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 (1)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像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形象的考查类型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诗歌语言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特色。 (6)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的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7)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以闹景衬静境,如“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如“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如“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8)以景衬情。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相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 3.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分析景与情的关系,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如刘禹锡石头城中的“潮水”,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失落。结合后面的“寂寞回”便可知晓,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的荒凉冷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是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须进入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诗人调动听觉、视觉组织了“秋风”、“高天”、“猿啸”、“沙渚”、“江鸟”这些意象构筑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临其境”,便有视觉开阔、听觉凄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同时,视觉的恢廓,又衬托出了作者颠沛流离的孤苦,是以景衬情。 第二节 鉴赏古诗的语言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例1】(2009?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殊词,还可以炼活用词语。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二、鉴赏诗歌的诗眼 鉴赏诗歌的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要准确地回答本题,应重点答出四个要点:一是找出并理解诗中第三联的两个字“咽”和“冷”;二是此二字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使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描绘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四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二字。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朴素自然、清新明丽等。 【例3】(2009?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1)秦诗之理趣 (2)元词之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答题思路是:风格例子简析。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 答案:(1)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 (2)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鉴赏古诗的语言,主要应注意: 一、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李清照的缠绵悱恻,辛弃疾的慷慨悲壮,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悲壮爱国,苏轼的豪放旷达。 二、语言特色类 1. 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 沉郁顿挫: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婉约细腻:具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7. 清新明丽: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8.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 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又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 10. 绚丽飘逸:绚丽飘逸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山行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 三、炼字类 (一)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1.一般动词 陶潜饮酒:“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感受情趣)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2.注意活用为动词的词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其动态。 (二)关注修饰词 1. 形容词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2. 数词 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三)关注特殊词 1.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王驾的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原诗用“飞来”,只表现出蜂蝶从别处飞到此处的情景,而“纷纷”则表现出众多蜂蝶一起“过墙”、追寻春光的情景,语意表达得更充分。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词。“时时”表现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塔代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泡沫塑料制品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影像内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助安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腔镜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团队会议纪要记录与执行跟进模板
- 2025年司法考试考题布局及答案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操作考核试题及答案2025年
- 中国十八硫醇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钽酸锂、铌酸锂单晶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汇休闲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宝山区国有企业员工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 章节测试答案
- T/CCIAS 009-2023减盐酱油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权威解读课件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 课件(41页)
- 2017版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20170227
- 中央空调维保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