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分析2014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命题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兰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试题体现了“重视基础知识测试、突出能力考查、关注学科素养”的命题思想,试题保持“题型稳定、考查内容全面、考查方式创新”的特点,试题较2103年难度略有增大,但很好的体现试题的检测功能和甄选功能,为初三教学的诊断评价和教学指导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也为高中的选拔提供了很好的选拔依据。下面就试题的结构特点、答题状况、命题建议、教学建议谈点个人的认识,供与同仁商榷。一、试题的特征分析1.试题命制“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有利于教学把握中考复习备考的方向表1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题型分布统计题型选择填空简答实验计算题量25小题4小题3小题2小题2小题分值38分18分15分19分10分分值百分比38%18%15%19%10%通过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试题题型的设计及所占的比例与前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相比较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突出了试题命制的稳定性、连续性的特点,题量适中,基本能确保考顺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答题,试题的稳定、连续性的特点也有利于一线教师通过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指导学生有效复习备考,减少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2考点紧扣课程标准、分布全面合理,涵盖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2014中考化学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和19个二级主题,试题知识考查点的分布主要体现在:表2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题型分布统计知识结构题 号分值比例(%)科学探究6、7、16、21、22、23、32、33、3437分37%身边的化学物质3、5、12、13、15、17、18、20、28、29、3128分28%物质构成的奥秘9、11、14、19、24、26、3516分16%物质的化学变化1、25、3610分10%化学与社会发展2、4、8、10、13、30、9分9%试题重点考查了涵盖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知识考点,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与灭火、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用语、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制取、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与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基本一致,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有利于指导初中化学的教学,有利于体现考试的公平性。3.试题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学习能力测量,突出化学学科特色试题在考查载体的选择上突出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好多试题的选择来自于教材中基本知识、课后的练习、实验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还有对教材知识的横向总结,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图表、装置、定律等进行的精加工。设问角度主要以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为主,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但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形式多样,主要有图表、实验装置示意图、曲线图、物质转化关系图等,这对学生阅读接纳信息、吸收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第24小题、31小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第25小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4小题(6)设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试题强调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方法。例如第6小题、22小题、23小题、第33、第34小题突出考查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知识,第32小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了学生实验知识技能和科学探究思想,也突出体现了化学学科特色、实验教学的功能,为强化实验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试题的设计突出体现化学在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环境中的作用,体现学科主流价值,落实学习有用化学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要从分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环境中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014年化学中考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如第2小题以空气质量日报为依托考查了对空气资源的保护,第10小题考查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7小题钢铁腐蚀与生锈条件的探究,第19小题以兰州特产百合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组成及定量分析计算等,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思想,也为化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很到的教学导向。 二、试题数据分析及成绩统计分布客观题分数分段统计分析表3 客观试题答题状况分段统计分数段人数平均分百分比累计人数累计平均分累计百分比0,011300.00511300.005(0,5333.970.0011460.90.006(5,105148.750.0226607.010.028(10,15181213.340.077247211.650.104(15,20279018.120.118526215.080.222(20,25358623.130.151884818.340.373(25,30509628.140.2151394421.920.588(30,35688532.970.2912082925.570.879(35,38286836.710.1212369726.921 主观题分数段统计分析 表4 主观答题状况分段统计分数段人数平均分百分比累计人数累计平均分累计百分比0,019700.00819700.008(0,52153.480.0094121.820.017(5,106898.370.02911015.920.047(10,15119513.060.0522969.640.097(15,20133317.990.056362912.710.153(20,25126823.030.054489715.380.207(25,30131027.980.055620718.040.262(30,35138333.050.058759020.770.32(35,40174338.070.0749333240.394(40,45218343.130.0921151627.630.486(45,50310348.160.1311461931.990.617(50,55435453.110.1841897336.830.801(55,60407657.860.1722304940.550.973(60,6264861.290.0272369741.121 总分分段统计分析表5 学生整体答题状况成绩分布分数段人数平均分百分比累计人数累计平均分累计百分比0,011100.00511100.005(0,5114.090.0011220.370.005(5,10688.380.0031903.240.008(10,1515213.450.0063427.780.014(15,2033418.460.01467613.060.029(20,2563223.110.027130817.920.055(25,3084928.060.036215721.910.091(30,3586832.970.037302525.080.128(35,4092038.040.039394528.110.167(40,4592543.010.039487030.940.206(45,50893480.038576333.580.243(50,55103852.980.044680136.540.287(55,60105258.10.044785339.430.331(60,65117163.090.049902442.50.381(65,70141368.040.061043745.960.44(70,75169573.130.0721213249.750.512(75,80209478.10.0881422653.930.6(80,85255883.070.1081678458.370.708(85,90300587.990.1271978962.870.835(90,95272292.890.1152251166.50.95(95,100118697.320.052369768.041表6 学生成绩分段统计表分 数 段0404060608080100人 数3945390863739471所占百分比16.7%16.4%26.9%40.0% 通过上述图表分析可以看出:(1)客观试题满分38分,得分25分以上的有12608人,约占50%,得分30分以上的约占9740人,约占46%,高分段人数较多,平均分26.92分,平均难度系数约为0.708。说明试题考查很基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到位。(2)主观题11小题,满分62分,35分以上人数为16107,约占68%,50分以上的8988人,约占37.9%,平均分41.12分,平均难度系数0.673。