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举例_第1页
赠与合同举例_第2页
赠与合同举例_第3页
赠与合同举例_第4页
赠与合同举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赠与合同举例 律师专业尽责,被告也能胜诉! 律师代理房产赠与纠纷一二审均告胜诉 作者:赵红兵律师 法律免费咨询热线:日期: 2016 年 01 月 26 日 案情介绍: XX 年,王某某将其名下的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房产以赠与的方式赠与其外孙女袁某,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并到洪山区公证处公证,在赠与合中,袁某承诺房产中一间房屋由王某某终生使用,袁某负担所有的房屋日常开支以及负有对王某某的赡养义务,袁某支付 20 万元给王某某的子女。之后王某某与袁某共同居住生活。 2016 年,王某某将其外 孙女袁某一纸诉状告至武汉市洪山区法院,起诉称其将房屋赠与给其后,袁某没有尽到赠与合同中的赡养义务,对其不孝,要求收回房屋。 案情分析: 赵红兵律师接受本案的被告袁某的委托后,认真调阅了原告提交法院的相关证据,并深入到被告的所住的社区物业、医院及左邻右舍进行调查取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庭辩论思路及应诉方案,赵律师认为:一、王某某将诉争房屋赠与袁某系真实意思地表示,不存在受欺骗和利诱的情形。 二、袁某已经按照赠与协议和赠与合同的约定履行了附随义务,王某某要求撤销赠与合同于法无据 ,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三、王某某要求撤销赠与合同的请求2 / 16 和提交的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应被法庭采纳。四、本案起诉的真实目的,实际上是个别子女为了自身利益而鼓动 90多岁的老人诉讼,因而编造出所谓的事实,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主张,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 审判结果: 赵红兵律师向法庭提交了 16 组证据,用确实充分地证据来支持其要求驳回王某某诉讼请求的主张,同时在法庭调查中,按照开庭前设计的辩论思路和应诉方案,频频向原告提问,使得原告不得不转向律师设计好的方向上来,自始至终在庭审中掌握着绝 对的主动权。在被告代理人准备的充分证据面前,原告的证据不仅单薄,而且经不起赵律师慎密的推敲和提问,无言以对,由于本案被告方不同意调解,法庭当庭宣布择日判决。在等待判决期间,原告王某某去世,其二个子女认为不可能败诉,申请作为法定继承人重新参加庭审,经洪山区法院于 2016 年作出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王某某子女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赵红兵律师作为袁某的二审代理人参加庭审,在赵律师的努力下, 2016 年 3 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再次驳回原告上诉请求。 法律依据 : 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长: 3 / 16 湖北普明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袁某的委托,指派我担任本案被告的代理人,根据刚才法庭调查查明的事实,结合有关法律提出如下代理意见,供法庭参考: 一、原告将诉争房屋赠与被告系真实意思地表示,不存在受欺骗和利诱的情形 原被告双方所签订的赠与协议和赠与合同是原告自愿赠与的行为,原告分别在赠与协议和赠与合同上表示自愿赠与给被告,同时亲自签字并经原告多名子女和律师见证,赠与合同更是经过洪山区公证处进行公证,充分 表明该行为是原告自愿所为,不存在受被告及其母亲的欺骗和利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根据该规定,原告要求人民法院撤销赠与合同,就应当对有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但是通过庭审,原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充分证明这一主张。而被告提供的证据却充分证明原告的赠与行为是其真实意思地表示,应得的法律支持。 二、被告已经按照赠与协议和赠与合同的约定履行了附随义务,原告要求撤销赠与合 同于法无据,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1、赠与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约定,向原告的4 / 16 子女支付了补偿款,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支付了过户费用,同时原告也至今居住在被告家中,被告及其母亲照顾和赡养原告多年,对此,原告的声明和相关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本案的原告是年近 95 岁高龄的老人,被告的母亲作为原告的小女儿,从出生、成长,到结婚,再到被告出生、成长,一直是和原告居住在一起生活,直到 1991 年,被告母亲搬到新居,但还是同住在一个大院,以便照顾老人, 1999年,被告母亲办理内退,回家一心一意照顾父母,被告 从出生至今一直跟外公在一起生活,同母亲一起照顾外公,外公也喜欢被告,否则,原告也不会将房屋赠与被告, XX 年初,原告长女王 为争夺原告的房产权,先后两次到洪山区法院起诉自己的父亲,原告考虑再三,在征得其他子女和律师的同意下,决定将该处房产赠与被告,另外考虑到其他子女的家庭情况,要求被告出资二十万元分给其他子女,被告答应并履行了该赠与协议中的全部条款。