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doc_第1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doc_第2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doc_第3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作者:爱昵温暖/用户名:wulizi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名言。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思考之一:读什么? 少年儿童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为他们选择读物必须考虑到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阅读水平等因素。一要广泛,有利于积累知识;二要健康,有利于身心发展;三要规范,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结合教学实际,可考虑: 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探究作者思绪的阅读。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流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过程。文本与人本的交融,才能支撑起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探寻作者思绪的阅读,启迪孩子作者心灵的相通,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这是诗意化阅读的美妙诗篇。 1、搜集信息,阅读信息。 语文即生活(崔峦语)。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当孩子们看到一则文字材料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阅读过程,哪怕是一个说明、一则新闻。因此,我有一项长期作业,就是每上一篇新的课文前,都要求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例如:在预习秋天到时,让孩子查找了有关秋天的资料,这样,学生在查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开始了他们的阅读过程,他们开始一步步走近作者,并开始触摸他们的思绪,对话也就由此开始。 2、拓展延伸,拓展阅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作者、根据文章主人公、根据体裁、根据单元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引进大量的补充教材,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例如,在推荐了快乐王子这篇文章后,我就在孩子们午休的时候,专门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似懂非懂地听着,虽然他们是不会体会到成年人的深度的,也不可能理解到快乐王子那无私奉献的胸怀,可是,让童年就能微微触摸久远之后的感情和哲学,不求甚解地有一些印象和记忆,这对他们生命的理会和诗意也是久远的点拨,永远地养育。 二、江上层楼翠蔼间,满帘春水满江山打开视野入佳境的阅读。 好书美文如久旱甘霖,酷暑凉风,对人的心灵起着浸润、净化的作用。教师平时要注意营造读书的氛围,引进大量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打开学生视野,引领孩子“登高望远”,这是诗意化阅读的动人的诗句。引领孩子走进书的海洋,走进学校的图书室,走进班级的图书角,走进街上的书店,在书的海洋中徜徉。鼓励孩子们不仅读文学作品,也读科技、历史类的文章;不仅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也读戏剧、小品;不仅读中国的作品,也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 一般情况下,我挑选给学生的文章主要依据以下这样五条标准: 第一,世纪经典的,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西游记、一千零一夜、鲁滨逊漂流记 第二,知识丰富的,如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 第三,文字纯美的,如冰心的笑、张晓凤的百合花、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想亲亲母鸡、泰戈尔的金色花 第四,贴近儿童生活的,如秦文君调皮的日子、黄蓓佳我要做个好孩子、杨红樱骑着轮箱来的蜜儿第五,科幻探险的,如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J.K.罗琳的哈立波特、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阅读。汉语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它能把每一颗流星,每一缕流云都化作诗意的存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处处充满了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民族文化的根,并由此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又要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中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阅读是诗意化阅读永恒的诗句。1、诵读唐诗宋词,厚重文化积淀。唐诗、宋词是中华诗词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信念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浓缩和提炼,它凝聚了中国人的自然知识和人生智慧,它寄托着中国人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无穷的艺术想象力。无论李白、杜甫,无论韩、柳和苏、黄,无论陆游和陈亮,随便哪一位,都是古今中外绝世无双的奇才。用早读课的时间,开展“天天古诗”诵读活动。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阅读鉴赏能力。“读诗使人聪慧”,还可以提高人的悟性,培养高雅的情趣。孩子们的文化积淀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厚重。 2、诵读古今贤文,学做谦谦君子。 国学中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酷暑的缕缕凉风,山涧的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唇齿留香。例如三字经,就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这本自南宋以来七百多年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孩子们被这种简洁精湛的哲言所吸引; “万字的写法”,“一心不可二用”,“季泌赋棋”,“孔子学而不倦”,“司马光砸缸救友”孩子们被这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所感动;“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九香龄,能温席,孝于今,可当执”四岁的孔融能让梨,我该怎么做?九岁的黄香能温席,我又该怎么做? 古今贤文,带给孩子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思考之二:怎么读?一、掌握方法 做任何事都得讲求方法,读书也不例外。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1、浏览法。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都要拿来翻一下,或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籍以检索信息、获取知识、提高阅读的速度。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利用节假日多逛逛书市,学会用浏览的方法“淘书”,了解现代文化生活信息,接受现代文化生活的熏陶,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 2、设问法。通过浏览筛选到的有用信息要进行精读,就得在对一本书的内容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这个题目如果给自己写会写些什么?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这样边读边问,逐渐深入,读书就能更有实效。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赏析法。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引导孩子们品味词句,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获得感悟。例如,三年级语文补充阅读中,有一篇题为丝瓜和瓢瓜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瓢瓜是晚上开花的,在太阳下山以后,丝瓜的花已经凋谢了,瓢瓜开放着雪白的花朵,好像是白绸编成的,在昏暗的夜间,犹如洁白的星星显而易见,这句话中有两个比喻句。孩子们通过对这两个比喻句的赏析不难发现:瓢瓜花是夜间开放的,不但白而且柔软,像白绸;不但美而且多,像星星。 4、跳读法。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当经过钻研弄懂它,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可以试着把这部分的内容“跳过去”,等读到后面时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有时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读书就应当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不钻牛角尖。书读多了,理解能力就提高了,知识面就扩大了,先前不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5、比较法。学习了某一篇或某一类文章,可以找一些与之相似的文章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可以求异或求同,亦可二者兼有。通过比较,求得对课内阅读知识的深化和提高。用来用来比较阅读的对象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材料,也可以是课内的材料。6、抓重点。台湾历史学家、作家,当代著名学者李敖,一生读过许多书,家中藏书几十万册。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是怎么读书的。李敖在凤凰网接受著名记者吴小丽采访时说:“读书一个重要的窍门就是在一目十行或者是一目二十行,不要相信快读的那些人。书一打开需要那种感觉,一抓就抓到重要的部分,关键字你能够抓到,所以看书要抓到关键字,最重要的是你选择这本书的时候需要智慧今天大家玩电脑,知道键一按下去,同类的资料大量涌出,你不会选对你就是浪费,这些资料对我们就是浪费。 所以大家觉得电脑对我们多好,我认为在你没有学会像我这种很快地掌握重点的本领,书也好,电脑也罢,都是累赘。” 当然,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一而足。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养成习惯 许多孩子读了很多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掰着手指头算算也有三四十本了,可是,如果你要问他那些书都讲了些什么时,他们怎么也讲不好。不是嗑嗑巴巴、丢三落四,就是虎头蛇尾、牛头不对马嘴。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圈画批注”的习惯。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叫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多动笔,养成圈画批注的习惯。所谓圈画,就是在所读的书上做标记符号。例如,重点词用()标记;重要句子用横线()标记;对书中某个字句或说法产生怀疑,使用疑问号“?”;对文中某个地方有感触,使用“!”;对某个说法同意可画“”,不同意画“”;小节号用1、2、3标识,段落层次用“”划分不过,有时当我们读而有感、感而欲发时,单凭标记符号就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用批注。批注就是批语、评论、注解、释义。有眉批、脚注、旁批、夹行批等几种形式。批注不仅可评其优点和长处,还可以批其不足之处,对于增强读书的感受力、破析作品思路、把握作品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