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月考分析报告(整理).doc_第1页
2次月考分析报告(整理).doc_第2页
2次月考分析报告(整理).doc_第3页
2次月考分析报告(整理).doc_第4页
2次月考分析报告(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三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分析报告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背景介绍一、命题指导思想2013年高三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是为了了解和诊断本校高三语文在2012年9月2012年10月的教学情况而设计的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综合测试,本次测试目的是为各班的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数据。本试题根据本届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按照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参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的结构,通过六大题24小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大能力。本试题尽量综合表达高中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反映语文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应用、审美、探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6月7日的高考中能顺利发挥应有的潜能,实现理想。二、考试内容分布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第一大题为语言基础知识运用,4小题共12分;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和鉴赏,7小题共35分;第三大题为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必考),4小题共16分;第四大题为文学类和实用类现代文阅读(选考),3小题共15分;第五大题为语言表达题,2小题共12分;第六大题为作文,1小题60分。下面是各题的考点、能力要求、分值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题 号考 点能力题型分 值比例要点说明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语音识记A选择题3128%语音、词语、病句和连贯是近年高考的常考点。2词语运用E选择题33病句辨析E选择题34语言连贯E选择题3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5实词理解B选择题33523%(1)人物传记是广东高考文言文主要选材之一。(2)元曲,是广东高考的盲点,值得考查。6虚词理解B选择题37信息筛选C选择题38内容归纳C选择题39断句翻译B非选择题1010古诗鉴赏D非选择题711名句名篇A非选择题6三、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2信息整合C选择题51611%宗白华写的艺术生活与同情,秉承广东近几年的考试类型。13观点分析C选择题314思路把握B非选择题415要点归纳C非选择题4四、现代文阅读选做题文学类阅读16内容分析C非选择题41510%木桦的文章,风格清新,见解独到,颇有特色,值得阅读。17形象赏析C非选择题518个性化阅读F非选择题6实用类阅读19内容概括C非选择题41510%新闻通讯是高考实用类轮考文体之一。20特色思考C非选择题521价值探究F非选择题6五、语言表达22填关联词E非选择题6128%语言得体、准确及连贯,是必考点。23表文转换E非选择题6六、作文24写作E非选择题606040%新材料作文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的考查形式。合计:150100%学生必做题的考查内容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共18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90。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文本阅读中的3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全卷的选择题约20,非选择题约80。三、试卷特色 试卷整体结构、基本考点和能考查等方面,严格按照广东卷特点而设置。稳定,是近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的最大特点,严格按照广东卷特点而命题,是此次阶段考试的特色之一。全卷共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必考135分,选考15分;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24分,古诗文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作文60分。考试能力,严格考查广东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这样严格模仿广东高考的命题方式,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参加6月份的大考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部分 试卷分析一、数据统计1全卷考试质量指标科目样品数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差语文203815097.770.6515.38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成绩统计题型样品数满分平均分选择题20383224.14非选择题203811868.83全级前10名学生名单名次班别姓名考生属性成绩129詹陈兴理科125229李春漫理科124229张博贤理科12428董晓静理科124225余飞翠文科12466王思思理科123626潘星如文科123626李苗苗文科12392邓桃霞理科122932林月娃文科122二、几点结论1本次语文测试的难度(0.65)比考前预测的略小,比第一次阶段测试的难度(0.60)略小。最好的班级平均分是109,最差的班级平均分71,二者相差38分;可见本份试卷的区分度很好,完成了为各班的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参考数据的任务。2本次作文平均分是38.84,比第一次测试略低,可见新材料作文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作文备考永远是语文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应该长抓不懈。