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2012.ppt_第1页
输血2012.ppt_第2页
输血2012.ppt_第3页
输血2012.ppt_第4页
输血20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勇萍 Bloodtransfusion 1 2 introduction 3 古人对血液的认识 中国 公元前1000年 气为血帅 气行血行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古埃及人认为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提倡用血液来沐浴古罗马斗剑士在比赛前饮血 希望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4 AndreaCesalpino 1519 1603 首次使用 循环 一词 发现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静脉与动脉是一个相连的网络 血液循环的认识 WilliamHarvey1616发现人体血液循环 5 1492年 为挽救罗马教皇 PopeInnocentVIII 生命 意大利医生卡鲁达斯采集了3位10余岁男孩的鲜血 并将许多名贵的药草溶于其中 通过手工制造的粗大针头注入教皇的血管 教皇立即感到胸闷窒息而慢慢死去 人类输血的先河 PopeInnocentVIII 6 RichardLower 1631 1691 1665年 第一例输血 挽救了一只小狗的生命 输血的历史 7 1668年 法国医生丹尼斯 将少量羊血输入一男子身体 输血过程中 那名男子突然心跳加快 痛苦万分 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了 JeanBaptisteDenis 丹尼斯医生因此被指控为 过失杀人 而入狱 8 输血被禁止 150年 9 第一位人类同种输血的成功者 JamesBlundell 1818年 英国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学家詹姆士 博龙戴尔医生遭遇了一位难产妇 患者因大出血而生命垂危 在征得孕妇丈夫的同意后 詹姆士将一名健壮男子的血输给了那位产妇 使她得救了 10 JamesBlundell输血用具 11 20世纪的重大发现 相容性试验抗凝液保护液血液保存袋血库冷藏静脉穿刺技术感染性疾病筛选高风险献血者筛选 12 输血 中国 始于19世纪初1918年 刘瑞恒在上海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血型1921 1932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在临床开展直接输血1944年 在昆明成立了军医署血库1947年9月 南京中央医院血库成立1953年 解放军后勤部在沈阳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血库195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了第一个血站80年代后 成分输血迅速发展 13 输血安全了 14 问题出现了 输血感染案 1985年 在法国国家输血中心定期接受换血治疗的3500名血友病患者中 有一半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 其中200人已经死亡 爱滋病村 1999年和2001年 在中国河南上蔡 山西运城发现 因卖血所致爱滋病病毒感染率还以每年30 40 速度上升 15 现状 每年临床用血量约1000吨每年10 的速度递增无偿献血仅占10 1 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4000多万丙肝病毒感染者85 100万爱滋病病毒感染者 16 严格献血输血指征大力提倡血液保护 解决之道 17 学习目标 掌握输血适应症 熟悉自体输血 血液制品的种类 熟悉血浆增量剂 血液保护 18 输血适应症 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 主要适应症 19 正常人体血容量 男性65 70ml kg女性60 65ml kg新生儿80 85ml kg血容量的变化 失血后Hct 原Hct 原Hct 体重 g 7 20 血细胞比容Hc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成年男性 40 50 正常成年女性 37 48 21 1 大量失血 失血量 500ml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 机体可代偿血浆量在1 2小时内恢复 血浆蛋白一天左右恢复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一个月内恢复 22 失血量500 1000ml 10 20 依据临床及HCT 无改变 晶 胶 1000ml 20 HCT30 35 缺氧临界值晶 胶 CRBC 23 原则 30 不输全血30 50 晶 胶 1 2CRBC 1 2全血 50 晶 胶 全血 白蛋白 血小板 凝血因子 术中急性大出血 24 25 26 急性消化道出血 27 28 2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手术前病人推荐输血指征年轻人 Hb 7 8g dLHct 21 25 老人 ICU Hb 10g dLHct 30 29 3 重症感染 脓毒症 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 30 4 凝血异常 血友病 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半衰期12 36小时 当天鲜血纤维蛋白原缺少症 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制剂半衰期72 120小时 隔天库血 31 输血途径 静脉输血周围静脉常用中心静脉大手术或大量失血 32 输血途径 浅表静脉 中心静脉 33 血液过滤 细胞聚集物纤维蛋白块 34 注意事项 1 输血前 三查十对 认真观察血液外观2 输血中 严密观察 注意输血速度 病人反应 不能随意加药3 输血后 继续观察病人反应 保留标本及血袋 35 三查 查血液有效期 查输血装置是否完整 查血液质量 36 十对 受血者姓名 床号 住院号 血型交配试验结果 供血者姓名 编号 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 核对采血日期 有效期 37 血袋 38 交叉配血结果与能否输血 39 40 速度 一般情况成人5 10毫升 分钟老人或心脏病人1毫升 分钟小儿10滴 分钟一次输血不应超过4小时200 400毫升 次大量出血休克快速输注 血液中不加入任何药物 以免发生凝血和溶血 41 42 保存时间 就红细胞而言 保存期末的血输入24小时后 红细胞的存活率在70 以上常用抗凝剂 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2 8 28天加腺苷35天ACD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21天 43 血液预热血液温度 32 