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_第1页
头痛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头痛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_第3页
头痛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_第4页
头痛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痛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王本国,提 纲,头痛误诊误治病例;头痛流行病学及分类;紧张型头痛治疗原则;偏头痛治疗原则;常见颅面疼痛治疗原则;,行至水穷处 坐看风云起,三国演义:“操贼常患头风,痛入骨髓”;“生性多疑”。医林绳墨中指出:“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久者,名曰头风”,林彪,天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元帅,一生同”头痛“相伴。林彪一生有多“怪”,其中一怪是研究中医治自己的“头痛”。专家们致的意见是,林彪的病症都同精神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和他吸毒有密切关系。,行至水穷处 坐看风云起,部分临床医生疏于了解不同类型头痛患者的真正病因,可能导致误诊误治;治疗方面可能并没有实施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大部分临床医生往往过度依赖消炎止痛药物,反复滥用止痛药并有可能导致患者形成新的药物依赖性头痛。有效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仅仅包括化学药物,还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建立、物理治疗及包括针刺在内的中医的治疗。长期的化学药物的使用还需要详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头痛治疗的现状,AshinaS, BendtsenL, AshinaM. Pathophysiology of tension Headache. Rep.2005;9:415-422Bendtsen L.Drug and Nondrug Treatment in Tension-type Headache. Ther Adv Neurol Disord. 2009 , 2(3):155-61.,第一节 头痛误诊误治Misdiagnosis of Headache,Case 1: 头痛伴有低热3天,袁XX,女,42岁,ID:XXXXXXXX;头痛3天,伴有间断低热 ,于2013-01-25 12:48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平素时有头痛病史,与月经相关,服止痛药可缓解,来院当日为月经第一天;门诊头颅CT示:鞍上池左后上方占位,性质待定,建议增强扫描。入院次日下午头痛加重,约22:05时打完电话后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双眼球固定,四肢软瘫,随后经右侧鼻孔冒出较多血痰,查体:血压测不出,心律126次/分,指脉氧监测:85-98%,可触及桡动脉搏动,股动脉搏动触不到。深昏迷,左侧瞳孔直径5mm,右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消失,气管插管后转ICU,中山一院教授会诊后自动出院;,2013-1-25 门诊CT,2013-1-27 CT 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及颅底占位常见病因,颅内各种原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生殖细胞瘤)转移性肿瘤(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颅内脓肿;颅内各种肉芽肿(结核、炎症、真菌、梅毒);颅内血肿;颅内各种寄生虫病;其它占位性病变;后果最严重及最易误诊的是巨大动脉瘤!想到,急诊CTA检查排除!,Case破宫产拆除镇痛泵后头痛,张XX,女,31岁,ID: XXXXXXXX停经36周,腹胀5小时,于2014-04-08 由门诊拟“1、孕1产0孕36周双活胎LOA 待产; 2、中度贫血” 收入院。剖宫产后安装镇痛泵3天;拔出镇痛泵后开始头痛,坐立位时头痛明显,以后枕部疼痛为主,并牵拉至双肩及双手臂疼痛,平躺时头痛减轻;2000ml/d补液治疗天后症状消失;诊断:低颅压头痛;,低颅压常见病因,脑脊液漏出:腰穿后或脊髓手术颅脑外伤或颅脑术后;感染或感染变态反应性慢性软脑膜炎和脑脉络膜室管膜炎;脑脊液漏;中毒:慢性巴比妥类中毒;特发性:无腰穿、外伤等特殊原因CSF量减少、压力降低、脑组织移位下沉等使脑内容痛敏结构,如脑膜、血管和三叉、舌咽、迷走等脑神经手牵张引起头痛;治疗:补液2000-3000ml/d,生理盐水,Case3 