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A. B. C. D.11.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1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13.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定居生活 建造房屋 饲养家畜 制造陶器 使用打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 A B C D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1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18.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1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尧 B.舜 C. 鲧 D.禹20.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21.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2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2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他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替代( )。 A.父子 B.母女 C.叔侄 D.有才有德的人2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25.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第二单元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 B C D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1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6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 以德教民 以礼治国 有教无类 当仁不让 A B C D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9下列是描述公元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24东周的建立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25西周的都城在(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第三单元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A夏 B唐 C周 D秦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 A秦孝公 B秦始皇 C秦穆公 D秦惠文王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右图样式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 B乾隆帝 C唐太宗 D汉武帝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吴广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A灭六国,统一中国 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 D秦末农民战争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11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第四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曹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东汉末年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势力最强 B官渡之战之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C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D是建安诗人,代表作有观沧海等 2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有 A匈奴、鲜卑、揭、氏、羌B匈奴、山戎、氏、羌、犬戎 C匈奴、鲜卑、山戎、氏、羌D匈奴、犬戎、揭、氏、羌 3东晋时,主张坚决抵抗前秦进攻的是 A王猛B谢安C谢玄D苻坚 4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数值,和欧洲相比 A要早500多年B要早1000多年 C几乎同时 D已经晚了一个世纪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 6祖冲之以他的几十篇论文编写成的书是 A齐民要术B缀术C九章算术D周髀算经 7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 A地理学家B历史学家C农学家D医学家 8北朝后期统一北方,为隋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是 A北魏B北周C北齐D东魏二、填空题 1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_大败_的军队,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_年,曹操的儿子_称帝,国号_,定都_。第二年,_在成都称帝,国号_。公元_年,孙权称王,国号_,定都_。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公元_年,以_为首的南下贵族、大地主,同江南地主一起,拥戴皇族_建立政权,定都_,历史上叫做_。 3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的_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_,带去了先进的_、_生产技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了迅速开发,_、广东和_等地的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4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进程,促进了_。 5北魏的邮道元,根据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考证,参考古代地理书籍的记载,为汉魏时的地理专著_作注。这就是著名的_。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在政治上、经济上势力很大,与此有关的建筑和_也得到迅速发展。综合一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使用骨针缝衣 使用天然火 种植水稻 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 B C D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 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 A尧舜时禅让制 B夏朝的世袭制 C西周的分封制 D商朝的盘庚迁都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13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14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17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18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1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 D士人的解放20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2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韩非 B孔子 C孟子 D老子2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23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24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制度一共实施了多少年?( ) A、43年 B44年 C45年 D46年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铁器 A B C D综合一1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