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陵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教学难点: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对联导入,让学生猜猜讲的是什么人物。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2、复习词的有关知识。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3、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赵明诚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已经53岁了,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二、教学新课1、朗读(1)听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2)跟读,注意读准词的节奏。(3)自由朗读,体会词人在词中流淌的情。(愁)(4)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愁情。2、品位词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感情(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的描写。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3)文中有句隐含了她哀愁的原因,是哪一句?(4)如此愁苦,她想过用什么办法排遣吗?(5)可结果呢?(6)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愁”是因为丈夫去世,看看下面这则材料,你说她还为什么发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3、对比(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这属于那种抒情方式? (2)想一想,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知识拓展(1)李清照的其他诗词。(2)关于愁的其他诗句三、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这首词以夸张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