头痛半月-低颅压?,江XX,女,31岁,:XXXXXXXX头痛伴头晕半月余,加重3天,2012-12-08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部疼痛为主,疼痛呈胀痛,伴有头晕,呈旋转样,头晕严重时伴恶心呕吐;2月前于产后出现间断关节痛,在X镇医院及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间断服美洛昔康、甲氨蝶呤及强的松等药物,症状有所缓解;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疼痛严重时出现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对症治疗有好转;第一次腰穿干穿;第二次穿出血性脑脊液;, 正常,lair 少量白质脱髓鞘,增强扫描正常,正常 正常 隐球菌,头痛有所缓解出院,w后头痛加重到XX镇医院住院周不好转,转南方医院神经内科;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压力大于450mm回我院要求赔偿;,ase 3 腰穿干抽一定是低颅压吗?,2012-12-8 入院 2012-12-10 强的松 20mg qd2012-12-11腰椎穿刺: 未穿出脑脊液 2012-12-13腰椎穿刺: 未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 2012-12-21 出院带药 强的松 10mg qd 1w RF 51.4 U/ml 、CRP 34.1mg/L、ESR 32mm/H 反复头痛,保证一次“一针见水”的腰穿非常必要!,Case 4 间断发热伴头痛月,徐XX,女,69岁,:XXXXXXXX反复发热、咳嗽半个月2014-05-19入院中山市XX镇医院住院10d,出院诊断:双肺间质性肺炎;入我院内科,反复发热,血液生化、培养、风湿免疫均正常;曾因出现寒战高热,神志转差,39.9 ,SPO2 90%,转入ICU;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感染,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骨髓穿刺检查均正常;月日转广州呼研所住院治疗,2014-6-19出院,诊断两肺多发间实质性肺炎;出院月间断发热,服用强的松及退热药可退热,间断头痛不适2014-7-25神经科门诊复诊,门诊头部MR正常;2014-07-27 由门诊拟“发热头痛待查” 收入院。,2013-7-25 MRI双侧大脑半卵圆中心多发腔梗及缺血灶,2013-7-25 MRA正常,门诊止痛治疗仍不好转并发热病程3月;病程中一直未曾进行腰穿检查;MRI未进行增强扫描检查;收入院进一步明确诊断;,2013-8-2 MRI平扫复查同一周前无明显变化,增强扫描(天壤之别):结核性脑膜脑炎,2013-11-25 MRI抗痨治疗月,2014-11-25,增强病灶疾病消失,发热伴或不伴有头痛,发热、头痛、反应迟钝、脑膜刺激征是“经典”;长时间不明诱因发热;常规治疗,尤其强力抗生素治疗不好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头痛可不明显或严重;早期可以完全正常;增强扫描必不可少!腰椎穿刺必不可少!,Case 5 长期慢性头痛,患者贾XX,女,34岁,ID:XXXXXXXX反复头痛2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14-05-16入院。 神经系统查体:瞳孔,左4.0mm,右2.5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对光反射正常,其它(-);门诊长期治疗,症状反复发作;入院诊断:紧张型头痛头颅MRI平扫:正常;ESR 38mm/h CRP:19.3mg/L,自免 SmD1抗体:阳性,2013-9-30 DWI,T2 Flair,MRI T1正常,MRI 增强:硬脑膜强化,MRI T1 正常2014-5-20,MRI T2 正常2014-5-20,2014-5-20复查脑膜强化消失,2013-9-10左侧硬脑膜强化,肥厚性硬脑膜炎,特发性、及继发性继发性:包括感染、外伤、肿瘤、Wegener肉芽肿等;特发性与自身免疫相关,病理为纤维组织增生而无明显炎性浸润和其他特异性改变;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且可作为唯一症状持续数年,常为枕部或全头钝痛,多系局灶性或弥漫性硬脑膜炎性刺激所致;合并多颅神经麻痹,、对颅神经受累多见, 视力进行性减退甚至失明、复视,其次为第、对颅神经麻痹;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HCP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长期口服泼尼松维持量治疗数月至数年以防复发;,Case 6 突发性剧烈头痛4d,林XX,男,50岁,ID: XXXXXXXX“突发头痛头晕4天” 于2011-02-17 10:16 收入院。上颌窦及筛窦炎病史,无特殊病史;神经专科体检:神清,精神疲惫,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其它(-);D二聚体 生化检查未见异常;,Flair 正常 2011-2-17,T1 正常,增强 T1 双侧横窦、乙状窦不显影,最后诊断:上矢状窦、双侧横窦、双侧乙状窦静脉血栓形成,MRA正常 MRV 深静脉血栓形成,T1 正常,T2 正常,2014-2-10复查左侧乙状窦闭塞,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高凝状况易发病,围产期妇女、肿瘤、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头面部感染;少数特发性,找不到危险因素;漏诊、误诊率极高,漏诊率达70%;MRV是首选方法;MRA正常,DSA可能诱发颅内高压;坚持长疗程的抗凝治疗6月-1年以上;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好;,Case7 慢性头痛2月不缓解,就诊日记 1月,2014-10-7 神内就诊 头痛半月-头痛待查2014-10-13 康复门诊 复诊 头痛不缓解,头颅MRI 平扫2014-10-17 神内复诊 头颅MRI:双侧筛窦、上颌窦炎。