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铁路局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60、50Kg/m钢轨移动式气压焊、接触焊、铝热焊新焊焊缝(以下简称新焊焊缝)和在役钢轨接头焊缝(以下简称在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2引用文件TB/T1632.1 -2005 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2 -2005 钢轨焊接第二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3 -2005 钢轨焊接第三部分:铝热焊接TB/T1632.4 -2005 钢轨焊接第四部分:气压焊接TB/T2658.21-2007 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JB/T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 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测试方法TB/T2634-1995 钢轨超声波探伤探头技术条件3.探伤人员按本方法实施焊缝探伤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级及以上资格证书,并了解钢轨焊接工艺,熟悉钢轨焊缝情况,掌握焊缝探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UT级人员须在UT级及以上人员指导下,方可按本方法规程实施焊缝探伤作业)。4.探伤设备4.1 探伤仪 JTS-2焊缝超声波探伤仪(符合JB/T10061-1999标准)。4.2 探头(符合JB/T10062-1999标准)直探头:2.5-5P 20D 斜探头:2.5-5P 1212 K0.6 2.5-5P 1212 K0.82.5-5P 1212 K1 2.5-5P 1212 K1.52.5-5P 1212 K2短前沿斜探头:2.5-5P 812 K2.5 斜探头角度误差:折射角37-45之间时1.5;折射角60时2. 为满足单探头探伤灵敏度,要求探伤仪配用的斜探头在CSK-1A(IIW)试块上R=100反射波高度为垂直刻度50时灵敏度余量64dB,4.3 试块4.3.1 CSK1A(IIW) 标准试块4.3.2 CS-1-5灵敏度试块4.3.3 GHT-1、GHT-5对比试块5基本要求5.1采用单探头和双探头两种方法对焊缝进行扫查。5.2铝热焊焊缝扫查应遍及焊缝全宽度5.3新焊焊缝的探伤在推瘤和打磨以后进行,焊缝处温度应冷却至40以下,探测面不应有焊渣、焊瘤或严重锈蚀等。轨头踏面、轨头两侧,应打磨至钢轨原始面。轨底角和三角区连接圆弧处的焊渣必须清除。确保探头的有效耦合。5.4在役焊缝探伤前应清除探测面上的油污和严重锈蚀等,焊缝两侧轨底坡面应打磨除锈,除锈长度大于300mm;轨腰和轨底连接圆弧处的焊渣必须清除干净,保证探头耦合良好。扫查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两侧各延伸200mm(铝热焊从焊筋边缘开始计算)。5.5扫查装置 焊缝探伤用定位扫查架能对轨头、轨腰部位进行K型、V型等串列式扫查。5.6耦合剂:油脂5.7 工具:铲刀、砂纸、300mm钢直尺等。6.仪器状态、时基线及探伤灵敏度的校正6.1 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 发射强度置于强,增益置于最中,抑制置于“动态范围-6dB”对伤损定量时置于“关”。6.2 时基线6.2.1 先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折射角(K值)。6.2.2 探测轨头、轨脚时,把开关拨至轨头、轨脚挡,此时仪器按水平标距,每小格代表4mm,探测范围为200mm。6.2.3探测轨腰时,把开关拨至轨腰挡,此时仪器按水平标距,每小格代表4mm,探测范围为200mm。6.2.4直探头采用“常态”的声程标距,声程调整为200mm。6.3 探伤灵敏度探伤灵敏度在GHT-1钢轨试块上测定。6.3.1 单斜探头以发现轨头10#孔位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6.3.2双斜探头以发现轨底三角区5#孔位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6.3.3带定位扫查架的双斜探头作k型探伤时以发现轨腰3#孔位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6.3.4直探头将直探头置于被检焊缝两侧钢轨母材踏面上,测得钢轨一次轨底回波波高80,再释放22dB为基准。(在焊缝两侧衰减差别较大时,取衰减大者的底波)此时分别记下各衰减器读数,作为探伤灵敏度。6.4焊缝探伤仪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6.4.10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反射式探伤:仪器调节到通用挡,选择50MM声程,将0探头置于钢轨母材轨面中心,将始发脉冲前沿调至0刻度,一次底面回波前沿调至8.8或4.4格。(声程比例:1:2或1:4),将一次底面回波波高调至 80%。增益22的dB后作为0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投影范围内的水平型和体积状缺陷)穿射式探伤:(检测软化区)仪器调节到通用挡,选择50MM声程,将0探头置于钢轨母材轨面中心,将始发脉冲前沿调至0刻度,一次底面回波前沿调至8.8或4.4格。