三、试题分析客观题语文客观题满分值:32.0平均分:24.14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13.0D3.001.12203637.2437.2462.661.450.370.32选项人数比例%A703.43B1236.04C107752.85D75937.24多选70.34留空20.1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23.0B3.002.65203688.4788.4711.430.960.880.27选项人数比例%A663.24B180388.47C422.06D1185.79多选70.34留空20.1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33.0B3.001.50203650.1050.1049.801.500.500.32选项人数比例%A41520.36B102150.10C42120.66D1617.90多选180.88留空20.1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43.0C3.002.19203672.8772.8727.041.330.730.29选项人数比例%A1155.64B874.27C148572.87D33616.49多选130.64留空20.1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53.0A3.002.51203683.5183.5116.391.110.840.32选项人数比例%A170283.51B1336.53C753.68D1236.04多选30.15留空20.1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63.0C3.002.06203568.5568.5531.311.390.690.20选项人数比例%A26012.76B1125.50C139768.55D25912.71多选70.34留空30.15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73.0D3.002.73203490.9790.978.830.860.910.23选项人数比例%A1055.15B391.91C291.42D185490.97多选70.34留空40.20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83.0B3.002.49203182.9282.9216.731.130.830.33选项人数比例%A432.11B169082.92C713.48D21510.55多选120.59留空70.34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单选133.0C3.002.59201986.2186.2112.861.030.860.26选项人数比例%A773.78B1296.33C175786.21D432.11多选130.64留空190.93题号满分值答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多选125.0BD5.004.32202686.3680.374.071.430.860.26选项人数比例%A40.20AB140.69ABC10.05ABCD20.10ABD20.10AC361.77ACD30.15AD401.96AE90.44B100.49BC512.50BD163880.37BDE20.10BE914.47C60.29CD160.79CE170.83D30.15DE803.93E10.05留空120.59主观题9.断句满分4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3.245分,得分较高。标准差0.85,难度0.81,说明答题不太难。易错的地方是“星斗”、“天上”、“大者”、“似可摘”之后。10. 命题立意(1)考查练字 (2)考查感情试题分析 这支曲子题为村居,首句即用“茅舍”领起,点出环境,用“宽如钓舟”写明住宅的简陋。第二句用一“闲”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的乐趣。三句“江青白发明”,进一层写出村居的时日已经不短,着意写出久在村居之乐趣。四句用寒霜的早至,来衬出得以早赏秋菊的乐趣。第五句化用“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诗意,显出了村居无拘无束之乐趣。第六句抓住“江糯吹香”这具有特征性的农作物,用“满穗秋”三字写出田野的丰收在望,并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这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借“江糯”系酿酒的最好原料,来暗写村居往来者的开诚相见之情怀,同时为下句铺垫。结句,进而写出村居生活中人们情谊的深厚,使这支曲子富于感染力。答题情况 本题7分,平均分3.06,仅比上次高了0.02分,但是本首诗歌难度并不大,只是考生没有抓住关键点,曲解诗意,另外答题不规范,应引起重视。【存在问题】第一,没有读懂诗歌。绝大多数学生把“宽”字理解成“宽阔”的意思,实际上刚好意思相反,像舟那样宽,实际上是想说明茅舍小。第二,答题不规范。第一小题考查的是练字,很多同学只是解释该字的含义,并没有答感情或效果;第二小题考查感情,考生只是用几个字概括出来,例如“光阴流逝的伤感之情,但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应该简要分析。答题不规范,丢分很严重。第三,根本不审题,随便堆砌诗歌鉴赏的一些术语。有一些学生将诗歌用的词语如“不被重用”“壮志未酬”“思念家乡”等术语往题目上扯。总之,考生应明白,诗人伤感不一定是因为壮志难酬、思乡,有时送别、惜春、时光流逝、怀古也会表现出伤感之情,所以应该多总结。这首诗只要抓住“白发”“开樽”就可以推测出感情。【复习建议】 复习时重点教学生怎样读懂诗歌?依据是什么?抓住题目、注解、意象、关键字或句,归纳常考诗歌类型,强化训练;注意强化答题模式,以免丢分。11. 默写试题分析: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试题分析 试题内容按照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所列出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设题,兼顾初高中课内必背的两诗两文。第(4)题所考的句子,不同版本的教材,标点不同,略有争议。本题在题干上沿袭了2012年高考的形式,明确标示出“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评分是每题2分,其中一横线1分,凡错、漏、多的,该题不得分。难度中等。答题情况 考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句中“号”“从”字出错很多,写成“嚎”跟“丛”;“悲”有些错写成“飞”。(2)句中“鳝”字出错最多,写成“蟮”字;还有些把“躁”字错写成“燥”字;也有少部分同学把“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分成两句写。(3)句中“错”字出错较多,写成了“措”字。(4)句中少部分同学把这两句写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把握文章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及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试题分析】要答对此题,要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总分总的结构关系;找准答题区域,抓住段的中心句来理解、概括。答题区域主要在第、段,笫段总述同情与艺术生活的关系:“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第段分述“同情是艺术感觉的起源”,中心句是“艺术的起源,就是自然里去”;第段分述“同情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中心句在本段开头:“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发展与巩固”。【答题情况】本题4分,平均分2.08分,难度系数0.52,略难。学生答题主要存在问题:第一、没有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理不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关系,因而读不懂文章,找不准答题区城,把握不准答案要点。第二、不能正确理解“艺术生活”、“同情”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因而对文章的内容似懂非懂,无法清晰理解“同情与艺术生活的关系”,自然也答不准、答不全。第三、答案不规范,表达不简洁。1、仍然不会转述,胡乱照抄原文,如很多同学照抄第段整整一段。2 、不懂先概括观点(两者的关系),然后再阐述,只照抄第、段的中心句了事,这使考生的答案不能明确地体现同情与艺术生活的关系。15.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要答好此题可以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和作者评述的蚊子入手,这些往往位于段首,也可从作者运用的材料(事例)入手。 