热水温度 38 除生理盐水外 不能加入任何药物观察输血病人有无不良反应输血后 血袋应保留2小时 44 观察病人体温 脉搏 血压及尿色 45 输血并发症及其防治 46 发热反应pyrogeneticreaction 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 10 47 主要表现 输血后15分钟 2小时内 畏寒 寒战 高热39 40 伴头痛 恶心 呕吐 皮肤潮红 持续30分钟 2小时后逐渐缓解 少数严重者出现抽搐 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 甚至昏迷 48 治疗 症状较轻者 先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者 停止输血药物 畏寒与寒战 注意保暖发热时 用阿斯匹林 首次1克 后每小时1次 共三次寒战者 肌肉注射异丙嗪25毫克或哌替啶50毫克 49 原因 免疫反应致热源引起细菌污染和溶血 50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对于多次输血或经产妇病人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 如洗涤红细胞 51 过敏反应allergicresponse 多在输血数分钟后发生 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 发生率约为3 52 临床表现 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 血管神经性水肿 喉头水肿 表现为咳嗽 喘鸣 呼吸困难以及腹痛 腹泻 甚至过敏性休克和昏迷 死亡 输血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 53 54 治疗 病情轻时 不必停止输血 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5mg反应严重者 应立即停止输血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 或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困难者 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 以防窒息 55 原因 1 IgE型抗体反应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 例如青霉素抗体 转移给病人 当病人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如青霉素 时 即可触发过敏反应 56 2 抗IgA抗体为主反应病人因多次输注血浆制品 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有些免疫低下的病人 体内IgA低下或缺乏 当输血时便对其中的IgA发生过敏反应 57 预防 有过敏史者 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液制品或洗涤红细胞 其中不含免疫球蛋白 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58 溶血反应hemolyticreaction 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后果严重 死亡率高 59 KarlLandsteiner1930NobelPrizeLaureate 1900年 奥地利医生卡尔 兰德斯坦纳发现了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凝集反应 并发现了ABO血型 解决了同种异体输血的安全性问题 获得193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40年发现了Rh血型 60 人类两套血型系统 ABO系统根据RBC膜上凝集酶原A B区分汉族 A31 31 B28 06 AB9 77 O30 86 61 1 ABO血型系统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ABO血型 62 Rh系统汉族 阳性99 阴性1 大部分少数民族 同上苗族 阳性87 7 阴性12 3 塔塔尔族 阳性84 2 阴性15 8 63 Rh血型系统的五种抗原 D E C c e 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Rh阳性 红细胞膜上含D抗原者Rh阴性 红细胞膜上不含D抗原者 Rh血型 64 Rh血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1 Rh血型系统中血清不含天然抗体例 输血供血者 Rh阳性 第一次输血无明显凝集反应受血者 Rh阴性 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Rh抗体 再次输血 产生凝集反应而溶血 两种血型系统区别 65 66 2 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 其分子小能透过胎盘例 分娩时 胎儿RBC 胎儿 Rh阳性 胎盘 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 新生儿溶血 第二次怀孕 第一次怀孕 诱导孕妇 Rh阴性 产生抗D抗体 胎儿 Rh阳性 67 1 定血型 保证ABO血型和Rh相合 2 输血前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cross matchtest 供血者 受血者 红细胞 红细胞 血清 血清 主侧 次侧 1 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 配血相合 2 主侧有凝集反应 配血不合 3 主侧不凝集 次侧有凝集反应 输血慎重 应急 缓慢 少量并避免输血反应 68 症状与机理 开始 供血 凝集原 受血 凝集素 RBC凝集 阻塞血管 缺血缺氧 四肢麻木腰背剧痛 第一阶段 巨噬细胞吞噬 溶血 第二阶段Hb入血浆 黄疸 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 肾 酸性物质 第三阶段 结晶 阻塞肾小管 急性肾衰 尿毒症 少尿 无尿 69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后 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 寒战 高热 呼吸困难 腰背酸痛 头痛 胸闷 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 休克 随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疽 严重者可发生DIC及急性肾衰竭 70 手术中的病人最早征象 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 溶血时血浆为粉红色 71 溶血反应时血红蛋白尿 72 73 延迟性溶血反应 delayed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 DHTR 