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 题29、数 星 星 的 孩 子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2、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 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 ,“数数”读shsh 。二、读通全文。 1.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 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 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新课标 第一 网 3. 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三、学习生字。 1. 引导自学。自学前4 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 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 教写生字。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 )图上画的谁和谁? (2 )他们正在干什么? (3 )是什么时间? (4 )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 轻声自读。 思考: (1 )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 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 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 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 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范读。 (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 (4)指名读。五、课堂练习。 1. 用卡片指读4 个生字、4 个词语。 2. 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 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 3. 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 (1 )“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 (2 )“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3 )“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4 )“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 (5 )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 讨论。 (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3. 朗读训练。 (1 )轻声自练。 (2 )指名读。 (3 )分角色练读。 (4 )分角色指名朗读。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轻声练读。 2. 学习生字。自学后8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强调“之”是3 画,强调“睡”的笔顺。 3.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1 )“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 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4. 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 提问: (1 )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 (2 )“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 5. 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轻声自读。 思考: (1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2 )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 (3 )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果然) 2. 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3. 完成课后作业第3 题(2 ),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 4. 朗读指导。(1 )范读。(2 )人人练读。(3 )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五、课堂练习。 1. 抄写8 个生字。 2. 抄写第五自然段。 课 题30.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教具准备1.教师:小黑板,生词卡片。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3.课前学生在家用镜子做聚光实验。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板书:爱迪生)谁有办法记住“迪”这个生字。2.谁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爱迪生的资料。3.师总结: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过渡语: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书:救妈妈)4.齐读课题。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妈妈有没有得救?)过渡语:让我们以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解决这些问题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自读课文,听清老师要求:(1)字音要读准,不读破句子,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2.生自由读文,识记生字。3.检查生字词语以及读书的情况:(1)字:小黑板出示带拼音小黑板。(齐读,指名读)(2)词:出示词语卡片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 1同桌互读 2开火车检查 3教师点拨指导 明晃晃 亮堂 一溜烟似的读音 了解 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的危害)(3)句:1小黑板出示: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2指名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师生共同正音。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2.课文讲了谁的故事?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过渡语:大家表现真棒,下面我们来解决大家 的第一个问题。(一)学习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 2.生自读后回答:因为妈妈生病了,或者是因为妈妈得了阑尾炎。 3.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知道的。生答:(1)妈妈病得很严重,我是从“直打滚中知道的” (2) 妈妈得的是阑尾炎,要马上动手术。我是从“原来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马上动手术。”中知道的。 (3) 妈妈不能等到去医院做手术。我是从“爸爸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时,医生终于来了,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等词句中知道的。(二)学习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过渡语:妈妈的病情是多么的严重呀!大家都盼着医生快点动手术呢,可是,在这个时候,医生遇到了什么难题呢?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24自然段。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余生边听边思考:(1)医生遇到的难题是什么?(2)是谁想出来的办法解决的难题,想出了什么办法?2.小组讨论后汇报。师相机板书(板书:镜子聚光亮堂)3.多么聪明的爱迪生呀,可是爱迪生这样做,一开始,爸爸理解吗?找出有关句子读读。(爸爸一看,又气又急,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过渡语:就是啊,妈妈生命危在旦夕,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 读出严厉的语气。(1)指名读。(2)评议。(评议标准:读得正确吗?有没有,添字漏字现象;读音是否响亮,语速和节奏怎样;有没有读出爸爸的严厉语气。)(3)根据评议结果,自己练习读一读这句话。4.师:面对这样又气又急的爸爸爱迪生怎么说的?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过渡语:是呀,他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屋子亮堂了。让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第四自然段,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吧!5.朗读感悟:(1)小组内 分角色朗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情。(2)指名展示。(3)评评,议议。(4)根据评议结果,自由练习朗读。过渡语:大家的表演的真投入,把爸爸的愤怒,爱迪生的委屈,还有最后大家的惊喜都表现了出来。6.学到这里,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呢?生:爱迪生你真聪明。 爱迪生你太棒了。(三)学习爱迪生的妈妈得救了吗过渡语:不光你们在夸奖爱迪生聪明,医生也在夸奖爱迪生聪明呢!你能从文中找到吗?1.自读后,回答。2.你从这个段落中,除了知道爱迪生很聪明之外,还知道了什么?生:爱迪生的妈妈得救了。3.是啊,爱迪生的妈妈得救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想出办法救妈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生答:爱迪生很聪明。4.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聪明吗?请大家读一读第1自然段。5.生答后师总结:他不但爱动脑筋,还爱动手做做看,老师希望每个同学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动脑,勤动手,争做小小爱迪生。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提示:可以用下面的句式:爱迪生七岁的时候,妈妈 _ ,爱迪生 _ 救了妈妈的命。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小黑板出示:下面的一段话有一天早晨,我正在睡懒觉,爸爸斥责道:“你赶快起床去叫医生,让医生看看你哥哥是怎么了。”我一溜烟冲出家门找来了医生,经过医生的检查,我哥哥得了急性阑尾炎,爸爸、妈妈急忙送哥哥去医院治疗。过了一星期哥哥的病好了。我们又能在一起玩了。(1)学生自己试读。(2)教师指名读。(3)同桌互读。二、学习我会写中生字指导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重点指导、范写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三、布置作业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抄写在读书笔记中。课 题31、恐龙的灭绝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教学难点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 师: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2、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对3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 (2)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如“类”:“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 二、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2)突然流行传染病 (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三、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了解到的知识。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条件不允许的班级,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这方面的科普书籍,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 五、资料袋 一、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 1、恐龙放出的屁造成恐龙的灭绝。恐龙种类众多、体形庞大,每天不断放屁,污染空气,最后使自己灭绝。 2、恐龙食用的植物有毒。庞大的恐龙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终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时间,可能下过酸雨,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发,使地球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恐龙的灭绝。 二、恐龙能复活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我们知道,有些生物,它们在生活过程中落入了松树一类植物所分泌的树脂中,这些树脂包裹着它们经历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变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产生了脱水,而树脂具有很强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A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龙的遗传密码,然后一步步获得整个恐龙的全部遗传基因,从而为克隆出一个恐龙打下基础。这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的蓝图。课 题 32、阿德的梦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3有科学幻想意识。教学重点知道课文的大意教学难点产生科学幻想的意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引梦,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梦境)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朋友,他叫阿德,和他打声招呼吧。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与你们的梦可大不一样!出示课题:阿德的梦(齐读课题) 2、读了课文的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过渡:是啊,阿德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他做的梦和我们小朋友的梦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阿德的梦境,和阿德一起分享梦中的幸福与快乐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