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的单质.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的单质.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的单质.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的单质.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的单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单质知识点总结练习知识点1、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举例:红磷白磷,氧气臭氧,多种碳单质 1、在前面学习过的一道试题:测得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知识点2、金刚石:正八面体固体,天然最硬的物质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等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知识点3、石墨;细磷片状平面层状排列,质软,导电热,耐高温 4、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什么变化?5.下列不符合科学道理是( )A.碳是非金属,但它的单质石墨能导电B.普通大理石经“气功大师”发功能变成金刚石C.工业上用焦炭来炼铁是利用碳的还原性D.碳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有时是不同的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具有很大的硬度 B.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C.活性炭有碳的性质稳定 D.常温下碳的性质稳定知识点4、C60:一个C60分子含有60碳原子,可以用作材料科学,超导 7、我国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研究小组研制出了C60分子,它形如足球。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个_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8.金刚石、石墨、C60在物理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9、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是:( ) A、构成他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他们的原子的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C60、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知识点5、无定形碳,主要有四种: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10、 主要 、 、 、 、有四种。它们的结构主要是由 和 构成,属于 。 11、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 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 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 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A. B. C. D.知识点6、碳的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子结构示意图决定) 12、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_个电子,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 13、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历千百年都不变色,重要文件要用炭素墨水书写,木桩埋入地下时要先用火烤焦,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知识点7、碳的可燃性:充分燃烧(CO2)和不充分燃烧(CO1)两种情况 14、较高温度或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 氧气充足:氧气不充足: 15、碳燃烧的两种情况在生活中均有发生,你认为碳或含碳元素的燃料在燃烧时应怎么燃烧?说出你的理由。 16、有下列变化:甲乙丙,能满足这个变化的甲是( )A.C B.H2 C.CO D.Cu知识点8、碳的还原性:碳能够还原氧化铜,黑色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还原性: 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实验注意: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什么?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反应结束应怎样操作?判断反应已经开始发生的现象是什么?17. 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等质量的碳和氧气,高温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是( )A.CO B.CO2和O2 C.CO D.Cu18、计算题: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25.4 g铜,计算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木炭粉各多少克。知识点9、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C成CO2)、氧化性(O2)、氧化剂(O2)19、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反应?那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又叫什么反应呢?书写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物质得失氧的关系?20、金刚石、石墨和C60金刚石石墨C60外观C60 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形式足球,这种分子很稳定,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硬度导电性润滑性用途结构思考:在碳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中,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2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排列放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对应练习:1、对于化学式为C60的新物质,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 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 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它是一种混合物 它是一种单质,正确的是:A B C D2、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3、某校同学,在学完“水的净化”一节后,查阅资料后得知木炭也有吸附作用,为了验证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对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如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添加物质及质量实验现象实验一1g活性炭溶液的红色变浅实验二2g活性炭溶液的红色消失实验三2g木 炭溶液的红色变浅(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写出你发现的问题是: ; ;(2) 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1、选用下列物质:炭黑、木炭、活性炭、焦炭填在有关用途的空格内:冰箱去味剂_,制墨汁_,用于冶金工业_,用来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_,制造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_,加入橡胶里增强轮胎的耐磨性_,上述用途都是利用了物质的_性质。2.木炭具有吸附作用,是因为它有_的结构,它是由_在_的条件下加强热制得的。3.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2)煤气_。(3)生石灰_。(4)金刚石_。4.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导电 B.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C. 金刚石和石墨都很名贵 D. 金刚石和石墨的外观很相似5. 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 它们的熔点相同 B. 都不溶于水C. 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D.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吸附是化学变化C.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人造金刚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D.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巩固提高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因为石墨( ) A. 质软 B. 耐高温 C. 具有导电性 D. 具有润滑性2.(经典回放)最近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作原料,在440 和800 atm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氧化钠,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3.(2010广东广州中考,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 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4. 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A. 焦炭 B. 炭黑 C. 活性炭 D. 石墨5.用墨书写的字或绘的画能保存多年不褪色,是由于常温下碳( )A. 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具有吸附性C. 具有还原性 D. 具有氧化性6.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B.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C.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D. 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是黑色的B. 碳和氧气反应时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 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 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8.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A. 氢气 B. 二氧化碳 C. 木炭 D. 二氧化硫9.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用作电极 B. 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C. 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 D. 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10.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