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 骨质疏松症现状 腕部骨折 200 000 髋部骨折 300 000 椎体骨折 700 000 其他骨折 300 000 RiggsBL MeltonLJ Bone2007 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1 500 000次 全球骨质疏松地域变化趋势预测2002 2050年 由欧洲到亚洲 骨质疏松症在亚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许多亚洲国家和亚裔人口快速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在该地区的最普遍和最昂贵的健康问题之一 亚洲地区骨质疏松骨折将会大量增加 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在过去30年中 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已经上升2 3倍 到2050年全世界髋部骨折的一半将发生在亚洲 骨质疏松在中国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60岁以上人口已达1 72亿 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 6 全球1 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 总患病率是16 1 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资料 虽然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在中国已经开展了20年 但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 仍然有待提高 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情况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年 2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 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以50岁以上人群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为基础判定 中国50岁以上人群 骨质疏松症知晓率和诊断率低 吴琨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 6 503 508 对50岁以上的门诊就诊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已知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 低骨量 未来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容乐观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将明显增加 流行病学人口数 万 流行病学人口数 万 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 Epidemiology CostsandburdenofosteoporosisinAsia2009 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和癌症 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13 高于前列腺癌1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40 高于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1美国2004 2006数据还显示 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人数高于卒中 心脏病和乳腺癌的总和2 1 AACEGuidelines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年 各国骨质疏松指南及标准性文件 中国的专业对策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于2006年发布了 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 200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发布了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2008年10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在京共同启动了 2008 2009世界骨健康年 活动 并发布了 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 2013年 发布 至2013年全球发布的骨质疏松指南 IOF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SIBOMM 拉美骨矿物代谢协会 MENACO 中东和北非骨质疏松共识 APLAR 亚太风湿病学联合会 NOGG 国家骨质疏松指南小组 NICE 国家卫生医疗质量优化研究院 HAS 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 SAO 阿根廷骨质疏松协会 AAOMM 阿根廷骨矿物代谢协会 NOFSA 南非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 NOF 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 NAMS 北美绝经协会 ACR 美国风湿病学会 GH 联合保健集团 RACGP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协会 全球37个国家均已制定了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指南对目标人群的陈述 IOF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NICE 国家卫生医疗质量优化研究院 HAS 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 NOF 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 指南对目标人群的陈述 续 GH 联合保健集团 APLAR 亚太风湿病学联合会 指南对防治策略的推荐 指南对防治策略的推荐 续 GH 联合保健集团 APLAR 亚太风湿病学联合会 IOF绝经后女性诊疗指南 2012年 更新内容概述 IOF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NOF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2010年 更新内容概述 NOF 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年 更新内容概述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 1 2 17 2 临床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Frax WHO 10yearsfractureriskassessment k FRAX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OsteoporosisSelf assessmentToolforAsians OSTA 此工具基于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研究 收集多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并进行骨密度测定 从中筛选出11个与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的风险因素 再经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 得出能最好体现敏感度和特异度的2项简易筛查指标 即年龄和体重 OSTA 体重 年龄 0 2 OSTA 45 49 50 54 55 59 60 64 65 69 70 74 75 79 80 84 低风险 低风险 中风险 高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监测 进行监测和随访的目的 LewieckiEM AmFamPhysician 2010 82 7 749 54 监测和随访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黄美秋 中国医药导报 9 18 134 135 VAS疼痛评分 患者百分率 P 0 05 两组比较 监测和随访的内容 1 生活方式了解骨质疏松危险因子是否消除 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否充足 跌倒的预防 有无规则的锻炼等 是否正确服药等身高测量每年身高缩短4cm以上的患者需行X线检查排除新发的椎体骨折脊柱X线既往确诊椎体骨折的病人 如出现身高变矮 不明原因背痛 姿势的改变或胸片出现新发的椎体畸形 需复查 Clinician sguideto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NationalOsteoporosisFundation 2013versionWritingGroupfor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ClinicalDensitometry ISCD PositionDevelopmentConference Positionstatement ExecutiveSummary JClinDensitom 2004 7 7 12WattsNB BilezikianJP CamachoPMetal 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Med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Practi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 EndocrPract 2010Nov Dec 16Suppl3 1 37 监测和随访的内容 2 骨密度检查多项国际指南 包括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 ISCD 指南 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 NOF 指南及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 AACE 指南均推荐骨密度作为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检查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常常被用作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观察终点之一 有利于预测疗效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监测还能帮助判断患者的依从性 在用抗骨吸收治疗药物后 如仍有非常高的骨转换标志物提示差的依从性 或吸收利用差 Clinician