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尖头14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9张图/29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6132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3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东风
尖头
汽车
改装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 资源描述:
-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5页。29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计划周记进度检查表一份。
图纸共9张,如下所示
A0-东风尖头140自卸汽车装配图.dwg
A0-东风尖头140自卸汽车车厢.dwg
A1-举升机构.dwg
A1-副车架.dwg
A2-液压系统.dwg
A2-零件图-4张.dwg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 论 1
1.1 课题的提出 1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3
1.3 自卸汽车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4
1.4 研究的内容 7
第2章 整车参数的确定及校核 9
2.1二类底盘的选择及校核 9
2.1.1 整车尺寸参数的确定 10
2.1.2总体布局的设计 12
2.1.3取力器布置方案的选定 12
2.1.4整车性能分析 16
2.2本章小结. 24
第3章 液压举升机构的设计 25
3.1 液压举升机构时应满足的性能 25
3.2 举升系统性能主要评价参数 26
3.3 液压举升机构方案的确定 27
3.3.1 液压举升机构简述 27
3.3.2 液压举升机构方案的选择 30
3.4 举升机构几何尺寸的确定 30
3.4.1 举升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 31
3.4.2三角臂的设计 32
3.4.3 拉杆长度的设计计算 33
3.5力学计算与校核 33
3.5.1 机构的坐标计算 33
3.5.2 机构受力分析 35
3.5.3 拉杆截面尺寸的确定 36
3.6 本章小结 37
第4章 液压系统的计算 38
4.1液压油缸性能参数计算 38
4.2 液压泵性能参数计算 38
4.3油箱容积与油管内径计算 40
4.4系统压力校核 41
4.5车厢升降时间的校核 41
4.6液压分配阀 42
4.7操纵方式的选择 44
4.8液压系统原理及液压系统结构布置 44
4.9本章小结 45
第5章 副车架与车厢及其附件的设计 46
5.1 选用的底盘主车架的主要尺寸 46
5.2副车架的结构设计 46
5.2.1副车架的外形 46
5.2.2副车架的选材 46
5.2.3 副车架的截面形状 47
5.2.4 加强板的布置 48
5.2.5 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48
5.2.6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设计 50
5.3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设计 51
5.4副车架尺寸的确定 52
5.5副车架的强度刚度弯曲适应性校核 52
5.6车厢形式的选择 58
5.7车厢的选材 59
5.8车厢的设计规范及尺寸确定 60
5.9车厢后拦板开合机构设计与分析 61
5.10本章小结 62
结 论 63
参考文献 64
致 谢 65
附录A英文原文 66
附录B中文翻译 70
题目名称 东风尖头14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一、设计目的、意义
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由于自卸汽车的发展和国内购买能力的提高,东风尖头140自卸车的改装设计可以全面训练学生查询相关资料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总体训练独立设计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对东风尖头140自卸车的改装还可缩短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研发周期, 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对现有自卸车的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以后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及运动分析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自卸汽车改装设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和良好的实用意义。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
外型尺寸: 6500×2460×2600 (mm);货厢尺寸: 3100×2250×750 (mm);
总质量: 9750 (kg); 额定质量: 4300 (kg);
整备质量: 5255 (kg); 最高车速: 85 (km/h);
发动机功率: 99 (kw);
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
1、 选择二类汽车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
2、 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进行车厢结构、锁门机构、取力器及传动系统、举升机构、举升液压系统、车厢与底盘连接结构等的设计与校核;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和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
三、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完整的整体装配图,零、部件图,折合 A0图纸至少3.5张;
2、设计计算说明书:1.5~2.0万字;
3、相关设计资料应齐全。
四、设计进度安排
(1)第1周:领取任务、资料收集,进行调研 ;
(2)第2周:继续调研,整理开题报告制定方案;
(3)第3周: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设计任务、总体方案草图设计与计算;
(4)第4周:总体设计方案草图审核与修改;
(5)第5-10周:完成图纸各总成、所有零件图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6)第11-12周:总图的修订、部件修正、校核、完成计算、修订说明书 ;
(7)第13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
(8)第14周:毕业设计(论文)审核、预审;
(9)第15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
(10)第16周:毕业设计(论文)审核、预审 ;
(11)第17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2]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卞学良.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版.
[6]王国权、龚国.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版.
[7]参考网址:/zixieche/Products2.html
![东风尖头14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汽车]](/images/A51641/A0-%E4%B8%9C%E9%A3%8E%E5%B0%96%E5%A4%B4140%E8%87%AA%E5%8D%B8%E6%B1%BD%E8%BD%A6%E8%A3%85%E9%85%8D%E5%9B%BE.gif)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赵笑男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否 题目名称 东风尖头 140 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一、设计目的、意义 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由于自卸汽车的发展和国内购买能力的提高,东风尖头 140 自卸车的改装设计可以全面训练学生查询相关资料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总体训练独立 设计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对东风尖头 140 自卸车的改装还可缩短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研发周期 , 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 ,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对现有自卸车的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以后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及运动分析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 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和良好的实用意义。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研究的 基本 内容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 外型尺寸: 6500 2460 2600 (货厢尺寸: 3100 2250 750 ( 总质量 : 9750 ( 额定质量: 4300 ( 整备质量: 5255 ( 最高车速: 85 (km/h); 发动机功率: 99 ( 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 1、 选择二类汽车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 2、 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进行车厢结构、锁门机构、 取力器及传动系统、举升机构、举升液压系统、车厢与底盘连接结构等的设计与校核;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和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 三、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完整的整体装配图,零、部件图,折合 纸至少 ; 2、设计计算说明书: 字; 3、相关设计资料应齐全。 、设计进度安排 ( 1)第 1 周:领取任务、资料收集,进行调研 ; ( 2)第 2 周:继续调研,整理开题报告制定方案; ( 3)第 3 周: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设计任务、总体方案草图设计与计算; ( 4)第 4 周:总体设计方案草图审核与修改; ( 5)第 5:完成图纸各总成、所有零件图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6)第 11:总图的修订、部件修正、校核、完成计算、修订说明书 ; ( 7)第 13 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 ( 8)第 14 周:毕业设计(论文)审核、预审; ( 9)第 15 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 ( 10)第 16 周:毕业设计(论文)审核、预审 ; ( 11)第 17 周:毕业设计 (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陈家瑞 M民交通出版社, 1994. 2余志生 M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王望予 四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刘惟信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卞学良 机械工业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