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百所高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催促崔嵬 离间反间计 循序渐进徇私舞弊B忸怩拘泥 提供供销社 溃不成军振聋发聩C张贴字帖 急迫追击炮 签订契约锲而不舍D熟稔谂知 分散散热器 猝不及防出类拔萃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将“国宝”南迁。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空前绝后的文物大迁徒工程。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藏匿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不过,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确乎愈挺愈直了!”A空前绝后 B藏匿 C安然无恙 D确乎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C“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D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帝注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郊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帝:晋武帝司马炎。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B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当:挡住D面陈饯吴之计 面:当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沈以故吏免 竟以诡计令吴罢守B每为边害,祜患之 石城以西,尽为晋有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3分)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4分)(2)除有远见卓识外,羊祜还有哪些美好品质?(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连州注阳山归路吕本中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七十者衣帛食肉, ,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2) ,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3)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自胡马窥江去后, ,犹厌言兵。渐黄昏, ,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在两千年前所正确地指出的一样。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有一段话很生动地形象化地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赵执信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刭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争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全”就是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就是更典型更普遍地表现生活和自然。不全不粹难以形成艺术的美。B“粹”就是“洗尽尘滓”,去粗取精,对应“虚”,“全”则与“实”相对应。虚实相生,两者辩证统一。C要“粹”,就有取舍,就不全;要“全”,就难做到拔萃。“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难以兼得。D“全”而不“粹”,容易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粹”而不“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E艺术的最高成就就是做到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统一,先秦哲学家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了出来。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赵执信误认为雕塑绘画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其实古人画龙,也是以一鳞一爪使全体宛然可见。B精选局部反映整体,即一粒沙里见一世界,这不是自然主义,亦非形式主义,这是传统的现实主义。C中国绘画艺术处理空问的方法,与中国舞台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的处理是相通的,具有诗的意境。D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高度统一了真和美、内容与形式,为后世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14“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这话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15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齐白石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是一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这体现了文中中国艺术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和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人行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夜,春夜,中央大街注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1936年5月(选自萧红散文集)注中央大街指哈尔滨大街,当时的哈尔滨正处于日伪统治之下。16文章的最后两段有何作用?(4分)17文中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5分)18春天来了,却让人无法感到春意。文章却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严春友在人生道路的两边,本来存在着无数美的事物,可是,我们常常只是为了赶路而忘记了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题记“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合着深刻的道理:世界是按照自相似或全息的原理构成的。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复制构成。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人类的大脑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和新皮层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和智力。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于是,每一个存在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也正是生物之所以能够克隆的根本原因。宇宙的每一部分也同样包含着宇宙的全部“基因”,每一块物质都包藏着宇宙的全部性质,就是说,它不仅包藏着已经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一切物质特性,而且还包含着植物、动物、人类等一切生命形式。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那么任何一块物质都会从自身中进化出各种生命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一粒沙子并不比宇宙小,只要条件具备,就能够从一粒沙子中克隆出一个宇宙,因为我们现在的宇宙只是大自然从一个比沙子还要小很多的宇宙“奇点”中克隆出来的。宇宙万物就是这样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当我的脑中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这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古往今来,这宇宙的音符也同样跳跃在我的心中,跳荡在我小小的脉搏中。我们人类从很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了进行星际飞行的梦想,嫦娥奔月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目前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看来要飞出银河系是几乎没有可能的,因为宇宙是太广阔了,广阔得令我们难以想象:即使以光的速度飞行,要飞出银河系距我们最近的地方,也要上万年的时间。况且,就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要达到以光速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浩瀚元垠的宇宙之海,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呀。既然我们注定永远不能实现在星系之间飞行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用赤诚的心灵来谛听萦绕于我们身边的宇宙之声吧,谛听来自遥远宇宙的呼唤,倾听来自远古的喘息,倾听大自然无声的喃喃细语。(节选自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有删改)19文中说,大自然用复制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世界的“神奇现象”的?请简要概括。(4分)20文章以“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为标题,有什么作用?(5分)21一般地说,文章写完倒数第三段就可以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两段呢?