原告的生活仍在被告及其母亲照护下,安享晚年。如果像起诉状中所称的被告及其母亲“房屋过户后,对其从不照顾和关心、限制其人身自由、严重侵害其财产权和人身权、对其疾病不 予救治和治疗、严重影响原告正常休息,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等那样,原告就不可能在 95 岁还有如此好的身体!而原告本人在其亲笔书写的声明中明确证实这些年是受到被告及其母亲的护理!同时在原告提交的录音证据中,原告也亲口承认:“今年上半5 / 16 年,我还可以到街上、学校操场上到处玩!我身体是最好,随便到外面走,眼睛什么的,各种器官都好”。这些都充分表明原告亲口亲笔证实起诉状中的所谓事实自相矛盾,子虚乌有。例证据规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 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本案起诉的真实目的,是原告的个别子女面对房屋价格上涨,为了自身获得利益而鼓动年近 95 岁高龄老人诉讼,人为编造出所谓的事实,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主张,如果本案诉争房屋现价值低于 三十万元,就不会有诉讼的发生,我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如果原告这样无理的请求能够实现,将对被告极为不公平,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 三、原告要求撤销赠与 合同的请求和提交的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应被法庭采纳 1、通过刚才的庭审调查,原告亲口承认被告一直未尽赠与协议约定的义务,那么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第五十五条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6 / 16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因此即便是被告存在有起诉状中所称的未尽义务,也因原告没有及时行使撤销权而消灭。 2、关于证人证言:证人分别是原告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跟本案审理的结果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因为如果法院判决撤销房屋赠与协议,原告已近 95 岁高龄,证人作为继承人就可以或者有可能取得该房屋的继承权,同时证人和本案的被告母亲具有债务关系,汪 与被告也刚刚进行了诉讼,也都同样具有利害关系。根据证据规则第六十九条第二项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同时因证人又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因此他们的证人证言不应得到法庭采纳和支持。 3、通过庭审,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除了其子女提供的证言和视听证据外,再无任何证据,同时其子女证言多 为道听途说,而被告方既有原告的亲笔所写的证明,又具有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同时还有众多与本案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这些都充分证明原告起诉状所称的事实与理由,并非真正的事实。证据规则第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7 / 16 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 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因此,无论是从合同撤销程序上还是证据的证明力上,原告的诉讼请求都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综上所述,代理人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其没有证据证明其主张,恳请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以维护法律的公平,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代理人:湖北普明律师事务所 赵红兵律师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继母子关系恶化法院判决解除 因遗产继承,继子和继母发生纠纷,此后形同陌路,继母走上法庭 要求解除继母子关系,并要求继子给付 2 万元抚养费。近日,赤峰市林西县人民法院判决解除了原告葛某与被告武某的继母子关系,对主张抚养费的请求不予支持。 