左侧鼻咽部略膨隆,建议鼻咽镜检查;2014-10-20 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鼻咽镜检查;2014-10-24 耳鼻喉科门诊随诊,病理镜下见大量坏死、变性组织,未见肿瘤细胞,对症治疗2014-10-31 神经内科门诊复诊 鼻咽部MRI增强扫描 MRA2014-11-7 神内门诊随诊考虑鼻咽癌,累及颅底、斜坡及左侧海绵窦,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转人民医院放疗,2014-10-17,2014-10-31,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累及颅底、斜坡及左侧海绵窦,鼻咽癌识别,涕血和鼻出血: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耳鸣、听力下降等,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导致;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鼻咽癌侵犯眼部,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颈淋巴结转移或全身转移;可疑鼻咽癌,不要进行头颅CT或头颅MRI平扫;需要鼻咽部CT或鼻咽部MRI扫描,并增强;,头痛-鼻出血-鼻咽癌30人,Case 9 轻微头痛-淋巴瘤,邓XX,女,58岁,ID :XXXXXXXX;颈项部不适5年,加重伴头痛头晕10余天, 2013-02-25 体检入院;10余天前患者自觉颈项部疼痛不适症状加重,头痛,呈胀痛感,行走时明显,伴双上肢麻木,晨起明显,头晕,呈晕沉感,旋颈时加重,腰部疼痛,双下肢乏力,行走时稍困难,双膝关节疼痛;神经专科体检未见异常;入院诊断:颈椎病 、高血压病;,2013-3-1 MRI 指状水肿,2013-3-1 增强MRI多灶性不规则不规则强化,2014-1-9 病灶消失,第二节 头痛流行病学及分类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第二版),原发性头痛及继发性头痛的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各种原因的原发性头痛的流行病学统计结果,颅内的痛敏结构:静脉窦、颅底大血管、硬脑膜、颅神经(、)末梢,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核等;颅外痛敏结构:颅骨骨膜、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肉、颅外动脉、颈部肌肉、C2、3神经末梢,五官器官及粘膜等。,头部的疼痛敏感组织,颅内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炎性疾病引起的头痛颅脑外伤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头痛颅内肿瘤高颅压低颅压,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伴发烧时);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外源性中毒:CO、农药、酒精等;物理因素:日射病、热射病、放射病等;药物戒断;五官疾病:青光眼、副鼻窦炎等,头痛诊断流程,详细的病史和体检,警示表现,排除继发头痛,考虑原发性表现不典型?,再排除继发头痛,无,无,原发性头痛,病史最重要: 原发性头痛没有客观检查患者日记有助于了解发作规律,帮助诊断不排除有不同的头痛类型分别记录不同头痛儿童的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的差别没有成人明显前提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已排除,病史是诊断头痛的关键,病史的关键问题,时间起病,频率,持续时间特点部位,程度,性质原因易感,促发,加重,缓解家族史反应发作时的活动及其限制药物发作间期感觉,担心,头痛患者的体检,体检对患者是种保证注意查眼底推荐量血压精神状况(合并谵妄)意识程度(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注意查头颈肌压痛查下颌和咀嚼活动查脑膜刺激征,头痛的辅助检查,出现以下情况考虑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异常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头痛频率或程度的急剧加重头痛的性质发生变化50岁后新发的头痛或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多种治疗无效的头痛有头晕或麻木等其他症状,令人担忧的头痛红旗,老年人:新的开始和进展的头痛,尤其是在中年50岁,全身症状 (发烧,体重减轻 ) 或 