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手法总复习教案上传: 黄妹香 更新时间:2012-6-1 13:23:26复习目的:1、对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能正确辨析所出句子的修辞手法;能根据要求仿写比喻句、拟人句及夸张句。3、了解所学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尝试把需要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学习中。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 鹅(找出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2、“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 荷花(修辞手法:拟人、比喻)二、做练习,总结特点,了解概念。同学们是否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呢?老师带来了一些习题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习题)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后面的()里。1、雨来光溜溜的身子像一条小泥鳅。()2、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3、雷锋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4、是谁又吹响了那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6、小鱼在河里窃窃私语。()7、一阵风吹来,柳枝欢快地跳起舞来。()8、这棵树直插云霄。()9、我的家只有巴掌那么大。()(做完第1、2题,总结比喻的特点。板书: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做完第3、4题,比较反问和设问,总结它们的特点。板书:反问:只问不答,问中有答。设问:自问自答。做完第5题,总结并板书: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做完第6、7题,总结拟人的特点,板书: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做完第8、9题,总结夸张的特点,板书:夸张,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扩大或缩小。)刚才,通过练习,我们总结了它们的特点,同学们能够对照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大家是否能根据要求改写句子呢?老师还想再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会改写句子:1、花开了。(改为拟人句)2、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改为比喻句)3、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三、小组活动。比比谁的修辞手法写得好。1、小组完成。2、学生展示。四、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几种修辞手法已经掌握了,其实,修辞能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把我们学过的一些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平常的说话和习作中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人手一份短文材料。3、学生课前查找六种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并分组从课内外收集含有修辞手法的警示语、广告语和句子等。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二、知识点拨1、这六种修辞手法,它们的特点、作用你了解多少呢?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也就是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把太阳比作红球。太阳、红球这两种事物形状、颜色有相似之处。因而这是一个比喻句。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不能是同一种事物。比如: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尽管有比喻词“像”,但“小明”与“爸爸”是同一种事物,不能相比,因而不是比喻句。有的句子不出现比喻词,但也有可能是比喻句。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和“园丁”是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老师辛勤地培育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园丁辛勤浇灌花朵,让花儿竞相开放,都表现出“辛勤”。把老师比作了园丁。因此这是一个比喻句。所以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就要看是否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要注意的是,这是不同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从概念上来判断,这是一句缩小夸张。这句话意思就是“王若飞被关在很小的牢房里。”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夸张,就更能说明牢房之小,更能突出敌人对革命者的虐待。又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从概念上来判断,这是一句夸大夸张。意思就是“茉莉花开了,香味很浓。”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夸张,就更突出茉莉花浓郁的香味。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也就是赋予人的思想、动作、语言。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比如:小鸟在树上唱歌。赋予小鸟人的动作“唱歌”,因此这是一个拟人句。这句话意思就是“小鸟在树上叫着。”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就更生动。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如: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就更突出了河水的清澈。()、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先提出问题:“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再回答问题:“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问自答,因而这是一个设问句。如果我们直接说“人的聪明才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根据概念来判断,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话意思就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这样一改,意思一样,但前一句,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2、区别设问与反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再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如:你不遵守纪律,难道不该挨批评吗?(反问句)这句话其实就直接告诉我们:你不遵守纪律,就该挨批评。再看一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然后回答。三、巩固训练一、(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3、阿姨好像不喜欢她这种不讲信用的做法。()4、我常常想:那口井,是谁是开掘的呢?()5、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6、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7、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8、他觉得自己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9、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10、夏天,树叶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 )二、读下面的片段,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具体作用。(分组合作完成)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的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的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四、创新运用1、按要求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1)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都有。改写成排比句和比喻句。(2)我心中十分焦急。改写成夸张句。(3)月亮被云遮住了。改写拟人句。(4)我们少先队员带头遵守纪律。改写成反问句。2、自主选择:尽量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或一段话。(1)写警示语;(环保、文明、安全等)(2)为家乡的特产写广告词;(3)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校园。(学生动手写,然后交流)五、回顾总结。1、请同学们想想,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的是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2、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说话、习作中,根据说话或文章的需要,尽量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让我们的语言更精彩,让我们的文章更具魅力!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教学过程: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二、总结:(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二、比喻句的辨析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说说为什么只有F句是比喻句?小结: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三、识别比喻句和拟人句练习三: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每条岭都那么温柔。()B、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C、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D、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师总结: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的特点和区别: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比基本结构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2、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一定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是否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练习四:1、把下列句子补充成比喻句。红得透亮的柿子,像()。刺猬浑身长满了像()的硬刺。2、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小鸟在林间鸣叫。顽皮的雨滴像调皮的男孩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海棠果像个有礼貌孩子冲着我点头微笑。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就成了拟人。练习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A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容烧伤科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餐饮企业正式员工劳动合同与食品安全协议
- 离婚房产过户子女成长陪伴及支持服务合同
- 双方离婚房产分配及未成年子女利益保障协议
- 文化创意产业员工待岗期间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合同
- 休闲度假村租户入住与度假村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合同范本)意外事故赔偿三方协议书7篇
- 买车分期付款协议书范本5篇
- 人工智能技术在家电维修贸易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凝视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天津第一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 合同权利转让合同范例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
- 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100个红色经典故事【6篇】
- 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预案
- 楼层瓷砖脱落施工方案
- 《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 GB/T 31771-2024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 金融机构概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