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普内科李达,糖友圈交流,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老王,58岁,2型糖尿病为什么在医院和在家的血糖控制情况有这么大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自我管理会帮助您: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费用,减少身体损害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是终身进展性疾病,仅靠医护人员在医院短期护理,不能实现血糖长期达标。,自我管理的内容,“管住嘴,迈开腿!”,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好处多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多运动可减轻体重、增加体力,并感觉朝气蓬勃坚持运动就会有所收获,运动为什么能降血糖?,让细胞对胰岛素更敏感,促进糖的利用防止肝脏产生过多糖肌肉更发达,更利于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脂肪,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运动能带来什么?,平稳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促进体重减轻,减少胰岛素或口服药需要量,运动能够让你精力更充沛心情更自信、愉快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病友,典型案例,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跑步机上猝死,不适当的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加重糖代谢紊乱,所以您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你适合运动吗?,年龄超过35岁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如果您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请让医生为您做系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或运动试验、眼底、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足部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运动适应症,妊娠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体重超重,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稳定期,有以下情况者暂不适合运动,合并各种急性感染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伴有严重糖尿病肾、足及眼底病变新近发生血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总原则,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准备1:物品及场地,准备2:运动的着装,表,毛巾,吸汗的棉制短裤,棉制袜,温暖的季节,寒冷的季节,温暖的上衣,手套,合脚软而轻的鞋,帽子,帽子,合脚软而轻的鞋,运动前监测一次血糖14.0mmol/L时不可运动5.6mmol/L时应加餐,运动前应先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准备3:血糖的控制,胰岛素使用者,运动前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避免肢体活动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易发生低血糖如果运动量较大,可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的剂量,也可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进食胰岛素泵使用者不宜做剧烈、较大幅度的运动,以免泵管脱出,较好的运动方式为散步,和做四肢关节的轻柔动作,准备4:胰岛素的使用注意,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运动类型,有氧运动指大肌肉群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连续性的运动,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使心肺活动增强。无氧运动指对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是突然产生爆发力的运动,无法促进心肺功能。,有氧运动,步 行,游 泳,走楼梯,骑 车,打 球,跳 舞,打太极拳,无氧运动,百米赛跑,举 重,铅 球,摔 跤,拔 河,可以根据您的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等选择不同的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较年轻、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强度中等的运动老年人或有心血管并发症等身体情况不良的患者可选择较低强度的运动,老年人的运动方式,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运动时机要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或早餐后运动。,推荐时机,不适当的运动时机,不要空腹做运动 不要在正午阳光暴晒时运动 不要在寒冷的早晨运动 不要在早晨浓雾还未散去时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 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每周运动频率: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几个月后,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分5天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运动时间的长短对正常人体内热能来源的影响,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简易计算法: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自身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不要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却不能唱歌。,以50岁的病友为例:运动时保持脉率为120次/分,而50岁的肥胖患者可适当加大运动强度,运动时保持脉率为130次/分为宜。