次要风险因素(艾滋病毒,系统的癌症),神经症状或异常的迹象(混乱,损害的警觉或意识),发病:突然,意外的,或瞬间,新出现不同形式头痛(在发作频率,严重程度或临床特征的变化),正常CT不能排除的异常,血管的,肿瘤,感染的,其他,腰椎穿刺,与头痛相关的发烧,混乱,假性脑膜炎或癫痫发作,初发不同寻常的严重头痛,头颅CT阴性的霹雳头痛,亚急性渐进头痛,疑似高或低脑脊液压力(即使无视神经乳头水肿),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以往称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肌收缩性头痛 双侧枕部&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 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 人群患病率为10-16%,概念,紧张型头痛 (Tension-type headache, TH),我国紧张型头痛的患病率10.77%,紧张型头痛的分型,1天月,1d, 12d, 15d(每年180d,符合 (2)-(4)标准)(2) 头痛持续数h或更长(3) 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 双侧性 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 轻或中度 行走楼梯&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4) 具备下列两项 无恶心或呕吐,可有厌食 仅有畏光或畏声,诊断,肌筋膜触发点的牵涉痛区,上斜方肌,枕骨下肌,胸锁乳突肌,半棘肌,颞肌,头夹肌,颈夹肌,肌筋膜触发点诱发牵涉痛区,紧张型头痛患者描述的痛区,治 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理疗针灸生物反馈按摩,药物治疗,简单镇痛剂简单复合镇痛剂 疼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 焦虑肌肉松弛剂 肌肉收缩抗焦虑药,药物治疗与偏头痛不同 急性发作期-对发作期药物治疗要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和肌松药,及针刺、按摩及物理治疗。预防性治疗 抗焦虑抑郁药sn&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效 肌松药等 非药物治疗手段包括渐进性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催眠术、 针 灸和理疗; 失眠者可用苯二氮卓类口服;,治疗,第四节 偏头痛Migraine,(1) 遗传: 约60%病人有家族史 亲属偏头痛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家族性偏头痛患者未发现一致的遗传模式,病因&发病机制,病因,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高度遗传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定位3个疾病基因位点:19p13, 1q21, 1q31,(2) 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女性易患, 常始于青春期 月经期发作加频, 妊娠期&绝经后发作减少停止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花生四烯 酸等代谢异常影响偏头痛发生,病因,病因&发病机制,(3) 某些食物可诱发 奶酪 (含酪胺) 热狗&熏肉 (含亚硝酸盐防腐剂) 巧克力 (含苯乙胺) 谷氨酸钠 (味精) 红酒&葡萄酒,禁食紧张情绪月经强光&药物可诱发 (如口服避孕药,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病因,病因&发病机制,(1) 传统血管学说 偏头痛先兆症状-颅内血管收缩 头痛-颅内外血管扩张,发病机制,病因&发病机制,(2) 神经血管假说: 偏头痛可能继发于原发性脑干神经元功能紊乱 刺激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可产生偏头痛 中缝背核是5-HT受体高聚集区, 可能是偏头痛 发生器,(3) 5-HT能神经元异常学说: (是神经血管假说的补充) 许多抗偏头痛药是中枢性5-HT受体拮抗剂&激动剂 急性发作期血小板中5-HT, 尿中5-HT 利血平耗竭5-HT可诱发偏头痛 睡眠可减少5-HT神经元点燃, 终止发作 头痛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服用5-HT 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病因&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疼痛传导的抑制机制(Inhibition of pain transmission),病因&发病机制,1. 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典型偏头痛(classic migraine),国际头痛协会 (2003) 分类,2. 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3. 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4. 视网膜性偏头痛,5. 偏头痛的合并症,6. 很可能的偏头痛,临床表现,1. 女性占2/3以上, 10岁前20岁前40岁前发病分别 25%, 55%, 90%2. 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3. 