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doc_第1页
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doc_第2页
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doc_第3页
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doc_第4页
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震耳欲聋B . 闪烁其辞C . 掩耳盗铃D . 耳熟能详2. (2分)有一首歌曲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地面B . 云朵C . 人D . 月亮3. (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 . 利用回声可以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 . 敲一根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一定能听到两次声音D .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4. (2分)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 . 初春,薄雾缥缈B . 盛夏,夜深露重C . 深秋,天降浓霜D . 寒冬,滴水成冰5. (2分)在实验室里,将一支温度计从20酒精中取出,放在温度为22的环境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 一直升高B . 一直降低C . 先升高后降低D . 先降低后升高6. (2分)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A . 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化,变冷后凝固B . 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C . 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D . 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7. (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8. (2分)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 ) A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 用扫帚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 .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D .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9. (2分)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线路S1线已全线开工建设,将于2016年底开通运行这条磁悬浮线路将连接北京西部的门头沟新城和石景山区苹果园站,全长约为10km,运行时间约为6min,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km/h相比传统轨交,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节能、环保、噪音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其中,噪音小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 10. (1分)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中降低噪声的11. (2分)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12. (4分)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13. (2分)今年5月,扬州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 (3分)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_;夏天喝冷饮时,发现杯子外面有水珠出现,好像在“出汗”,这是_现象;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_现象15. (2分)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行驶三、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35分)16. (2分)2014年5月,中俄举行联合军演中,中俄海军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同速前进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是_艇上固定甲板的螺丝长度如图所示,这个螺丝的长度读数为_cm17. (2分)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水的温度是_。18. (4分)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中测量小球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填写公式)_;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 (3)小球的平均速度为_m/s (4)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19. (10分)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态(选填“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这种物质在第3.5min时处于_状态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 (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的时间约为_ (6)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右面的坐标纸上画出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线 20. (11分)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的装置图,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固定甲图中的位置_(选“A”或“B”)实验中应观察水沸腾前后的_和_。每隔1分钟记录1次水的温度,得到了下表数据。(2)为完成此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 (3)水在第_min开始沸腾; (4)得出水的沸点为_;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21. (6分)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_。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_,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_,也就加快了从人体_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_。四、 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22. (15分)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 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 “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注:该小题必须有必要的运算过程)(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23. (5分) 2018年10月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大型跨海通道,世界上设计标准最高、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由主桥、人工岛和沉管隧道组成,如图所示桥中的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如图所示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整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是世界工程奇迹,求: (1)大桥全长约50km,贯通后从香港到珠海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则大桥的设计时速为_千米/小时。 (2)港珠澳大桥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隧道中的沉管深达40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_Pa 。(g=10N/kg),某节管的排水量约为8万吨,将它缓缓放入海水中,待其浸没后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_牛,方向为_,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_米3.(海水的密度取1103千克/米3 , g=10N/kg) 24. (5分)小王五一期间自驾车旅游,如图所示,当到达A地时,车内钟表显示如图C,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如图D(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9-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