据了解, 1994 年农历 3 月 26 日,葛某与被告之父武某某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再婚时被告武某 8 周岁,葛某与武某某将被告抚养成人。 XX 年 8 月武某参加工作, 2016 年 5月 9 日武某某因病去世。武某某去世后,葛某跟被告武某说等处理好后事再分遗产,武某不同意,将葛某告上法庭,后8 / 16 来就再也不去葛某家了。此后,葛某认为保持这种关系已经没用了,葛某要求解除关系,得到相应的补 偿,要求被告武某给付抚养费 22788 元。 而武某则认为,继母子关系存在,是基于继母与父亲再婚形成的,现在父亲已经病逝,无法解除继母子关系。同时也没有法律规定,解除继母子关系后继子向继母给付金钱的义务。 法院认为:原、被告系形成抚养关系的继母子关系,继子受继母抚养教育的事实不能消失,他们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自然终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解除的批复民他字第 44号“继父母与继子女已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自然终止,一方起诉要求解除这种权利义务 关系的,人民法院应视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准许解除的调解或判决。”的规定,被告之父武某某去世后,被告因财产与原告产生纠纷并提起诉讼,纠纷解决后,被告与原告断绝来往,原、被告之间的关系已形同陌路,原、被告继母子关系已无维持必要,作为继母的原告要求解除继母子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请求,应予支持。原告要求继子补偿抚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 30 条第 1 款“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9 / 16 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本案中,原告是并不缺乏劳动能力又不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被告亦没有虐待、遗弃养父母的行为,不予支持。综上,法院判决解除原告与被告形成的继母子权利义务关系;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公证后没过户,所赠房屋还有效吗? 年过七旬的周老先生是某企业的一名退休职工。因为没有儿女,两人“老来伴”的 感觉比起他人,就显得愈加浓重。俩老人身体还可以的时候,日子虽有些孤单,但是因每天忙于出外溜达、收拾家务、买菜做饭等,过得却也不算冷清。只是近年来,周先生与老伴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日子就费劲了很多。不过,他们感到庆幸的是,邻居对他们都非常照顾,尤其是周先生原来的徒弟小刘夫妻,对老两口的生活非常关心。从 XX 年开始,他们就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帮老人打扫卫生,做些可口的饭菜。这让两位老人感到很温暖,日子也不再孤单冷清。 然而,好景不长。 3 年前,老伴走了,只剩下周老先生一人,每日对着电视打发日子 ,时间不长,老人患了轻微脑血栓,虽然能够自理,却已有点行动不便。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小刘夫妻俩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他。万分感动的周老先生 决定将自己的一间房赠给小刘夫妇,自己只保留居住10 / 16 权。两年前,双方签订了赠与协议,之后还对协议进行了公证。但是,一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事情发生了变化。在对赠与协议进行公证后,小刘夫妇到周老先生家里照顾他的次数渐渐少了。一开始说是工作忙,后来说家里事情多,再后来干脆连过年过节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了。“今年 3 月份过后,他们连个电话都没有打来 过,对我已经不闻不问,我真的很伤心。”老人说,所以他想问一问,目前这种情况,他可不可以撤销那个赠与协议? 针对周老先生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内蒙古源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新慧。她说,这个赠与协议是可以撤销的。因为我国司法部赠与公证细则中规定:办理不动产赠与公证的,经公证后,应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否则赠与行为无效。由此可以看出,对所赠与之物进行公证,只是完成了赠与行为的一部分。上文中,周先生与小刘夫妇之间,没继续进行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所以他们的赠与行为还没完成,也就是说赠与合同 未成立,自然能够撤销。在此,张新慧提醒说,为避免周先生遇到的那种情形出现,赠与人可以与受赠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并进行公证。即受赠人只有尽到了生养死葬的义务,才能获得受赠的财产,以保障孤寡老人的权益。 