发作前数h至数d 伴前驱症状(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倦怠), 10%的患者有视觉&其他先兆4. 发作频度不等, 偶有持续性发作病例,临床表现,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有先兆的偏头痛 (migraine with aura),(1) 先兆期: 视觉先兆常见, 视野缺损暗点闪光, 逐渐增大向 周围扩散及视物变形&物体颜色改变 躯体感觉先兆, 如一侧肢体&面部麻木感觉异常, 运动先兆少 先兆持续数min数h, 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表现,1. 有先兆的偏头痛,临床表现,(2) 头痛期: 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眶后搏动性头痛, 全头痛单&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 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疲劳感等 颞动脉突出, 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 睡眠后减轻 发作时间多为2h1d, 儿童持续28h 频率不定, 50%以上不超过1次/week 女性在妊娠第2周或第3季度&绝经后发作常缓解,临床表现,(3) 头痛后期 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食欲差等, 12d即可好转,临床表现, 临床最常见类型, 约占偏头痛的80% 无典型先兆, 常见双颞部&眶周疼痛, 可为搏动性 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 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表现,临床试验: 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2. 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普通偏头痛(common migraine), 临床少见, 多在儿童期发病 偏瘫可为偏头痛先兆, 单独发生&伴偏侧麻木失语 偏头痛消退后偏瘫持续10min数周不等 分两型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型(表现典型、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临床表现,3. 特殊类型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期&头痛消退后 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1) 偏瘫型偏头痛(hemiplegic migraine):,或称基底动脉偏头痛(basilar artery migraine) 儿童&青春期女性较多见 头重脚轻眩晕复视眼震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 &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黑矇等脑干& 枕叶症状, 提示椎-基底动脉缺血 多见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矇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 持续2030min, 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 常伴恶心呕吐,临床表现,3. 特殊类型偏头痛,(2) 基底型偏头痛(basilar migraine),指伴先兆延长的偏头痛 症状与有先兆的偏头痛相同 头痛发作过程中先兆仍持续存在, 延续1h1w 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3) 复杂型偏头痛(complicated migraine),3. 特殊类型偏头痛, 老年人&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 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关节痛, 不伴头痛发作,临床表现,3. 特殊类型偏头痛,(4) 偏头痛等位症(migraine equivalents), 较少见, 偏头痛发作时&发作后头痛消退之际, 头痛 侧出现眼肌瘫痪, 动眼神经最常见, 可同时累及滑车 &外展神经, 持续数h数w 多有无先兆偏头痛病史 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表现,3. 特殊类型偏头痛,(5)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ophthalmoplegia migraine), 45岁后发病, 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 失语&构音障碍等 每次发作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 持续1min至72h,临床表现,3. 特殊类型偏头痛,(6) 晚发型偏头痛(late-life migraine),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h, 可有4h的缓解期,临床表现,4. 