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姓名: 成绩 : 一、比较组词。蝇( )灼( )渗( ) 刊( )峰( ) 署( )绳( )钓( )掺( ) 刑( )烽( ) 暑( )二、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写在话号里。1我( )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是我生长的地方。2他( )投身写作,( )学习微机操作。3我们( )思想品德好,( )学习成绩好。4( )小秋平时刻苦努力,( )她期末考试名列前茅。 预测 预算 预料 预报1.我( )到爸爸的咳嗽病跟附近硫酸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关。2.今天的电视节目( )了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3.气象专家是依据天空中云层变化来( )天气变化的。4.在未去外地旅游之前,对各项费用要先做好( )。三、我们使用的成语,有很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精简浓缩而成。如果能知道原来的意思,对成语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下面列出的是原句,请你写出浓缩后的成语。1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2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3一叶落知天下秋。( )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5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6鲁班门前弄大斧。( )昏( )无( )如( )大( )故( )重()按兵( )( )心急( )( )()()走险斤斤( )( ) 循循( )( ) 面面( )( )侃侃( )( ) 娓娓( )( ) 姗姗( )( )四、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1、你知道吗?在茫茫大海中,漂流的瓶子也扮演过“信使”的角色。( )2、“折花逢役使,寄与陇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人送去问候,大多靠驿差。( )3、我的心像被塞满了铅似的,沉重极了。( )4、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5、老虎见掀他不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1、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发生在时期,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早在27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传递信息了。2、“我们胜利了”这个故事中,信息是通过相传的;装在瓶子里的信中,哥伦布利用传递信息。3、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有:、等。4、多媒体电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5、_,寄与陇头人。海内存知己,。利于病,利于行。6、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可以分四步:; ; ; 。7、( )发明了电话六、综合改错。1.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修改病句)2.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的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便利、更快捷了。(修改病句)走进学生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彩,浓浓的书香,一下了进入了我的眼帘。你看,书架上陈立着崭新的一排排图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十二、你的一个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降,你知道后会怎么劝导他?(2分)短文阅读一 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水来。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如水中,再拿出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用手一捏,就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了水,并且储存起来了。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的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类,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能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1.“干燥”的“燥”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 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3.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用“”画出沙子过水式的学风。用“”画出海绵吸水式的学风。(3分)5.给短文加题目写在横线上。6.读了短文,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短文阅读二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板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我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画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民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品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73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 在加点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上打“”。(1.5分) 中了进士zhng zhng 散发sn sn 号称ho ho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1)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 (2)“板桥体”的特点是 3、文中第二段的段意可概括为: 4、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用横线勾画出来。 5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2分) 第1件: 第2件: 附加题1、当我们读书时,遇见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查字法;当我们习作时,不会写某个字时,可以用查字法。“截”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2、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3、看数字写成语12345609 ( ) 1256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