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两句诗:”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谁能告诉同学们这两句诗是对哪一类人的写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板书课题范进中举。明确:本文是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体会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培养阅读探究,分析人物的能力。【课前预习】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2、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作者根据切身体验所著。作品从多方面描绘了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3、疑难词语补充解释。 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一年考一次)、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相”读,不读;“中”读,不读。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 将,助词,没有实义。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作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为什么古代的白话小说中有这么多难懂的词?一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好多当时通用的习惯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二是文言文对口头语言的影响。如“谨具贺仪”“华居”等。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白话小说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4、(1)科举制度(初选)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2)科举制度(复选 )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大比、秋闱):每三年在省城考一次,成绩优良的员参加,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举人,有资格做官。第一名称解元,第210名称亚元。会试(礼闱、春闱):乡试后第二年在礼部考,举人参加,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一般要复试。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参加,考策问,中者皆称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1、阅读课文,标注疑难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释疑。2、再读课文,初步感知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形象【自学检测】1看谁做得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作y ( 揖 ) 代qi(挈 ) yn ( 阎 ) 王 破zhn ( 绽 )编j ( 辑 ) qng ( 擎 ) 起 rn ( 闰 ) 月 银dng ( 锭 )轩chng ( 敞 ) 星宿 ( xi ) 行事(hng ) 长亲( zhng )b ( 敝 ) 帚自珍 宿舍( s ) 行走(xng ) 长城( chng ) 腆( tin ) 啐( cu ) 讳( hu ) 兀自( w ) 绾( wn )2.看谁说得好: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大意。(可同桌之间课前先互相概述、补充)(思路点拨:一般故事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自学展示】 方式一:直接展示答案,A类同学为B类同学批改纠错,B类同学速记答案,然后挑B类同学展示自己的速记成果。方式二:挑组展示对文章的概括情况。(教师依据同学所答为小组加分)【合作探究】(转承句:通过刚才同学们对文章大意的概述,我们知道范进发疯都是因为他得知自己中举后惊喜得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神经受不了刺激,那么发了疯的范进到底怎么样呢?)2、看谁读的细:请同学们品读课文精彩片段58段,说一说文中是怎样描写范进喜极发疯的?又是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描写的?思路点拨:(1)、可将该部分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市四个片段,(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侧面描写,常指借助别人的言行来展现主人公形象的方法。 正面描写,指通过直接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等刻画来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转承句:中举到底对范进有什么天大的好处,竟让他如此的发疯?)3、看谁找的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独立找出范进中举前后自身境况和本人对人对事态度变化的句子。小组内可互为补充。(温馨提示:注意从文中有关范进态度变化的语句中找依据。中举前12段,中举后312段 中举前中举后家境家境贫寒,乡试无盘缠、断粮好几天有钱有房地位地位低下不及屠户,饱受辱骂不敢复言打起官腔同张乡绅交谈本人态度面对岳父的训诫和辱骂唯唯诺诺,称岳父 称岳父为老爹,坦然的与张乡绅 平坐、交谈、接受馈赠3、看谁理的清: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图表,小组为单位归纳出范进这一人物的形象。(注意多从文章中找依据) 从范进垂老之年仍痴迷进学无米无柴仍参加乡试,见到自己考中举人喜极而疯只记得“中了”可见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的变化可见范进是一个懦弱而又虚伪世故而又圆滑的人。(可引导:由中举前唯唯诺诺变到中举后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由此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三读课文美点赏析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精妙的词、句,再细细品味互相讨论,为下一节课继续分析做好准备。【当堂检测】完成课时练第66页第一大题【课堂小结】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科举制度,体会了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并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分析了范进这一人物形象。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分析文中其他人物的形象,进一步理解课文。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其他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为下一节课继续分析人物形象做好准备。第二课时【教学导入】回顾上节课对范进人物形象的分析,由此导入本节课【学习目标】 1、简析文中其他人物的形象,归纳文章的主题。2、学习文章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方法。3、理解作品卓越的讽刺艺术,体会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毒害的深重。