,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以掌握运动强度如出现口渴,可少量喝些温水,不要大量喝凉水,以免增加心脏和胃肠道负担,注意身体的感受,出现以下情况要警觉,运动时如何预防低血糖?,避免单独进行运动推荐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以上运动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运动前及运动中适当加餐随时监测血糖运动前后最好监测血糖较大运动量后,进食量要适当增加,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的时机,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注意事项,有无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掌握运动强度和血糖变化的规律,如出现低血糖,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运动后监测一次血糖,检查双脚,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结束后饭量也需适当加大,如郊游、爬山等,若出现持续性疲劳、运动当日失眠、运动后持续性关节酸痛等不适,则表示运动量过大,注意运动后的感觉,并发症患者如何运动?,糖尿病肾病病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的运动: 轻微蛋白尿:可进行中低强度运动 中度蛋白尿: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当出现以下症状时禁止运动: 持续大量的蛋白尿 反复出现水肿 血压控制不良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轻度 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闭气活动。中度 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头部向下等用力活动。重度 有眼底出血的危险,需严格限制运动。建议仅做一些低强度 运动。如果进行激光治疗后,病情稳定了,才可以进行一 些中强度的运动。,运动时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做好眼部的防护:日光强烈或冬季雪地里, 应佩戴防护镜 选择适合的场地:地面平坦,光线充足, 建议在室内进行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剧烈震荡引起眼底新生 血管破裂和视网膜脱落,轻度供血不足: 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闭气的无氧活动偶有心绞痛或陈旧心梗: 可选择步行、做操、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频繁心绞痛或急性心梗: 应避免运动,运动时要带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急性期:避免活动亚急性期: 必要的床上局部活动和尽可能的做被动活动,且需要家属协助完成慢性恢复期: 针对需要加强(尤其是瘫痪部位)的功能进行训练,必要时用辅助器械,神经病变足(无知觉足):选择合适的鞋每次运动前要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鞋内有无破损运动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如果有,说明鞋不合适一旦发现有皮肤破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足畸形或足肿胀时尤其要注意,决不能赤足或穿凉鞋运动,以散步为宜,不宜选择较剧烈的运动,血管病变足:运动后如出现下肢疼痛,提示血管病变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足部有坏疽、急性溃疡合并感染、严重神经病变时,应卧床,不能行走有慢性溃疡但没有感染时,在使用特殊的鞋或鞋垫以保证溃疡处不受到压迫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 下肢和足的血液循环, 但要注意保护足,运动方式:运动量: 逐渐增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进行间歇运动场地: 特别注意场地的平整,预防跌倒,尽量在阳光充足的地点运动, 但不要选择在正午不适情况处理: 一旦出现骨痛、抽筋等症状,应立即休息,若无缓解则应及时就医,选择有氧耐力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等,不宜选择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适当进行肌力的训练,如哑铃 进行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机,约上三五好友,背上行囊,一起去享受春意盎然的大自然。,糖友出游都要做哪些特殊准备呢?,?,?,?,1,2,3,4,5,6,7,充足的降糖药物,血糖仪、采血针、试纸,充足的胰岛素和针头,病情卡,适合的便携食物,如无糖饼干,糖果和含糖饮料,常用的药物,8,9,消毒棉球和创可贴,驱蚊水,早晚温差大,注意增减衣物出游时注意随时检查鞋内有无沙石之类的异物,注意检查脚有无血疱或被磨破的现象出游时注意防晒不要将药物和胰岛素放在行李箱内,更不能托运如果要乘飞机旅行,可让医生开具携带胰岛素的证明,胰岛素要放在隔热包内,随身携带,注意监测血糖,防止血糖波动过大随身携带病情卡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出游,或者结伴出游,以确保安全如果随团旅游,要提前告知领队自己的病情,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病情卡可以让医生迅速地了解您的病情,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旅游时,活动量可能比平时大得多,可适量增加饮食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应随身备糖果提前了解航线和时差,旅途中力求固定的时间进餐。注射胰岛素的病友应特别注意,可以选择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注射,安全方便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自驾前让医生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以下情况的糖友不适合自驾游,伤风、感冒等感染疾病应特别谨慎,这些疾病会引起血糖不稳,带齐血糖仪、葡萄糖块,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药物上车前测一下血糖不要连续长时间驾车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尽快停车,拿出血糖仪检测,然后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血糖过高或过低时驾驶,危险性等同于酒后驾车,运动对控糖有哪些好处?,运动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运动之前是否需要医生的指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应坚持什么原则?,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前、中、后要特别注意什么?,运动前做好充足准备,运动中注意身体的感受,有不适及时休息,运动后注意检查脚部并监测血糖,如何配合运动保证血糖达标?,运动期间注意饮食、药物的调整,并注意监测血糖,保持血糖达标,自我管理的内容,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我国目前血糖监测的现状,调查提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25%,血糖监测已成为我国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专业医务人员的行为对血糖监测的影响,治疗之初或治疗中,并开始按照指导监测血糖和记录血糖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自我监测的次数出现了减少。一些患者因其推断专业医务人员注重的是HbA1c水平、血糖监测不重要而停止了血糖自我监测。其他的患者继续坚持血糖自我监测,但对监测结果并未重视,患者对血糖值的意义理解和认知不足,一些患者虽然坚持血糖自我监测,但发现血糖值难以理解,而且不知道如何处理高血糖。他们坚持血糖自我监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自己放心和出于习惯。