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九课第一节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doc_第1页
九年级第九课第一节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doc_第2页
九年级第九课第一节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doc_第3页
九年级第九课第一节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doc_第4页
九年级第九课第一节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 第一节:我们共同的理想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教学重点: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三、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对话】引导自学:下发预习提纲 预习案 1、预习目标 :初步把握本节的知识点,学会在情景中分析问题2、预习方法: 查阅资料 联系生活,3、预习提纲情景一:见教材思考:(1)图片一他们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分别呈现共产主义的特征)(2)这个社会是什么社会?(3)图片二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4)我们现在是共产主义社会吗?如果不是,处在什么阶段?(5)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情景二:感受百姓生活的十大变迁及图片思考:(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表述?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由谁首先提出来的?(2)看图说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有何特点?请解释说明一下。它离共同理想的实现有多远?(3)为此党中央做出了怎样的部署?(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与共同理想什么关系?(5)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情景三:见图片思考:(1)为了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什么?(2)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3)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4)想想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如何去构建?(二)【课上对话】 1、情景导入: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灯,照亮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青春是一片沃土,理想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2、预习展示: 3、情景分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那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2000美元。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人均GDP将达到3500元左右。(1)材料说明了什么?(2)你对现在实现的总体小康满意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请描绘你心中的小康社会。(4)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民生,顾名思义,民之生计。民生问题是国家大事,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的巩固。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民生问题,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对涉及民生的问题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1)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国哪一重大战略任务的要求?(2)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有哪些基本特征?(3)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哪一发展观? (三)课末评价: 1、拓展升华:西江月 和谐社会 芳草小桥流水,和风细雨轻雷。桃红柳绿斗芳菲,极目层峦叠翠。 万里春光明媚,山川掩映霞辉。莺啼燕语暗香随,吟咏和谐社会。人月圆 中华颂东风浩荡春光媚,万里展新容。山川起舞,花香鸟语,姹紫嫣红。 龙腾虎跃,家兴世盛,人寿年丰。中华特色,和谐社会,永世昌隆。2、反思共进:第九课 第二节: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力目标: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知识目标: 知道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知道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知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如何发所艰苦创业精神三、教学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四、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对话】引导自学:下发预习提纲 预习案 1、预习目标 :初步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2、预习方法: 查阅资料 联系生活,3、预习提纲情景一:寻找艰苦奋斗的足迹 思考:我所搜集的艰苦奋斗的故事是: 故事中的人物面临的处境是: 面对这样的处境,所表现出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 其结果是(1)格言: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什么?(2)图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 艰苦奋斗体现在?(3)图片:古籍史料如卧薪尝胆、大禹治水等 艰苦奋斗体现在?(4)图片:井冈红旗、长征会师等如何体现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5)图片: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怎样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6)图片:航天精神、当代铁人等是怎样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7)综合以上图片,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横向和纵向)情景二:解读艰苦奋斗的精神思考:(1)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2)议一议:有人说,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各方面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不再需要艰苦奋斗了。(艰苦奋斗已经过时)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3)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4)说一说: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在那些方面?(5)你如何看待“月光族”的生活? 我们今天如何艰苦奋斗? (6)说一说:在青少年中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7)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8)再收集一些关于艰苦奋斗方面的格言?(9)新时期为什么还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情景三:见图片思考:(1)为了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什么?(2)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3)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4)想想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如何去构建?(二)【课上对话】 1、情景导入: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衰落和不垮台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家都要深刻的理解这个真理。2、预习展示: 3、情景分析:2006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了特别的敬意。颁奖词是这样的:2006我们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老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越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创造奇迹的是一支衣衫褴褛的工农武装,他们装备低劣而士气高昂,他们几入绝境又几度重生。是长征,铸就了这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军魂。70年过去了,昔日长征路早已不是旧模样,只有少量残留下来的遗址,记录了那段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1)红军长征最能体现哪一种精神品质?(2)这重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3)你认为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需要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那种精神、勇气和力量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末评价: 1、拓展升华:对于新时期的纺织工人来讲,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头脑,为企业、为纺织做更多的工作和贡献。 邓建军 “和纺织前辈相比,自己是一名纺织新兵,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我感到很光荣,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荣誉代表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的工作当中,我要不断努力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我们纺织工业取得更大的成绩再立新功。”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邓建军作为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参加表彰大会时所谈到的切身感受。 4月29日下午,在纺织行业全国劳模座谈会上,邓建军介绍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他说,至今留在记忆深处令他“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是1992年公司引进了德国浆纱机,他和外方技术人员一起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本想借外方的设备技术手册看看,没想到遭到拒绝,原因是外方人员认为中国人根本不具有这样的技术水平。这让他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想,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新时期的年轻人,必须要努力学习,要攻克技术难关。面对公司90以上的进口设备和通篇的外文资料,邓建军感到,想“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外文是最难攻克的“一关”,其中设备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