多因Rh血型系统不和引起 发生在输血后7 14天 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 贫血 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降低 延迟性溶血反应黄疸表现 74 7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 体温改变 心律失常 白细胞溶解及减少 血压升高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休克 ARDS MRDS 76 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 确诊并观察病情观察血浆色泽 正常为澄明黄色 输入异型血8 10ml 即为粉红色泽观察尿量 尿Hb测定重新化验 77 抗休克 扩容 凝血因子 糖皮质激素保护肾功能 5 NaHCO3 甘露醇 血液透析防治DIC 肝素血浆交换治疗 78 血液透析治疗 79 原因 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 是由补体介导 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也可能由于A亚型不合或Rh及其它血型不合引起 或多个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 80 少数在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可引起非免疫性溶血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 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诱发溶血 81 预防 加强输血 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严格按输血的规程操作 不输有缺陷的红细胞 严格把握血液预热的温度尽量行同型输血 82 细菌污染反应bacterialcontaminationreaction 发生率不高 后果严重 83 临床表现 细菌种类 毒力大小 输入的数量 1 发热反应 2 内毒素性休克和DIC烦躁 寒战 高热 呼吸困难 恶心 呕吐 发绀 腹痛 休克 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 84 治疗 立即中止输血行细菌培养及涂片染色细菌检查抗生素治疗 85 原因 由于采血 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86 预防 严格无菌制度血液定期按规定检查 87 循环超负荷circulationoverloading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 老年 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 88 临床表现 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 发绀或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 静脉压增高 肺部湿啰音 胸片可见肺水肿 89 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 利尿剂除去过多的液体 91 原因 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心脏的负荷能力原有心功能不全 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原有肺功能不全或低蛋白血症 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92 预防 对小儿 心肺功能不全者要严格控制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胞为宜 93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transfusion relatedacutelunginjury TRALI 94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困难 严重的双侧肺水肿低氧血症 可伴有发热或低血压难与肺部感染 吸入性肺炎或毒素吸收等非输血所致ARDS区别治疗插管 输氧 机械通气48 96小时内好转 95 发生机制 供血者血浆中存在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预防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的血浆作为血液制品 96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ransfusionassociatedgraftversushostdisease TA GVHD 97 临床表现 发热 皮疹 肝炎 腹泻 脊髓抑制 感染治疗 无有效手段 98 发生机制 由于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以后 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 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应预防 对用于骨髓移植 加强化疗或放疗的病人 所输注的含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 应经射线辐照去除免疫活性细胞 99 疾病传播 100 20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与输血相关 乙肝炎丙艾滋病梅毒疟疾 101 疾病传播 肝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以及其他病毒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及风疹病毒 引起的肝炎 丙型肝炎为主 潜伏期平均为60天乙型肝炎潜伏期为30天 102 乙肝概况 中国人 HBsAg 1 2亿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3千万人每年死于原发性肝癌 13万人每年医疗费 300 500亿人民币 103 丙肝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丙肝感染率在无偿献血人群为1 2 个体供血者为8 13 异地流动个体供血者为40 50 个别地区高达70 90 流行病学调查 104 艾滋病 AIDS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疾病 输血也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窗口期 据报道大约为45天每输入1U 400m1 血制品引起HIV感染的危险性为1 225000 在高流行区则可增至1 40000 1 60000 爱滋病皮肤表现 105 爱滋病全身溃疡 106 107 梅毒 