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1页
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2页
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3页
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4页
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第 19 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第 19 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课 题 19 鱼我所欲也 主 备 人 陈继平 授课 人 黄有文 班级 174 课 时 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 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2 / 11 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 “ 失其本心 ” 中 “ 本心 ” 的内涵,辨析 “ 失其本心 ” 与 “ 舍生取义 ” 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学习过程 3 / 11 学习过程 4 / 11 学习过程 5 / 11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应体现学、议、评、练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2、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出自,作者,战国时期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附 “ 四书 ” : ) 二、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然后师进行议和评。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二)、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 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生字箪 ()蹴 ()羹 ()死亦我所恶 () 6 / 11 (2)、重点词解释 1、本心: 2、患: 3、辟:通, 4、箪:。 5、蹴: 6、得:通 7、乡:通 8、何加 :9、恶: 10、辩:通 11、义: 12、勿丧: 13、万钟: 14、贤者: 15、苟得: (3)、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三)、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归纳段意: 2、理解及背诵: 7 / 11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亦无所欲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开头以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 “ 性本善 ” 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9)文中与 “ 嗟来之食 ” 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3、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2)人的本心是什么 ? 8 / 11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4)文章开端没有直 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6)写 “ 鱼 ” 和 “ 熊掌 ”“ 不可得兼 ” 时 ?取 “ 熊掌 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的道理。 4、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 (1)取义成仁今日事, (2),留取 丹心照汗青 5、应用。 (1)本文孟子用 “ 舍生而取义 ”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 (选择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 ”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 “ 义 ” 与市场经济下的 “ 利 ” 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 “ 舍生取义 ” 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 样9 / 11 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列举奉行 “ 舍生取义 ” 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 “ 舍生取义 ” 的道理。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 “ 义 ” 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 “ 义 ” 不同。 ) (6)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的人 (精神永存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的人 (无生命价值 ) 第二课时 达标训练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不为苟得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为宫室之美 一箪 (dn)食 蹴 (c)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 (xe)也 10 / 11 2、请用 “ ” 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所欲有甚 于生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5、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欲 ” 可以指哪些事情?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所恶 ” 可以指哪些事情? “ 故患有所不辟 ”“ 患 ” 指什么? “ 非独贤者有是乙 “ 是心 ” 指什么? 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11 / 11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 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这段文字用鱼比喻 _,用熊掌比喻 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_。文中还把 _和 _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 _更宝贵的东西,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