偏头痛持续状态(status migrainosus),各种头痛的特点: 大多数偏头痛为单侧, 丛集性头痛亦然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常见眼部&眼后疼痛(注意急性虹 膜炎&青光眼可能) 颅内占位性病变为局灶性头痛, 颅内压增高可双枕& 双额部疼痛 紧张性头痛多为双侧, 常伴头部束带感&枕部不适,诊断&鉴别诊断,但单凭头痛特点不能确定可靠的病因,1. 诊断, 根据偏头痛发作临床表现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 不典型者可用麦角胺&曲普坦类试验治疗 脑部CTMRIMRA检查正常 排除颅内动脉瘤占位性病变&痛性眼肌麻痹等可确诊,诊断&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根据国际头痛协会(2003)偏头痛诊断标准,1) 符合下述24项, 发作至少5次以上2) 每次发作持续472h(未经治疗&无效者)3) 具有以下特征, 至少2项: 单侧性; 搏动性; 中至重度(影响日常活动); 上楼&其他类似日常活动使加重4) 发作期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至少1项5) 无器质性&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虽有某种器质 性疾病, 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病无密切关系,(1) 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诊断标准,诊断&鉴别诊断,1) 至少有2次下述 2)项发作2) 先兆包括至少以下一条,但无运动障碍: 完全可恢复的视觉症状 完全可恢复的感觉症状 完全可恢复的言语困难3) 至少符合以下2条 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超过5min和/或不同的先兆 症状接连出现超过5min 每个先兆超过5min并且少于60min4) 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min内出现符合无先兆性 偏头痛的第2-4项标准的头痛5) 不归因于其他疾患,(2) 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协会(2003) 诊断标准,诊断&鉴别诊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的分布&特点,少见, 一侧眶周发作性剧烈头痛, 特点: 反复密集发作 家族史罕见, 发病较偏头痛晚, 平均25岁, 男:女性45:1 在丛集发作(数周至数月)期内一次接一次成串发作 极剧烈单侧持续非搏动性头痛, 持续数min2h 开始鼻旁烧灼感&眼球后压迫感, 伴同侧结膜充血 流泪流涕& Horner征等, 可伴头痛侧眼睑下垂 饮酒&血管扩张药可诱发 几乎每日同一时间(常在晚上)发作, 从睡眠中痛醒 每年春秋季发作一两次, 发作间期数月或数年无头痛,诊断&鉴别诊断,2. 鉴别诊断,(1)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 吸氧(100%氧气810L/mim, 1015min) 舒马普坦(sumatriptan)二氢麦角胺(dihydroergotamine) 可迅速缓解头痛 泼尼松4060mg/d, p.o, 1w, 多可在2d内消退, 第2w逐渐 减量停药,诊断&鉴别诊断,发作期预防复发 美西麦角(methysergide)28mg口服, 1次/d 钙离子拮抗剂(异博定缓释型) 预防夜间发作 睡前用麦角胺直肠栓剂&二氢麦角胺皮下注射,(1) 丛集性头痛治疗,诊断&鉴别诊断,(2) 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Tolosa-Hunt综合征 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伴头痛&眼肌麻痹 发生于任何年龄, 壮年多见 头痛发作常表现球后&眶周顽固性胀痛刺痛&撕裂 痛, 伴恶心呕吐, 数d后出现痛侧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麻痹, 表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光反射消失等 持续数d至数w缓解, 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 皮质类固醇口服有效,如高血压&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均可有偏头痛样头痛, 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体 征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 脑CTMRIDSA可显示病变,诊断&鉴别诊断,(3) 血管性头痛,极个别情况, 偏头痛可继发缺血性卒中 偏头痛渐进性病程&自发消退2个特点可与脑卒中 区别,诊断&鉴别诊断,(4) 偏头痛性梗死(migrainous infarction),要点提示,把握偏头痛的治疗时机,为取得最佳疗效, 通常应在出现症状时立即服药,治疗目的 减轻&终止发作 缓解伴发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