纵观整体情况:试题难度不大,高分段学生人数密集,区分度不大,学生分数出现了偏正太分布,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分和选拔,使试题的信度有所降低。试题平均分较2013年有所降低,具体比较见下表: 表7 2013年、2014年考生“三率情况”对比统计科目平均分优良率(80%)合格率(60%)过差率(30%)最高分2013201420132014201320142013201420132014化学73.7968.3152.2242.1475.2468.075.627.98100100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答题状况分析1.选择题阅卷中发现,选择题整体通过率较高但第22小题、23小题、24小题、25小题。 表8 选择题学生答题失误分析题号考查内容答案学生答题失误分析备考策略22物质的鉴别A应不熟悉CaO、NH4NO3溶于水时会吸热、放热而误选B;选C是因为知道尿素与硫酸铵是氮肥,而不了解尿素不是铵态氮肥,故可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练了解各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反应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提炼有效结题方法,如物质酸碱性不同时,可选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鉴别,如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的鉴别;待鉴别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和溶解热效应时,可选用加水的方法检验,如NaOH、NH4NO3、 NaCl的鉴别;若物质中含有特殊离子时,一般选用特殊离子的离子对(不能共存的离子)进行鉴别;对于可燃性气体一般采用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鉴别等。23物质的除杂A应不熟悉碱石灰成分(初中不做要求)、不知道NaOH与CaO均可以与SO2反应误选B;应不了解盐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性质而误选C;应没有考虑除杂后会引入新杂质Ba(OH)2而误选D。分离提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此类试题题目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教学中教师注重方法提炼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中考复习时要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加深理解和加强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复习时要以教科书为根本,落实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新要求,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网络;以C、O、Fe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网络;以质量守恒为中心形成化学计算网络;以药品、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24实验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C应没有记住CaCO3受热分解的产物及不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物质质量的变化而误选A;应不知道反应先后顺序而误选B;数形结合类选择题通常将某一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的形式表示。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为依托,努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及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25质量守恒定律D应不能根据物质在反应中质量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不能正确判断反应类型,误选A;应未能深刻理解催化剂的特点,认为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而误选B。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过渡,即由定性转向定量。可以说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在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找准联结点,为新知识的获得提供“支架”,实现学生对知识自我构建、自我生成过程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概念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非选择题题号分值平均分考查内容失误分析备考策略2642.78化学用语没有正确对元素符号进行识记,误将F写出Fe;化合价与离子符号记忆不清,错标数值、位置、正负号等,如Fe2+写成Fe2-、Fe+2帮助学生握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及化合价的书写方法或表示方法;明确符号中数字的意义,如符号下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荷种类,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会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其中数字、弧线等的含义,并会根据示意图判断元素类别及化学性质。2742.33常见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记忆不清,张冠李戴;化学式书写不够规范,如将CH4写出CH4等重视物质用途教学,避免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教材对各种物质的用途通常通过图片等给学生展示出来,如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氮气用于超导实验、化工原料、食品充氮防腐等。教师要利用这些图片,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升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探索精神。2843.41水的净化与水资源保护将pH写为PH;将“煮沸”答为“加热”将测定酸碱性的方法与测定酸碱度的方法混为一谈;对易混淆的概念如“酸碱度”、“酸碱性”从概念、测定方法等角度对比、区分。学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时要努力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了自来水厂净水设备与水净化常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了“水污染程度、来源及防治措施”的自主课题研究、开放学校实验室进行对含较多泥沙黄河水的过滤操作、进行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家庭趣味小试验等。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拓展,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学生学会了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2964.1物质的推断不能结合物质性质及特征正确推出题目所给物质的名称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更是无从谈起;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将Cu写成Ca;答题不仔细,将CuO与Cu的位置写颠倒;方程式书写时不标沉淀符号等。物质推断题要依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联系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化学计算等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某种物质的名称或在给定的范围内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此类试题综合性、涉及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总结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辅以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与提高。 3032.34化学与材料将羊毛、棉花误认为是有机合成材料;审题不认真,不用“对应字母填空”重视化学与生活内容教学,避免对该部分知识只做钩钩画画、简单记忆处理。通过本单元内容学习要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有效落实。3143.3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没有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误将温度答成了溶解度的数值;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答成了“升温”等教学中要以KNO3、NaCl、Ca(OH)2为代表熟练掌握三类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确溶解度曲线图中一些特殊点的含义,如交点、曲线中、曲线上方、下方的点,特别要帮助学生领悟根据点的平移选择升温还是降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结晶的方法等。3283.77科学探究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基础不扎实,酸碱盐相互反应及转化规律不熟悉,故而无法进行正确的猜想与假设、不会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入手,分析物质共存与否等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验探究是学习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所以实验探究题是中考化学必考题型,该题型主要以物质的性质为依托针对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考查,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共有六大项:一是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二是对已经提出的猜想设计实验来证明(或者否定);三是实验里面的现象;四是从现象能得到的结论;五是对此你能有什么启示;六是化学规范用语。