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社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社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社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社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县镇中心学校教学设计学 科:语文年 级:七课题第四章(单元)节(课、框)第课时总第课时社戏主备人孙培培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4月11日审核人刘慧 郑标 陈修伟 夏娟娟 孙培培【学习目标】1、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从故事情节入手,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及小说的主题。 2、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3、通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教学资源分析】鲁迅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解在自己的笔端,他为我们勾勒的人美,景美,情美的江南农村正是作者心里的世外桃源。现在的“新新人类”更应该好好品味那里的“社戏”,解读孩子们心里的渴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描写难点:通过“社戏”来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预习要点】1、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归省 行辈 惮 絮叨 怠慢 漂渺 撺掇 凫水 潺潺 蕴藻 家眷 纠葛2、补充注释。(1)日里:白天。(2)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3)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4)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3、浏览下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4、背景介绍:(一)作者介绍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qin)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在上海迁移并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二)关于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三)、关于课文有关内容本文的删节部分,是写看社戏之前,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作些引申,似乎还可以认为: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本文体裁是小说,所以作品中的“我”,虽有作者童年生活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另外,小说里因为要用船,所以虚构了去赵庄五里水路的情节。事实上是,平桥村原名安桥头,赵庄则分外赵和里赵两个小村。位置在平桥村的东首并排着。有一年曾往里赵去看戏,沿着河的北岸走去,不过一里路就是,河道很窄,又是个不通行的水路,船根本用不着,大家只是站在稻地上看罢了。【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发放讲学稿。【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感知交流。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情节;(想想你最感兴趣的情节)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想想你最喜欢的人物)2.、再读课文,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3、思考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4、合作探究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平生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觉”吗?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二、 继续研读课文。1、课文关于月下出航、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的景物都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大家听听。2、说说下面几句话表现了平桥村怎样的民风。A.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B.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故乡中说道:“不是(管贼)。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C.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3、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其中表示转折的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转折对于表现“我”对那夜看到的戏的喜好有什么作用?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总结:景美、人美,情更美4、教师作品欣赏:我心爱的电影哪儿去了刘 慧七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生活贫困,文化娱乐少,因此每当有戏班、耍杂的、放电影的进村,大家便兴奋的有如过新年一般,满心欢喜,互相转告,能远传十多里。还未见黑,旧能看到人们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说着、笑着,拎着凳子扶老携幼,陆陆续地来到放映地点。而本村的村民也都早早的在最好的位置上放了凳子,占个座位。最快乐的要数孩子了。四五点钟便催母亲早早做好了饭,一吃完饭,便猴子一般“哧溜”一声不见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喊着,笑着手脚并用地爬到了树杈上、柴垛上,悠哉悠哉地唱起了家乡戏,或着吹出响亮地口哨,这边一出,那边便有人和了起来。几岁的我也不例外,早已爬到了树上,对即将上映的电影充满了期待。想象着片中的英雄肯定威武极了。但那时开始放影总要等到很晚。有于等待时间太久脚微微有点麻木,便决定下来小憩一下,跑到母亲身边的草席上躺了下来,不知不觉间睡着了。夜半时分,月已高悬,四周一片寂静,喧闹的人群已散去。我“呼”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我心爱的电影哪儿去了? 我哭着摇醒了一旁的母亲,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每当我想起儿时的电影,除了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