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子备课六上5.doc_第1页
2014电子备课六上5.doc_第2页
2014电子备课六上5.doc_第3页
2014电子备课六上5.doc_第4页
2014电子备课六上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组 走近鲁迅一 单元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2.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3.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了解鲁迅关心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4.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全面了解鲁迅作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成就和人格。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二 单元教学重点1.揣摩人物的特点,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三单元教学难点1.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四、教学时数9课时1.少年闰土 2课时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课时3*一面 1课时4*有的人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五 2课时回顾拓展五 1课时17.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感情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前置性作业:1.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2. 搜集本文鲁迅的相关资料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学准备:鲁迅介绍资料、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谈话:今天咱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少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二初读课文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三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2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3抓重点词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读描写闰土的外貌的句子,说说给你留下的印象?(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发言讨论,总结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四理清四件事的顺序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3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 1.闰土讲了这四件事,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2.小组合作学习,就感兴趣的事充分交流。3.全班汇报:你对闰土讲的哪件事最感兴趣?为什么?你来给大家读读吧!如:雪地捕鸟。生先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兴趣盎然地来读一读。你想学怎样捕鸟吗?边读边画出捕鸟的动作。交流。写法指导:你看,作者把动作描写得多详细准确呀! 又如:瓜地刺猹。生先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精彩的场面你能通过读来表现出来吗?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三感悟理解重点句子“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四角的天空”呢?生谈自己的意见。(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制度造成)一起读第16段:啊!闰土的心里是啊,我多想和闰土一样,能到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去看这么多新鲜事呀!师引读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读 生读:他后来还拖他的父亲带给我 我也四学习拓展,走向对中年闰土的了解。 三十年后,当鲁迅回到家乡时,他多想再次看到好伙伴闰土呀!然而,他看到的闰土却是这个样子 展示中年闰土。五、鲁迅作品推荐:为了唤醒更多像闰土这样被封建社会所毒害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先后写了狂人日记哭诉着吃人的封建社会;写了阿q正传、孔乙己,针砭封建社会黑暗丑陋;还有故乡的闰土、祥林嫂,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希望我能走进鲁迅的作品中,去好好品读,慢慢回味。【板书设计】、少年闰土雪地捕鸟聪明能干海边拾贝见多识广瓜地刺猹机智勇敢潮汛看鱼见多识广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2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前置性作业: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2.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搜集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5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三探究写法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二研读课文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2小组交流。预设:(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还有什么事例表现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二)自学“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两件事。请学生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以上三个故事,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三)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1交流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2.屏幕出示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3.讨论小结: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三拓展自读阅读链接部分。配乐齐声朗诵有的人。19*一面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前置性作业:1.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语句多读几遍。2.搜集本文作者阿累的相关资料,搜集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一位青年工人与鲁迅只有一面之缘,在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面”。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在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之交中,阿累对鲁迅整体的印象是什么?(课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可见鲁迅已经给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找出对鲁迅的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作上批注,写下你的感受。仔细品读,发现这几次描写有个共同点,都是写鲁迅的“瘦”。读一读写鲁迅的“瘦”的词语或句子:“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6可见,他的瘦是多么的令人肃敬阿。他虽瘦但齐读: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他瘦的多精神啊!7你从作者对鲁迅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再次朗读描写外貌的句子。三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怀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那“微笑、点头”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虽然鲁迅离我们很遥远,但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就像阿累一样,用“一面”时刻鞭策自己,我们也应该时刻叮嘱自己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四拓展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写一段外貌描写,不写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板书设计】一面鲁迅先生瘦精神20* 有的人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2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3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准备:鲁迅的诗自嘲前置性作业:1.朗读诗歌,想想“有的人”题目中所写的人指哪两种人。2.搜集本文作者臧克家的相关资料,搜集与崇高有关的名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3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师范读全诗。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3指名读,师生评议。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教学重难点: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性作业:1.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搜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言警句以及与鲁迅有关的事。2.回忆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想想为什么会给自己留下如此深的印象。课时准备: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2出示问题,按兴趣选择问题: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三汇报交流,集体评议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进行总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二各抒己见,发散思维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三回顾课文,自然衔接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四习作讲评明确要求: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回顾拓展五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