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1.5分)1.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2.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农业经济衰退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B.C.D.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5.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B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D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6.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A.B.C.D.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B.学术文化的活跃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8.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9.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A.泉州B.广州C.南京D.上海10.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11.历史记载: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其子孙户籍得以附于行商之省份参加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是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暂时让步对传统的政治理念、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冲击表明当时社会的进步说明政府终于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A.B.C.D.12.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A. 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13.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14.“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16.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17.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A.丝绸B.香料C.玉米D.茶叶18.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因素B.政治体制C.市场因素D.国际因素19.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0.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21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22.右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右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B.C.D.2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7501800186018801900欧洲231280536620630中国32833319712562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ABCD24.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2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D26.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C.赞赏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27.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D.赫鲁晓夫改革28.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B.C.D.29. 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B.推行社会保障C.进行社会救济D.协调劳资关系30.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31.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谚语一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谚语二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3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2分)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4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材料三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材料四(4)材料四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试分析其初步发展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导致该现象出现原因又是什么?(6分)32.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岳麓版高中教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表4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时期迁出至他乡种田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201849年2929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2)试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材料三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1517世纪,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经过了两次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到总人口的75%。-南农促会网(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口的变化对其城市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2分)33.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6分)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三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4分)结合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分)(3)20世纪20和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说明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1-5)BBCAB (6-10 CDDBD (11-15) BCCBC (16-20) DCADB (21-25)CDAD B (26-30)CDACB31.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非常脆弱。(3分)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主流思想:儒家思想。(2分)(2)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任意2点即可,4分)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3)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分)(4)初步发展:列强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安全装置使用培训课件
- 安全高效培训要点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教育集团(九十七中等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不锈钢管材购销合同3篇
- 特色小吃加盟合同协议合同书方案2篇
- 海洋民俗课件模板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全驾驶培训模板课件
- 安全驾驶培训新闻课件
- 经济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劳动课种植教学方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磷酸哌嗪宝塔糖的毒理学研究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灵芝培训课件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