【自主探究】四读课文美点品析自学指导 生再读课文,依照上节课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独立找出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句。小组内可互为交流补充。 (思路点拨:要注意紧绕其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来入手)中举前中举后岳父送大肠,大声训诫、呵斥、辱骂甚至啐唾沫。不借钱,任由女儿一家挨饿送钱、送肉称贤婿 扯衣、报衔躲屋里众乡邻任由范进一家挨饿无人问津 送蛋、送酒、送大米 送鸡、送信、迎贵人张乡绅素无往来贺喜、攀亲、拉关系 赠银、赠房、世兄弟【自学展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示自主探究结果。(教师依据同学表现为优秀小组加分)【合作探究】 五读课文探究主旨1、看谁看的清: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积极对以上列举的人物形象进行合作探究。(温馨提示; 注意从文中有关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来找依据。)(1)、胡屠户(思路点拨:可从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言行的巨大变化来考虑) 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演,同一地点,对同一对象,评价截然不同。前面是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后来“现世宝”成了举人,成了老爷,语言立刻变化,说“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中举前后在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完全两样。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一打一骂相映成趣,讽刺鞭挞何等深刻,胡屠户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胡屠户一听张老爷驾到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反衬封建统治者平常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焰。结尾部分,胡屠户推辞范进给的银子时的精彩表现。(转承句:通过以上展示,你可以概括出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总结归纳:胡屠户是一个粗暴蛮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2)、张乡绅 (思路点拨:可从张乡绅在范进中举之后拜会范进的目的来考虑)张乡绅这个人物比较特殊,他是另一种类型的热衷于势利的人。首先,看他拉拢范进的目的,无外乎四个方面:如果范进能“京报连登黄甲”,青云直上,张乡绅就攀上一个大靠山;考不上进士,当个“大挑知县”或教官,也能算个小靠山;当不成官,仍可结交官府,成为同谋、帮手;通过范进,还能和跟他同样中举的其他人勾结,扩大关系网。 再看张乡绅采用的手腕:先谢罪,尔后叙说师门,继而赠礼。此人居心叵测,是个善于耍手腕的官场高手。 作者安排这场拜访,形象地显示出范进中举等于一步登天。一只“癞虾蟆”,一旦中了举,就俨然成了“天鹅”人本身的价值已经抽空了,代之以“中举”的价值、金钱权势的价值,这就是科举制度形成的价值观。 张乡绅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为的是为了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转承句:通过以上展示,你可以概括出张乡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结归纳:张乡绅是一个道貌岸然、老奸巨滑、急于结交新贵,攀附权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利益的官场高手。(3)、众乡邻 其实,发疯的又何止范进一人,他也不只是疯了那么短的一段时间。众乡邻围绕着“范进中举”团团转,转得如醉如痴,丧失了人性、人格、良知,这个社会不也是陷入了“疯”状吗?众乡邻:冷酷无情、趋炎附势 这些人的共同点: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2、看谁看的透:依据以上人围绕范进中举的种种变化,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深层原因(思路点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统治阶级极力宣传读书参加科举的好处,甚至提出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错误思想。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引下,无数的读书人将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当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为此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发疯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范进醉心于功名,沉迷于科考,将自己的一生全押在了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一官半职这一宝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疯子的行为。中举后的发疯仅仅是其疯子行为的外在体现而已。其实他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一个牺牲品。而”范进”这一词也仅仅是这一类人的代名词,仅仅是当时无数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的代表。3、看谁弄的明:由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深层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借范进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轮滑运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信息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木版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互联网数据中心点工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材料研发股权质押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分割与婚姻登记证明撤销离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项目居间合作合同要点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酒水库存管理及物流配送合同
- 2025版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系统采购合同
- 身为职场女性:女性事业进阶与领导力提升
- 普洱市森洁乳胶制品有限公司灭菌乳胶医用手套工厂项目环评报告书
- 著名文学著作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教育阅读名著鉴赏课件PPT
- 泛微协同办公应用平台解决方案
-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VCTE技术(福瑞股份子公司)专利概览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现代汉语》课件修辞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创造适合教育(2017年0613)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