潜伏期约60 90天 108 疟疾 经输血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 109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 型 与T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潜伏期可长达10年以上 110 其它 巨细胞病毒感染 黑热病 回归热 布氏杆菌病 EB病毒感染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 111 预防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检查献血源 杜绝传染病人及可疑者献血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手段灭活病毒鼓励自体输血 112 免疫抑制 非特异免疫功能下降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增加术后感染率 促进肿瘤生长 转移 复发 降低5年存活率 113 大量输血 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000m1 低体温 因输入大量冷藏血 碱中毒 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 暂时性低血钙 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 高血钾 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所致 凝血异常 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 大量输血的影响 114 Autologousbloodtransfusion 自体输血 自身输血autotransfusion 115 自体血回收 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不存在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反应并发症少可解决特殊血型 如Rh阴性 的血源问题无需进行血型试验 减轻临床工作负担 避免检验 核对过程中的错误节约血源 节省开支因宗教信仰等原因不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也可获得救治 116 1 回收式自体输血salvagedautotransfusion 用自身输血装置 经抗凝和过滤后回输 117 1 胸 腹腔内出血2 出血量 1000ml的大手术3 术后6小时以内的引流血液 118 2 预存式自体输血predepositedautotransfusion 无感染且HCT 30 的病人择期手术前一个月开始 可每3 4天采300 400ml血 直到术前3天为止 留待手术或需要时回输 预存式自体输血 119 120 3 稀释式自体输血hemodilutedautotransfusion 速度约200m1 5min需要时可按后采的血先输的原则回输 121 自体输血的禁忌症 1 血液已受污染 脓 菌 尿 者2 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者3 合并肝 肾功能不全者4 原有严重贫血者5 有脓毒症或菌血症6 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存留过久者 122 临床病例讨论 123 病史概要 女性 53岁 54kg 因直肠癌复发行miles手术有直肠癌根治术 2007年3月 与输血史体格检查窦性心律 心脏各瓣膜区未闻杂音 心功能II级 BP100 70mmHg HR70bpm双肺呼吸音清晰 对称 124 实验检查 血 尿 大便常规正常 血型 A型Rh 凝血常规 正常心电图 窦性 正常心电图胸透 双肺清晰无异常肝肾功能 血清电解质正常 125 入手术室 术前情况 HR71bpmBP97 64mmHgR18bpmSpO296 126 麻醉与术中情况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 5mg丙泊酚 60mg罗库溴铵 50mg芬太尼 0 1mg麻醉维持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 维库溴铵肌松术中情况BP110 70mmHg HR70bpm SpO2100 127 128 手术完毕 总输液2500ml 尿量1000ml 失血量约1200ml准备输注2U浓缩RBC 输入约5ml时 BP由110 60mmHg降至80 50mmHg 立即停掉RBC 推注麻黄素 10 20 mg BP升至100 60mmHg随后BP降达40 30mmHg HR由100降至 80 60 50 bpm SpO2由 100 90 80 70 以致测不出全身皮肤荨麻疹复查供血双方血型 正反定型 交叉配血 均无误 手术进行3时15分 129 130 呼叫上级医师 停掉输血 所有麻醉及相关药物 加快输液推注肾上腺素1mg 去甲肾上腺素共4mg 地塞米松10mg 氢化可的松150mg 苯海拉明10mg 速尿20mg 西地兰0 2mg 艾司洛尔20mg 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维持血压由40 30mmHg升至120 80mmHg HR恢复窦性 120 160 bpm SpO2恢复到90 以上 抢救 131 132 手术进行4小时 生命体征平稳后30分钟 患者因伤口和引流管渗血 500ml 观察1 5小时外科医师打开伤口寻找出血点 并未发现明显的出血点 主要是伤口渗血Hb8 7g dl HCT27 1 PT22 8 APTT64 4 TT23 5 Fbg1 3 3P阳性 FDP32 39 D二聚体637血液内科急会诊建议输注冷沉淀 冰冻血浆 133 手术进行7小时 准备输注冷沉淀或血浆 当输注血浆不到100ml时 BP降至60 30mmHg HR达140bpm 再次出现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停掉输血制品及所有麻醉及相关药物药物 多巴胺 阿拉明 地塞米松 氢化可的松 苯海拉明 速尿 艾司洛尔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134 135 缝合伤口 加压包扎 病情稳定后转入ICU观察 5pm 当时患者有自主呼吸 神志恢复 拔管 生命征平稳 血电解质正常 贫血Hb为4g dL HCT15 渗血明显 136 一 该患者前两次输血制品的理由 输血制品后发生何种并发症 诊断依据在哪 又做何种处理 讨论 137 第一次输血制品的理由 术中急性大失血 失血量约1200ml 第二次输血制品的理由 凝血异常 伤口渗血PT22 8 APTT64 4 TT23 5 Fbg1 3 3P阳性 FDP32 39 D二聚体637 追问病史 患者前次手术有输血史 未出现输血反应 可能是因为上次输血时 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的免疫球蛋白抗体 此次再次输入血制品时 发生Ag Ab反应 该患者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138 诊断依据 输入浓缩RBC5ml时 BP由110 60mmHg降至80 