根据题目要求“从艺术的目的的角度”,可以找到答题区域在第段,作者的观点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和巩固”,后面还举了“一段人生,一幅自然”的例子。 找到答题区域以后,先找到作者的观点,再分析黄河大合唱的事例即可。答题情况 本题4分,平均分1.931,难度系数0.48. 学生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认真审题。 许多同学都没有注意“从艺术的目的的角度”这个要求,从全文来寻找作者的观点,如“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同情是维系实惠最重要的工具”等。 第二,没有就所给材料做简要分析。1.直接把黄河大合唱带入到作者的观点里,或者照搬其他事例里的句子。2.直接照搬题目里的句子,没有作任何修改,没有自己的分析。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环境的特点、作用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试题分析)环境的特点,即是整个氛围的特点。文章开头就讲集贸市场是“相当繁华”的,而且人流是“熙来攘往”,下文接着又提道:“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因而答案不难找出。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的前面,其作用一般都比较固定,如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等。本题只要在固有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形象分析即可,(答题情况)1、不会筛选关键词语,对环境的特点把握不到位,误以为是“冷清庄严”的。 2、 对环境作用的相关术语不掌握,乱答一通。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赏析把握能力,要深入领会所隐含的信息。能力层级D。(试题分析)小说是情节往往让人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这过程中瘦老头的剃刀及剃头动作应是重点,从“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可见刀的锋利,而蓝翎爷给刮得舒服又睡意“可看出已经放松警惕,在最后的程序”又找了刀”才是杀死的关键,最后小卒的问话无人应答都可以看出蓝翎爷已死。(答题情况)部分考生只是直接照抄文本内容而不会简洁概括。18、【参考答案】 (1)形体上:蓝翎爷体肥身重,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2)身份地位上:蓝翎爷前呼后拥,剃刀侠势单力薄(3)处世态度上: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剃刀侠淡泊名利,处变不惊,自甘寂寞。(每点2分,如有其它合理概括酌情给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是D级。【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指向非常清楚,要求考生通过对比去鉴赏把握作品中蓝翎爷和剃刀侠这两个人物形象。故答题时可以从故事情节、和分析刻画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侧面烘托)入手,继而归纳整合即可。【答题情况】本题6分,得分情况不理想。学生答题存在问题以下:1、 学生审题不清,答案里不能体现出对比,如有学生这样作答:蓝翎爷:横行霸道,不讲理,在热闹的集市上骑着马直冲人群,不顾及别人的性命安全,还有自己的体肥身重把别人的木椅压散了,不但不赔偿,还把别人打得出血,实在可恶。而剃刀侠充当了一个惩强除恶的英雄,面对蓝翎爷的霸道,他冷静地对待,并且以自己高超的剃刀技术将那恶人除掉,为民除害。2、不概括或不加以理解,直接从文中抄写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如“蓝翎爷: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 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剃刀侠: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必恭必敬”等。3、有些学生的答案不符合“形象”这一题意。如“蓝翎爷被杀,剃刀侠逃得无影无踪”等。1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C。(试题分析)谋篇布局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作答即可。(答题情况)仅从结构或内容一个方面来作答,答案不全面。2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D。(试题分析)对刁娜的美主要是围绕她的救人事迹及救人后的表现来体现,舍己救人、富有爱心、乐于助人都比较容易找到。学生要从片段中挖掘人物形象并进行准确概括。(答题情况)本题侧重要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比较传统常规,所以答题情况总体比较良好。主要问题是考生只是对形象进行概括,而缺少结合文本的分析。21题:【参考答案】(1)当今社会摔倒的老人不敢扶、轧伤的孩子无人救等现象时有发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善行变得迟疑不决。(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冷眼旁观,应像刁娜那样自觉地伸出援助之手,让助人为乐蔚然成风。(3)当面对事故灾难时,我们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救助、共同面对,而不是互相指责,互相埋怨。【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了“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试题分析】本题开放性很强,言之有理即可。但答题时需注意题干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和文本。故答此题时既要答出当今社会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现象,又要答出文本内容对其产生的影响,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答题情况】本题6分,得分比较理想,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联系当今社会的现象,“如黄山门事件”、“彭宇案”、“小悦悦事件”在考生试卷中时有出现。2、答题时紧扣文本谈其对社会的影响、意义。3、极少学生能够答到“当面对事故灾难时,我们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救助、共同面对,而不是互相指责,互相埋怨”这一点,缺乏全局观。22题 本题为语言表达题中的第一小题,分值6分,这一题与阅读结合,考查关联词的准确运用。参考答案1.因为所以;2.无论都.;3.虽然但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准确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准确运用关联词。要答好本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读懂文本里句与句之间的意思;其次,对给出的关联词进行对比做最佳的选择。答题情况本题6分,平均分4.0335分,难度0.67;标准差1.47。得分情况一般,全级有八人留空。第三组关联词填得最好,多数同学都对,第二组关联词有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填得是“一就”。第一组关联词有个别粗心的同学填上的是前后不对应的一组。如:“因为而且”。关键问题是同学们没有对给出的关联词进行比较而选择。23、参考答案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体。