事物表面的、能用感官感知的联系是现象的联系,如我们看到的五个数字;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联系是本质联系,如刚才看到数字之间的数字差是2倍的关系。人们往往把事物的现象联系当作规律,如认为“月亮绕地球运动”是规律,这其实是现象的联系。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引力规律;又如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规律,这也是一种现象联系。其背后的是生物遗传规律。有人说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我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苹果落地与地球引力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本质通过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大家做一下想象,想象一棵苹果树,成熟的苹果挂在枝头,需要你向上跳,尽最大的努力才能摘得到。当你向上跳时,哪些你不确定会发生,哪些你确定会发生呢?(不确定发生的是能不能摘到、人跳起后以怎样的姿势落到地面。这些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联系,是偶然的联系。确定发生的是你摘到苹果后,你不用担心你跳起来会飞出去,掉不下来或停在半空中,一定会掉下去,这是因为万有引力规律,质量大的一定会吸引质量小的。这些是确定不移、必定如此的,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不是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遗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联系。但至于说一个西瓜有多大,一颗豆秧有多高,这是不确定的,因而不能叫规律。)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学的每门功课无非是在学习各领域存在的规律。分组考考大家第一组找数学、物理领域的规律;第二组找化学、生物领域的规律;第三组找历史、政治领域的规律;第四组找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第一组:阿基米德定律、勾股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行规律。如日月星辰总是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第二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元素周期率、新陈代谢规律。如人类根据元素有规则的变化,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第三组:价值规律、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规律、阶级斗争的规律。如只要存在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要起作用。第四组: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发现人类遗忘的发展也有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总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因此规律是普遍的。正所谓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作为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必然具有客观性。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规律就要发挥作用。如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就会存在和发挥作用。)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引水上山灌溉农田,这是不是消灭或改变了万有引力规律?人们引水上山,不是改变或消灭了万有引力规律,而正是利用这个规律的结果。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会随着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如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就会消亡,这里不是人在消灭规律,而是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总之,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起作用的规律。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p33探究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遇难者超过23万人,还有大量的人员伤亡。近几年来,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砍倒了海边的红树林以换取外汇,并建起大量观景房,发展旅游业。这导致了海啸直接扑向陆地。东南亚和南亚数国发生的地震、海啸只是天灾吗?(不仅仅是天灾。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的开发和索取,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人们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是客观的,那么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否可有作为?(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识规律是前提,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是目的。)学生讨论说明人们如何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规律,推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作出大致的地震预报。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如,在久旱未有甘露时,人们根据具体气象条件采用了人工施撒干冰、碘化银增雨的办法,增加降水,缓解旱情。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建造大坝,拦截水流蓄水发电,变水害为水利,为人类造福。)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1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前从来没有利用音乐来培育农作物,这是一种新的技术。那么这种新技术的运用是否是人类改变了规律或创造了新的规律?(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因为声音是一种机械能,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在这里能量并没有被创造出来,也没被消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仍然遵循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作业】古希腊有一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欠债的人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今天的我已经不是昨天借钱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钱。”债主一听很生气,于是动手打了他。借钱的被打后,双方到了法院,法官问债主:“你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我让他还钱,他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今天的他已经不是昨天借钱的他了。因此今天的我也已经不是昨天打他的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