50mmHg 随后BP降达40 30mmHgHR由100降至 80 60 50 bpmSpO2由 100 90 80 70 以致测不出全身皮肤荨麻疹 139 处理如下 停掉输血所有麻醉及相关药物 加快输液抗过敏治疗 推注肾上腺素1mg 地塞米松10mg 氢化可的松150mg 苯海拉明10mg 循环支持 去甲肾上腺素共4mg 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维持 多巴胺 阿拉明 艾司洛尔20mg呼吸支持 该患者已行气管插管 140 二 是否输血制品是争论的焦点续输晶 胶会进一步血液稀释 加重贫血 输血制品又可能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及DIC 怎么办 141 患者该情况必须输血制品 贫血Hb为4g dL HCT15 渗血明显 为避免过敏反应的再次发生 则要输洗涤红细胞 洗去99 的血浆成分 次日晨 再次输洗涤RBC800ml后 无过敏反应发生 Hb上升至8g dl HCT上升至30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痊愈出院 142 成分输血componentbloodtransfusion 143 成分输血的优点 针对性强 疗效加强减少输血并发症一血多用 节约用血利于保存 144 血液成分 洗涤RBC浓缩RBC冰冻红细胞 FRBC 去白细胞RBC 少用 一 血液成分 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 各种凝血因子 蛋白冰冻血浆 蛋白血浆蛋白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 血浆成分 145 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46 浓缩红细胞 CRBC 每袋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 总量110 120ml HCT70 80 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病人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病人年老体弱及婴幼儿的慢性贫血病人 147 洗涤红细胞 WRBC 200ml中含红细胞170 190ml 内含少量血浆 无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A B抗体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库血中之高钾者 148 冰冻红细胞 FRBC 200ml中含红细胞170 190ml 不含血浆 在含甘油媒介中 65 可保存3年 有利于稀有血型的保存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库血中之高钾者自身红细胞的储存 149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LPRBC 200ml全血中含 1 1 5 x109的白细胞 去除90 白细胞后 残留的白细胞为1x108左右 可减少HLA抗原的同种免疫反应由于以往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需要长期和反复输血的病人 150 白细胞制剂 主要有浓缩白细胞 leukocyteconcentrate 用于严重感染但由于输注后合并症多 已较少应用 151 血小板制剂 有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 plateletsconcentrate l PC 1 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PC 2 两种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及大量输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血小板锐减患者成人输注2袋血小板1小时后血小板数量可至少增加5X109 L 152 血浆成分 新鲜冷冻血浆冷冻血浆冷沉淀 153 新鲜冷冻血浆 freshfrozenplasma FFP 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于 20 30 保存的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因子和V因子及部分纤维蛋白原 适用于血友病或 因子和V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 154 是FFP4 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含有全部稳定凝血因子 缺乏不稳定凝血因子 因子和V因子 一次用量不宜超过1000ml 否则需加用FFP 冷冻血浆 frozenplasma FP 155 冷沉淀 cryoprecipitate Cryo 是FFP在4 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原 至少150mg 和F 80 120U以上 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因子 156 血浆成分 新鲜冷冻血浆冷冻血浆冷沉淀 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出血倾向 血友病A 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及vonWille brand病 157 血浆蛋白成分 白蛋白 5 20 25 免疫球蛋白浓缩凝血因子 补充血浆蛋白扩容 脱水 预防传染病治疗感染 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促进伤口愈合 158 血浆代用品 159 0 8L 0 2L 组织间隙 血浆 晶体液1L 输注晶体液后的液体分布 160 液体的选择 晶体液 分布容积明显大于胶体液达终点指标用量大引起明显的血液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更明显水肿难以维持稳定的容量扩张 161 人工合成的胶体 快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组织灌注足够的血管内停留时间对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体内容易代谢和排出无过敏反应和组织毒性右旋糖酐 明胶和羟乙基淀粉不同制剂均按照上述要求选用 162 1 右旋糖酐 6 右旋糖酐 平均分子量75000 维持作用6 12小时 常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输血准备阶段以代替血浆 由于该制品有覆盖血小板和血管壁而引起出血的倾向 本身又不含凝血因子 24小时用量不应超过1500ml 163 Hemohes 10 Fa B Braun HES200 0 5 羟乙基淀粉平均分子量200000分子取代级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