(声程比例:1:2或4.4),将一次底面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16dB后检测软化区的透声率,一次底面回波下降至80%及以下时,说明软化区的晶粒粗大透声不良。(探测的范围为轨腰投影范围内的粗晶)6.4.2单K2.5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仪器调节到轨头/轨底挡,(仪器按水平比例 1:2)将探头横向置于轨头轨面,探测轨头下颚一次棱角(图),棱角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18-22dB后作为K2.5探测轨头的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头范围内缺陷)6.4.3单K1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仪器调节到轨腰挡,(仪器按水平比例 1:2)将探头横向置于轨头轨面,探测轨头下颚一次棱角(图),棱角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28-34dB后作为K1探测轨腰投影面的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范围内缺陷)图6.4.4双K2.5探头探轨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仪器调节到轨头/轨底挡,(仪器按水平比例:1:2)将探头分别置于轨头内外侧侧面,成一发一收 (图1-2)直校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18-22dB后用作为双K2.5做K型探测轨头时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轨头范围内缺陷)(图)6.4.5双K1探头探轨底三角区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仪器调节到轨头/轨底挡,(声程比例:1:2)将探头分别置于轨头内外侧面(图),成一发一收,直校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22dB后用作为双K1做K型探测轨底三角区时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范围内缺陷)6.4.6扫查架灵敏度调试:仪器调节到轨腰挡,(仪器按水平比例:1:2)将探头纵向置于轨头轨面成V型探伤形式(图),两探头入射点相距两倍轨高(P60 352MM)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30-34dB后,用做双K1串列试探伤时的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投影范围内的状缺陷)图7探测范围、方法和要求7.1探测范围:将焊缝的全断面分为轨头、轨腰、轨底三个部位,其中轨底部位包括轨脚和轨底三角区,并将轨脚分为四档(图一)(50Kg/m为三挡)。图一 7.2 探测方法7.2.1轨头、轨脚轨头应使用K1双斜探头作K型串列式探伤,防止大平面缺陷漏检。轨头、轨脚用K2.5单斜探头采用锯齿形扫查方式(图二),根据缺陷存在的部位、钢轨受力状态和始波占宽影响必须运用偏14角的二次波探测轨头两侧上方缺陷;用偏角扫查方式加强对轨脚边沿和变坡点下方缺陷的探测(图三)。为防轨头近表面缺陷漏检,在焊后质量检验中,应增加轨头两侧向轨头上方的扫查。图二 图三 7.2.2轨底三角区轨底三角区采用K1-K2双探头探测(见图四)为保证对轨底三角区全面扫查,应将探头置于轨底面的第四挡,顶住焊筋呈30转动,并逐步后移收小角度至探头离焊缝中心60mm左右,再将探头与轨腰平行继续后移,后移的距离应大于200mm。 图四 7.2.3轨腰部分用K1斜探头在钢轨顶面对轨腰投影范围内探伤时,探头后移距离不小于250mm。用直探头在焊缝钢轨顶面处作纵向、横向移动扫查。用带定位扫查装置的K0.8-K1双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V形串列式扫查和K形扫查。上述各部位的探测一般应按先轨脚、三角区、后轨头、轨腰的顺序进行,以防漏查。7.3探测要求7.3.1探伤前必须进行探伤灵敏度测定(按6.3条或6.4规定执行),对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源)和探头线、接插件作认真检查。7.3.2在判伤灵敏度基础上提高2-6dB作为扫查灵敏度,对焊缝进行全断面扫查。7.3.3如果探测面过于粗糙,灵敏度提高2-6dB不足以补偿耦合损失或无法确定补偿值时,则需要进行打磨处理,无法打磨或钢轨材质不同时,则应对耦合损失进行实际测试(可利用穿透波、直达波、底波和菱角波等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值进行补偿。7.3.4探测时应按作业程序和方法要求,根据波形显示,测量水平距离,结合焊缝状态进行分析判伤。7.3.5单探头在灵敏度标定时不允许仪器上联接两个探头,在现场单探头探伤时,严禁仪器挂双探头。8.非缺陷回波8.1焊筋轮廓波-探测轨头时对侧轮廓回波较强,探头后移时有时显示本侧轮廓波。铝热焊接头探测轨脚时,探头抵着焊筋边缘会出现轨脚对侧焊筋上轮廓波、探头后移10mm左右,该回波最强。8.2轨脚塌陷波 轨底台阶波 底边坑洼波均在轨脚一、二档偏外探测时出现,其反射面在焊缝两侧和轨脚边沿。8.3发现缺陷时,根据缺陷回波显示,计算测量水平距离,结合焊缝状态进行分析判伤。8.4为防误判,应加强波形分析和了解波形显示规律及特征,同时必须用钢尺测量和手摸镜照的方法确定回波信号的真假。