教学中教师要发现与挖掘教材中每一个实验中蕴含的潜在教育价值,分阶段、逐层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中处理好四个问题:一是选准探究的点;二是设计好探究的问题与过程;三是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注意扑捉、挖掘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素材,将其转化为问题进行探究;四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抓好知识、技能的落实。3343.11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量筒量程选择错误;不会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入手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之间的相互运算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涉及了固体药品的称量、一定量液体药品的量取、物质的溶解等基本实验操作。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仪器的规范使用、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粗盐的提纯、溶液的配制等内容,虽分值不大,命题却形式多样,于常规中见新颖。教学中要从仪器的使用范围、规范使用、性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及处理等角度加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34159.53常见气体的制取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化学式学习错误;审题不清,导致作答不完整,如“只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一问中忽略“只”字;将MnO2的质量分数误看成质量作答,受定势思维的影响物认为MnO2是KMnO4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等。气体制取、检验、性质及仪器的连接于一体的综合实验题,重点考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此类题知识容量大、灵活性强、思维强度高,是历年中考考生失分较为严重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战略眼光,理解、把握教材O2、CO2、H2三大气体制取编写顺序深刻用意,即教材第二单元从反应原理的讨论,制取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气体的收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O2的制取方法,然后设计了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O2的制取方法,对气体的制取方面知识与技能来说可以说是“授人以鱼”。CO2是的制取研究是让学生在学会制取O2的基础上,自主探究CO2的制取方法,在课题中,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来归纳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这是“授人以渔”的重要思想的体现。而第七单元中拓展性课题H2的制取则是气体制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升华。3542.95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误将相对原子质量当成真实质量,作答时加单位“g”;审题不认真,没有按题目中精确度要求处理数据;加强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教学,将物质的真实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作深入对比;化学式计算教学要与具体生活实际联系,将枯燥的计算拟人化、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一定量的习题物质的训练帮助学生熟悉真实质量、质量分数、元素质量之间的相互运算关系。3663.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解题过程不完整;将混合物质量带入方程式进行计算等教会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析题,弄清“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探寻解题的突破口,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如标签、表格、图像等),提取有效数据用于解题;通过练习训练规范解题格式,清晰的解题步骤,简洁的解题过程;从质量定律实质的角度强调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等。(二)教学建议1.复习要紧扣课程标准教师在利用课标进行复习时,合理整合三维目标 ,防止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主动地学习。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合理整合 ,进一步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在进行知识梳理时 ,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而且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有机融人 ,使过程与方法更加明确和具体 ,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渗透 ,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及其化学学习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如化学实验的复习 ,应以具体实验为载体 ,既要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 ,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感悟 既注重学生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以及表述实验结论等能力的培养 ,又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升华。同时,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虽是初中化学教学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 ,然而却是中考化学不应逾越的最高要求。平时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甚至提高目标层次 ,拔高教学要求 ,但在中考复习时 ,应注意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 ,要防止因对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生 ,应引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 ,用在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感悟上。尤其要注意的是 ,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中,对目标要求的层次是采用一系列行为动词来表述的 ,在表述目标要求的层次时,不仅不同的行为动词所表述的层次水平不同 ,而且相同的行为动词在指向不同的课程内容时 ,所表述的层次水平也有差异。中考复习时 ,必须重视对表述目标层次的行为动词的研究。要重新研读课程标准 ,认真分析和比较表述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 ,力求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各行为动词所蕴含的意义 ,防止用老经验、老套路来组织复习内容和实施训练。切实做到在复习中做到不越位,防止不到位,引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地应用上。如课程标准对“化合价 ”的目标要求为“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因此 ,对化合价的复习 ,就不能像以往中考复习那样 ,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化合价定义的理解 、记忆以及对化合物中化合价规定的分析判断上 ,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的技能巩固上。2.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具体化、习题化,有机地融入实验探究内容,提高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复习时要充分发挥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教科书上的典型案例,如铁(铜)生锈条件、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在智慧交通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信用户行为画像与价值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乡村手工艺传承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媒体教学课件美术教案
- 护理教育干事应聘
- 激光手术后护理常规
- 护理查房目录
- 数与形课件作品简介
- 散打班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政采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2025年书法级考试题及答案
- 子宫癌肉瘤护理查房
-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振兴策略研究
- 夫妻离婚协议书(2025版)
- 消费券提振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物理(人教基础版)学生用-学生内文答案
- 硅橡胶取模护理操作流程
- 电力营销稽查培训课件
- 老年人视力与听力能力评估方法
- 港口码头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 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