案例:分清“居间”与“委托” 11 / 16 郝女士生意繁忙,为图省心,她找了一家中介公司代办买房事宜。 2016 年 11 月,经中介公司介绍,她买下了一处二手房。入住之后,郝女士发现该房屋的供暖费没有结清。郝女士认为中介公司在房屋交易过程中审查失职,故起诉至法院,要求中介公司为其支付拖欠的供暖费。中介公司辩 称,双方不存在居间合同关系,郝女士签的是单独委托过户协议,仅委托中介公司代办房屋产权过户。过户之外的事情,中介公司概不负责。 法官审理查明,郝女士确实没有签过居间服务合同,只签了一份单独委托过户协议。该协议约定:中介公司为郝女士提供权证代办服务,郝女士支付委托过户费用37700 元。法官注意到,该房屋的成交价是 165 万元,按市场惯例,委托过户费一般不超过 3000 元。 37700 元的费用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占房屋成交价的 %,与居间服务费的收费标准颇为近似。对此,中介公司的说辞是,双方签署了 单独委托过户协议,“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法官向郝女士解释,居间服务合同和单独委托过户协议不同,二者对应的法律关系分别是居间合同关系与委托合同关系,中介公司承担的相应法律义务也不同。缺少了关键的居间服务合同,郝女士很难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居间合同关系。听罢,郝女士对法官说:“我买房子的时候工作忙,就想找中介公司代理一下,不明白这 ?代理 ?二字12 / 16 是指居间还是委托。现在才知道,供暖费没结清是吃了小亏,没签居间服务合同才是上了大当!”思虑再三,郝女士准备继续搜集有力证据,另行起诉,于是撤回 了本案的诉讼。 消费者买卖二手房时,常说要找中介公司“代理”一下,却不知口语的“代理”一词在中介行业中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居间合同关系与委托合同关系。一些中介公司恰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无知,蓄意混淆上述两种法律关系,从而规避责任,牟取不当利益。郝女士的遭遇,就是中介公司混淆概念、“偷梁换柱”的典型案例。 居间服务是中介公司的主营业务,需承担较多义务和较大的风险。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是委托人,中介公司是居间人。居间人不能以委托人的名义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仅能以自己的名义居中 斡旋,传达双方意思,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居间服务受到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等特别法的约束,法律方面掣肘较多,相关部门的监督也较为严格。 委托业务仅是中介公司的“副业”,内容主要是代办产权过户、代为办理贷款等,收费条件是完成委托的事项。委托服务没有专门的行政法规、规章予以约束。实践中,中介公司混淆居间合同关系与委托合同关系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签约的方法:中介公司将上述代办业务写进居间服务合同,使买房人产生误解,以为代办业务是居间业务的必要附随,二者属于同一种法律关系。二是个别中介公司13 / 16 欺骗消费 者以单独委托过户协议代替居间服务合同,一旦产生诉讼,就以“意思自治原则”为盾进行答辩。 赠 与 公 证 案 例 案情情况: 王某来到我处,称其拟将其名下的房产赠与给他的孙子王小某,申请办理赠与合同公证。 赠与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或附一定条件地赠与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双方签订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经公证员了解,王某年过七旬,其配偶李某因身患糖尿病脚趾已被切除正在住院治疗、行动不便, 其拟赠与之房产系房改购房。王小某系他们长子王某某的长子。王小某自幼父母离异,随其祖父母共同生活。现王小某新婚不久没有自己的房屋,作为祖母的李某希望王某将其名下房产赠给孙子王小某。 公证员了解上述情况后,依法向王某详细告知了法律对赠与的规定,告知了赠与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向王某详细询问,其拟赠与房产的购买时间、房产是否有抵押、查封、扣押等限制房产处分权的情况;其与配偶的结婚时间、家庭成员情况,是否有婚前或夫妻财产约定等。并根据法律规定着重告知: 1、上述房产系其与配14 / 16 偶的夫妻共同财 产,未经房产共有人同意不可一人擅自赠与他人; 2、公证赠与不可非法撤销的法律规定; 3、赠与合同是否将房产赠与王小某一方还是赠与王小某夫妻双方; 4、收到公证书后应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并要求当事人提交以下材料: 一、当事人王某、李某、王小某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的复印 件; 二、王某与李某的有效夫妻关系证明; 三、有关档案部门根据记载出具的亲属证明; 四、房地产权证及房地产权登记部门出具的房屋权属登记簿查询证明。 五、主治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