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能力等级为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简明、连贯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本题由两部分组成,表格与文段。要求考生在作答前先要审清题干,读懂表头文字,理清表格各部分的关系及区别,特别是要对里面出现的数字作一番比较、甄别、归类,然后准确理解文段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再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把文段补充完整。答题情况本题6分,平均分4.08分,难度0.68,零分率3.88%。较好一面:绝大多数考生能够看清图表,并把握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用较为准确、简明、生动的语言把答案写下来。不足点:1、个别考生不注意所写答案和前后句之间的联系,也没有注意到句式特点,导致所写答案与前后文不连贯,文意不通顺。如第个句子,有些考生这样写道,“而且巴西、印度等新兴体也远远落后于我们”,这就与前后文“不但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在衔接上不一致,从而不能使语句气脉通贯。2、不注意关联词的运用,尤其是第一个句子,前面是“不但”,这就要求考生所写句子必须包含一些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而且”、“还”、“更是”等。但有些考生却不注意这一点,所写句子要么缺少关联词,要么关联词运用不准确,如第个句子,有的考生这样写道,“然而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从前后句意看,这两个句子应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3、有的考生直接采用具体数字作答,如第个句子,“并且增长率高达9.6%”,第个句子,“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0%”,这明显就没有审清题干的要求。4、语句重复赘余。如第个句子,有的考生这样写道,“我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比例,不仅远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这其中的“我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比例”就明显与前面“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重复。24. 作文分析(许兴可)第六大题为写作,1小题共60分。考试大纲把它列为E级。本次测试的作文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价值判断、精神追求的能力;本次作文为新材料作文,紧承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一段材料中立意写作,本作文审题难度教大,要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创新的文章不易。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试题分析本次作文为新材料作文,紧承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一段材料中立意写作,本次作文的立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较为准确:从杯子装什么人们就认为是什么可立意为“做回真正的自己”;第二,从当你心中载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了可正面立意为“我们应给自己装进什么”,即我们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三,从反面立意为“自己不该装进什么”,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学生审题写作的角度上看,基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阐述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如何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也要部分同学从反面立意,写成不要被权力,财富、成见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或心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然而,本次作文反映出学生的整体作文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素材的积累很贫乏,对论据的使用还很粗糙。具体表现为作文中心不够突出,结构松散,东拉西扯,过渡不够自然;语言运用毛病较多,错别字现象较严重,有些同学用方言写作;素材积累较少,例子老旧,用例不灵活,生搬硬套,记忆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更为甚者照抄考试的阅读文段或者作文材料,不懂引述使用;论据使用大多是材料罗列,叙多议少,缺乏剪裁,使用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做论据,论证无力;有些同学审题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看到材料中的权势、成见、财富就单写权势、成见、财富,缺乏审题的整体观,草率成文,写成寻找财富,寻找权势或权势的作用等,见一斑而失全豹;得一叶而不见泰山。或者编写成见故事,编写我有一只杯子的故事;或者跑题写成“创新”“坚持就是胜利”“环境决定人生”“不要模仿别人”等等。建议:后期作文还要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加强材料运用的指导;加强议论文写作的编写提纲训练;加强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答题情况分析本题60分,平均分38.84分,难度0.65。24. (黄文君)本次写作考察关键是能否准确立意,但全级约有18%的同学离题。离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全面把握材料,断章取义。如果抓住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会有以下错误立意1、是谁颠覆了事实 2、真实的本身 3、做事要求真务实 4、浮现身后影(注重内在涵养) 5、分辨事物好与坏 6、看清楚 7、有些事不像看起来那样 8、伪装 9、不被眼前迷惑 10、看清事物的本质 11、别让乌云遮住太阳 12、不要让装饰蒙蔽了眼睛 13、除去假象 14、表面与本质 15、真实隐于外表 16、认清本质 17、辨清虚实 18、透过物质看本身 19、脱去外壳,找回本真 20、不要凭主观办事如果只抓住“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会有以下错误立意1、权势 2、坚持内心的诚信 3、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4、钱财乃身外之物 5、天使与恶魔 6、不愿选择财富 7、抛掉心中的功利 8、隐形的爱 9、活在当下 10、金钱观 11、最初的梦想 1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3、看不到的爱如果只抓住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会有以下错误立意1、我的精彩我作主 2、为理想而生 3、追求 4、超越自己 5、明确自己的身份 6、把握良知,认清自我 7、幸福自定义 8、保持个性 9、我本风雅 10、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11、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