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庆一中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 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憎恶(zng) 气氛(fn) 分娩(min) 咫尺(zh) B、惩罚(chng) 剔透(t) 挑衅(xn) 脑髓(su) C、发髻(j) 牌坊(fng) 纤细(xin) 摒弃(bng) D、炫耀(xun) 沉淀(din) 濒危(bn) 孤僻(p)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初露头脚 妇孺皆知 无与伦比 天涯海角 B、人声鼎沸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栩栩如生 C、天涯海角 油然而生 走投无路 著作等身 D、金碧辉煌 一字千斤 记忆犹新 绿草如茵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重庆的天然石林,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雅安地震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D、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危险。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大庆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成语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高尔基是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B、一面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是阿累。文中的“一面”指的是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 C、我的老师作者是现代作家魏巍,原名魏鸿杰。 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茶馆等。6、课内古诗文默写填空。(14分)(1) ,冷露无声湿桂花。(2)同是望月,苏轼在用“ , 。”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3)明月别枝惊鹊,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学而不思则罔, 。(6)曲径通幽处, 。(7) ,乾坤日夜浮。(8) ,江春入旧年。(9)春冬之时,则 , 。(10)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7、名著阅读。(2分) 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8、口语交际与语言运用。(2分) 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校门口的执勤交警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 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9、本诗的重点是写 之景,用 为喻,让人感到春雨的 。后两句转为议论,用 手法,突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9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选自宋史赵普传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普少习吏事 ( ) 普颜色不变( )卒用其人 ( ) 七月卒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12、在【甲】文中找出与【乙】文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并请你概括【甲】文所写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乙】文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3分)选文原句: 选文内容概括: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2分)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13、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 、繁殖生长状况等。(4分)14、“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4分) 15、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16、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请谈谈熊猫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理由。(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17、第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18、第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4分)“我”: 母亲: 19、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3分) 20、根据全文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