请结合“题记”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给“粤剧”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粤剧,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香港、澳门。以梆子、二黄为主,糅合了唱做念打。粤剧源自南戏,最早出现于明朝嘉靖年间,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23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令人震惊。阅读下面抽样调查图表后,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一个观点,并写出一个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要求观点鲜明,表述简洁,语言连贯。调查选项调查结果大学生人数所占比例生活用品名牌衣服、手机、电脑、MP470日常活动生日会、老乡会、欢送会、庆祝会95月费用两千元65年费用四万元5S (1)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观点是 ,(1分)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 。(2分) (2)如果你是商人,观点是 ,(1分)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 。(2分)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子总是比脚大好多。有一次,一位老人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穿这么大的鞋?”他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花同样多的钱,我为什么要买小的呢?”老人问:“你的脚应该穿多大的鞋?”男子吐吐舌头说:“很久没穿过合脚的鞋,不知道脚的尺码。”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驱除心中的贪念吧,年轻人。很多时候,人们昂首追求的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找到合脚的鞋,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好;鞋太大,反而会妨碍自己前进。”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及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ti/ti,p/, q/qi;A cu,jin,xn/xn;B n/n,gng,ku;D rn/shn,sn,c/cu)2A(“空间绝后”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语段中,“国宝”迁徙是迫于无奈,不是什么非凡的成就或盛况,可改为“史无前例”。“史无前例”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前所未有。文物迁移工作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3D(A缺乏主语,删去“使”;B“改善偏见”搭配不当,改为“改变偏见”;C句式杂糅,“靠的是所取得的”造成结构混乱)4A(文段阐述的对象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其特点是有意境。中有“中国古典园林”,应排最前;与相对应;与相对应;是对“意境”的解说,与后文衔接,所以选A)5A(委:托付)6C(均为代词,的人;A介词,因为/介词,用;B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被;D连词,表假设,如果/动词,像)7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8D(吴人称羊祜“羊公”,选项举措只是原因之一)9(1)将军统管万里疆域,怎么可以轻易出去呢?我如果今天死了,这营门才会开!(“安”“脱”各1分,句意1分)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侵占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行”“刈”“侵”各1分,句意1分)(2)谦虚内敛;光明磊落;钟情山水,陶冶性情。参考译文: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漂亮,善于谈论。与王沈一起被曹爽征召。王沈劝羊祜应征,羊祜说:“把自己交付给别人为别人做事,谈何容易。”等到曹爽失败,王沈因为是旧吏幸免,于是对羊祜说:“我常常记得你以前说的话。”羊祜说:“这不是开始时考虑到的。”他就是这样有先见之明又不自我夸耀。 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羊祜带领军队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百姓之心。他向吴国人表明自己的诚意,凡投降的人要想离去,悉听尊便。吴国石城守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在边关骚扰,羊祜很担忧这件事,最终用巧妙的计策让吴国撤去了石城守军。于是晋国防守边关的士兵减了一半,羊祜分出减下来的一半人去垦荒,垦田八百余顷,收成非常可观。羊祜初到荆州时,军队没有百日之粮,到他镇守荆州的后期,军中已有可用十年的粮食储备。有一次他想夜里走出军营,军司徐胤执戟挡住营门说:“将军统管万里疆域,怎么可以轻易出去呢?我如果今天死了,这营门才会开!”羊祜改变神色向他道歉,这以后就很少出军营了。 羊祜率军占据险要地势,新筑五座城池,收取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从吴人手里获取大量物资,石城以西的地方,全都被晋国所占有。在这前后,吴人前来投降的络绎不绝。羊祜于是加大修明德行和信用的力度,用怀柔策略来安抚刚刚归降的吴人。意气昂扬,有吞并东吴的大志。每当和吴军交战,约定好日期后才出兵,不采用偷袭的办法。将帅中如有想献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醇酒让他们喝,使他们醉而不能言计。有人俘虏了吴国的两个小儿,羊祜就遣送他们回家。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侵占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每次会集众人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都不越过边界。如果猎物先被吴人射中却被晋兵获得,都原封不动交还吴国人。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而不称他的名字。 羊祜喜爱山水,每逢好时光,必定去岘山,设酒赋诗,从早到晚不知疲倦。曾经感慨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古以来贤人名士,登此山远望,如同你我这样的人多了。他们都被埋没无人知道了,让人悲伤。如果死后有知,魂魄也应该登临这座山。”邹湛说:“公的美德冠绝四海,道承前代哲人,美好的名望,必将与这座山一同流传。至于我等,应该像公所说的那样。” 羊祜生病卧床,请求回京城。等在皇帝跟前陪坐时,羊祜当面向皇帝陈说伐吴的大计。他的病越来越重,于是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羊祜死后第二年吴国被灭,群臣向晋武帝祝贺,武帝端着酒杯流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10(1)时局动乱,诗人衰病漂泊,忧时伤国,满怀哀愁。(2)小儿女不解父亲此刻的心情,竟说湘潭风光胜过江南。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小儿女的天真无知,又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读来倍觉伤痛。11(1)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2)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 (3)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深林兮惊层巅 (4)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12C、E(C“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好的作品都是两者兼备;E荀子指出的只是全和粹,没有言及虚和实)13C(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主语是中国舞台表演方式,选项更换了主语;又将“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曲解为具有诗的意境)14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使人忘掉了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15全与粹、虚与实的辩证统一,形成艺术美;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6一方面与上文呼应,说明春意尚浅,花香未浓,嫩芽也无法在夜里看见。(1分)另一方面也暗示虽然春已至,但并非人人能感受到春的气息。(1分)喻指北方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冬天,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引发作者的议论,从而揭示文章主旨。(1分)17汪林是一位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并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象。(2分)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与底层人民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富人们的冷漠,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冷酷,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2分)18这是作者有意为之,标题与主题相矛盾,收到了一种隐微的反讽效果。(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贷款借款合同书范本
- 2025电子产品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楼道扶梯工程合同范本
- 宠物无偿领养合同范本
- 2025股权转让合同示范范文
- 2025标准购房合同协议书写才有效
- 装修换租房合同范本
- 2025汽车租赁合同及车辆安全管理规范
- 易装修合同范本
- 铁矿购销石合同范本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