9.缺陷的定位及判伤标准9.1定位根据时基线标定的比例和伤波显示位置,用钢直尺直接测定缺陷的水平距离,通过下式计算缺陷距探测面的深度。H=L/K式中H-缺陷距探测面的深度, 单位:mm L-缺陷距探头的水平距离,单位:mm K-探头K值, K=tan9.2判伤标准焊缝判伤标准按TB/1632-2005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9.2.1 单斜探头探测深度25mm,有伤波显示,波幅80判重伤探测深度25mm,有伤波显示,衰减6dB,波幅80判重伤9.2.2 双斜探头有伤波显示波幅达80%判重伤。9.2.3直探头底波前有伤波显示,波幅80判重伤;无伤波时,一次底波波幅100判重伤。9.2.5 有伤波显示,但达不到重伤标准的判轻伤,并打上标记,作好记录,以便复查和监控。9.2.4 有伤波显示,但达不到重伤标准的判轻伤,并打上标记,作好记录,以便复查和监控。9.2.5 焊缝中有两处及以上轻伤判重伤。10. 有螺孔铝热焊接头探伤10.1新焊接头探伤10.1.1焊接前母材探伤10.1.1.1使用0探头在轨端钢轨顶面新焊焊缝两侧各400范围内,检查是否存在水平缺陷;任何缺陷回波2长横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10.1.1.2使用K0.6探头在轨头端钢轨顶面新焊焊缝两侧各400范围内,检查是否存在斜向缺陷;任何缺陷回波2长横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 10.1.1.3焊接前母材探伤须采用水进行耦合。10.2焊接后探伤10.2.1使用0探头在钢轨顶面焊缝两侧各20mm范围内检查软化区及晶粒组织变化,母材与软化区声压差16B时为晶粒组织粗大透声不良,判为缺陷。10.2.2轨头区域非平面缺陷探伤,使用0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探伤,任何缺陷回波2长横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10.2.3轨头区域平面缺陷探伤,采用带定位扫查架的两只单晶K1探头和K0.6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穿透式探伤,以6横通孔当量失波作判伤灵敏度,以探头移动距离计算缺陷当量大小。 使用两只单晶K1-K2探头在轨头两侧200范围内作K形扫查,任何缺陷回波4平底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使用单斜K2.5探头在轨头表面200范围内作横向锯齿形扫查,任何缺陷回波2长横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10.2.4轨腰区域平面缺陷探伤,采用带定位扫查架的两只单晶K1探头和K0.6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穿透式探伤,以6横通孔当量失波作判伤灵敏度,根据失波时探头移动距离计算缺陷当量大小。 采用带定位扫查架的两只单晶K1探头或K0.8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串列式探伤,任何缺陷回波4平底孔回波,波高达80作判伤灵敏度,以探头移动距离计算缺陷当量大小。10.2.5轨底区域平面缺陷探伤,使用单斜K2.5探头在轨底三角区上表面150范围内作锯齿形扫查,任何缺陷回波2长横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 两只单晶K1.5-K2.5探头在轨底中心两侧100范围内作V形扫查,任何缺陷回波4平底孔回波,波高达80,即为缺陷。10.3在役铝热焊焊缝探伤按10.2工艺执行;在役焊缝中出现裂纹时应判为重伤。11.焊缝探伤作业及安全11.1在线路上进行焊缝探伤作业,正常情况下一个探伤班组配备2台焊缝探伤仪上道作业,每个班组应不少于8人,单台探伤仪作业不少于5人;一人施工负责;两人执机;两人辅助(打磨、除锈、涂油);(一人记录),两人防护。 11.2作业时设专人防护了望条件较差地段应增设防护联络员,人员不足时禁止上道作业。担负打磨、铲碴、除锈人员应戴上护目镜。凡拆除的扣件、夹板应及时恢复,并按要求拧紧、锁定。11.3探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合同
- 供应链管理优化模板物流成本控制法
- 秋日丰收节的故事小学记事作文5篇范文
- 企业合同范本模板规范合同签订流程
- 健康管理合作承诺书(4篇)
- 公司服务流程提升承诺书6篇范文
- 技术支持与服务外包合同书
-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与监理合同
- 老年人财产继承协议书范本
- 工厂生产安全管理检查清单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2025年箱变考试题库
- 2024年河南省确山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病原微生物感染
- 【物理】2025届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训练(三)试题(解析版)
- 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教育资源分配与教育公平的探索
- 消杀灭虫技术培训课件
- 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课件
- 中国风设计元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