一些患者将血糖值看作是行为好坏的象征-尤其是女性,当血糖高时甚至会惩罚自己。,患者的苦恼,排队3小时挂到专家号,,没有至少一周的连续血糖记录,5分钟被打发出来。,自我血糖监测的好处,利于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及时发现低血糖可指导患者更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国际、国内指南中均建议积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糖尿病监测及自我管理,血 糖,各点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血 糖,以血糖自我监测为基础,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早、午、晚)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最常用的时间点,血糖监测时间点及适用情况,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各种血糖仪,如何选择血糖仪?,准确性:可与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相比较简便性:选择操作简便的血糖仪测试时间:测试时间短的更快捷测试部位:多部位采血和前臂采血可大大降低痛感记忆功能:记忆功能容量大的更实用价格:可续加血样量的试纸更省钱,选择血糖仪重点看以下几方面:,试纸条过期,试纸保存不当,操作方法不正确,采血方法不当,血糖仪不清洁,血糖值误差的原因与对策,糖仪代码与试纸条代码不一致,取血部位消毒后残留酒精,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误差,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 注意每台仪器与其相对应的试纸条配套使用。,1.糖仪代码与试纸条代码不一致,2.试纸条过期,购买时、使用前均应注意检查试纸条包装盒上的有效期。,?,3.试纸保存不当,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其它,影响结果,保存要求:干燥、 阴凉、 避光、 密封,1. 试纸条没有完全插到测试孔的底部;2. 滴血超过2分钟后再将试纸条插进血糖仪;3.检测时试纸条发生移动等情况。,4.操作方法不正确,拔出重插,重新监测,血糖仪置于平稳、安全之处,常见问题,酒精能与试纸条上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酒精没有完全挥发时进针,疼痛感会增加。,5.取血部位消毒后残留酒精,采血量不足;,6.采血方法不当,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校准。 测试区的清洁:擦拭时不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剂,以免损坏仪器。,7.血糖仪不清洁,正确方法?,用棉签或软布蘸清水擦拭,再用干棉签擦干。,8.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1.第一次使用新购买的血糖仪;2.每次使用新的一瓶试纸条时;3.若怀疑血糖仪或试纸条出现问题时;4.血糖仪摔跌后。,利用模拟血糖液检查血糖仪和试纸相互间运作是否正常。模拟血糖液含有已知浓度的葡萄糖,可与试纸条发生反应。,需作校准的情况,校准原理,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2012年糖尿病诊治指南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7.5,理想 尚可 差,空腹血糖莫过七餐后血糖莫过十糖化蛋白三月查切记不要超过七,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注意事项1,1.取血点在手指偏侧面, 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2.轮换选择10 个手指指尖皮肤。避免取血部位太靠近指甲, 以降低感染的风险。3.取血前可用温水洗手,垂手臂,可使手指血管充盈,容易采血。,1严重贫血、水肿、脱水、末梢循环不良及采血部位损伤等均影响结果;2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维生素C、甘露醇、多巴胺等对快速血糖仪的检测存在干扰;3当血糖结果明显异常如出现危急值(25mmol/L或1次血糖谱(目的同上)非药物治疗者,每周1次血糖谱(目的是指导饮食和运动治疗,如果血糖持续高于目标值需开始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每周3天,每天2次,用胰岛素治疗者,非胰岛素治疗者,每天47次,直到病情稳定,监测频率随治疗方案各有不同,我推荐的监测方案(回家第1周),我推荐的监测方案(血糖稳定后),何时需增加监测频率?,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是否增加监测频率,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坚持做好血糖监测日记,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每次去看病,带好血糖监测日记,1,2,3,4,5,6,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监测内容?,什么时间监测?,注意事项,相关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怎么测血糖?,8,9,监测日记,达标目标,血压 尿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肝肾功能、血脂情况、心电图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 足(血管搏动、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全方位监测指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一次看病时,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量血压血压高的患者,下次就诊时必须复查血压即使血压不高的患者,每3个月也必须检测血压1次正常血压 130/80mmHg,血压监测,建议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脂,糖尿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标准为:总胆固醇 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自我血脂监测,监测HbA1c的目标和频率,HbA1c6.5%,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公考真题2025
- 零售药店医疗器械各岗位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度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 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 高血压健康管理试题-高血压知识
-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测试题A与答案
- 2025年度安全培训中心保安人员服务合同下载
- 2025版车展期间展商洽谈与商务对接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2025年蛇年年会汇报年终总结大会模板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DB3301T 0374-2022 疗休养基地评价规范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历史
- 委托别人找工作的协议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