sguideto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NationalOsteoporosisFundation 2013versionWritingGroupfor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ClinicalDensitometry ISCD PositionDevelopmentConference Positionstatement ExecutiveSummary JClinDensitom 2004 7 7 12WattsNB BilezikianJP CamachoPMetal 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Med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Practi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 EndocrPract 2010Nov Dec 16Suppl3 1 37 对监测和随访的建议 每1 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诊 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了解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是否发生骨折等 同时给予健康指导骨密度监测 治疗启动或改变治疗方案后至起效每年一次 起效后可延长检查间隔时间骨转换标志物监测 限有条件的单位 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3 6个月进行检测 骨折监测策略 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减少骨折发生风险 但并不能消除风险临床试验结果提示 药物干预能显著降低骨折发生后的再发及第三次骨折发生风险 而未治疗患者再发骨折风险增加 因此 治疗期间的第二次骨折可提示治疗无效并不是所有部位的骨折都与骨质疏松相关 手 头骨 手指 足趾 脚和脚踝这些部位与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无关 LevisS QuandtSA ThompsonDetal 2002 Alendronatereducestheriskofmultiplesymptomaticfractures resultsfromthefractureinterventiontrial JAmGeriatrSoc50 409 415WattsNB JosseRG HamdyRCetal 2003 Risedronatepreventsnewvertebralfracturesinpostmenopausalwomenathighrisk JClinEndocrinolMetab88 542 549Barrett ConnorE NielsonCM OrwollE BauerDC CauleyJA 2010 Epidemiologyofribfracturesinoldermen osteoporoticFracturesinMen MrOS prospectivecohortstudy BMJ340 c1069vanStaaTP LeufkensHG CooperC 2002 Doesafractureatonesitepredictlaterfracturesatothersites ABritishcohortstudy OsteoporosInt13 624 629MackeyDC BlackDM BauerDCetal 2011 Effectsofantiresorptivetreatmentonnonvertebralfractureoutcomes JBoneMinerRes26 2411 2418 骨折评估治疗反应 骨密度监测策略 骨密度是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因素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髋部BMD每年丢失率1 2 因此接受治疗后骨密度升高或保持稳定都说明有效骨密度上升最快在治疗初始的6 12个月 之后上升趋势趋缓骨密度升高不同部位有差异 腰椎 股骨转子 全髋 股骨颈 WritingGroupfor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ClinicalDensitometry ISCD PositionDevelopmentConference Positionstatement ExecutiveSummary JClinDensitom 2004 7 7 12E MichaelLewiecki Monitoringpharmacologicaltherapyforosteoporosis RevEndocrMetabDisord 2010Dec 11 4 261 73 骨密度监测策略 测量部位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 NOF 指南指出 尽管中轴骨和外周骨的骨密度提供了具体部位的参考 但是髋部骨密度值仍然是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最佳指标 测量技术多项指南推荐双能X线 DXA 为首选的监测骨密度手段 其他检测技术如单能X线吸收仪 X光摄片 定量超声等仅用于外周骨的检测 测量频率关于测量频率 各指南略有不同 ISCD建议骨密度监测时间为 治疗启动后每年 或改变治疗方案后每年 一旦治疗效应产生 则可以延长间隔时间 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2011 建议每6 12个月系统地观察中轴骨骨密度的变化 有助于评价药物的疗效 Clinician sguideto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NationalOsteoporosisFundation 2013versionWritingGroupfor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ClinicalDensitometry ISCD PositionDevelopmentConference Positionstatement ExecutiveSummary JClinDensitom 2004 7 7 12WattsNB BilezikianJP CamachoPMetal 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Med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Practi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 EndocrPract 2010Nov Dec 16Suppl3 1 3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 1 2 17 骨密度监测注意事项 遵循严格的质控标准 包括定期的体模扫描校准 患者合适并可再现的检查体位等监测发现骨密度下降需考虑的因素药物依从性差双膦酸盐治疗时 未按正确方法用药漏诊骨质疏松的继发性原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吸收不良 肾衰 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治疗失败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年增刊 1 672 ICSI HealthCareGuideline Diagnosis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SeventhEdition 2011 部位及感兴趣区核实体模 骨密度改变评估治疗反应 Diez PerezA AdachiJD AgnusdeiD etal Treatmentfailureinosteoporosis OsteoporosInt 2012Dec 23 12 2769 74 doi 10 1007 s00198 012 2093 8 Epub2012Jul27 临床常用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和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2011 均推荐 型原胶原N 端前肽 PINP 和血清 型胶原交联C 末端肽 CTX 是敏感性相对较好的两个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GlendenningP Markersofboneturnoverforthepredictionoffractureriskandmonitoringofosteoporosistreatment aneedforinternationalreferencestandards osteoporosint2011 22 391 420 ClinBiochemRev 2011Feb 32 1 45 7 骨代谢指标的评估 定期的骨代谢指标检测并与基线值对照可以评估药物疗效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检测指标也有所不同抗吸收药物常用监测指标 DPD NTX CTX TRACP 5b BALP或P1NP促形成药物常用监测指标 P1NP NishizawaY OhtaH MiuraM etal Guidelinesfortheuseofbonemetabolicmarker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2012edition JBoneMinerMetab 2013Jan 31 1 1 15 doi 10 1007 s00774 012 0392 y Epub2012Nov10 骨代谢指标的评估时间 对于抗骨吸收的药物 一些骨吸收指标如DPD NTX CTX和TRACP 5b在早期即被抑制 因此可以在基线时和开始治疗后3 6个月时检查并对比结果 而骨形成指标如BALP和P1NP的变化会有延迟 因此可在基线和开始治疗6个月时进行检查对于促骨形成药物PTH 重组甲状旁腺素 每日皮下注射 骨形成指标中PINP和BALP的变化最为明显 可在基线和开始治疗后1 3个月时检查 NishizawaY OhtaH MiuraM etal Guidelinesfortheuseofbonemetabolicmarker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2012edition JBoneMinerMetab 2013Jan 31 1 1 15 doi 10 1007 s00774 012 0392 y Epub2012Nov10 MiyauchiA Mats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实战模拟题
- 傣语教学字母课件下载
- 2025年电子信息技术中级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
- 甲状腺癌超声课件
-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 田田台球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田径训练力量课件
- 新解读《GB-T 36804-2018液体硅橡胶 分类与系统命名法》
- 北师大优化 教学课件
- kdj指标教学课件
- 新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主题
- 室间隔缺损教学查房
- MBA《会计学》课件-(济南)
- 班组长质量管理意识培训
- 传奇辅助脚本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史丹利化肥的营销策划
- 孕产妇健康知识宣传栏
- 部委管理制度
- 动车组随车机械师-动车组随车机械师作业标准
- 哺乳期乳房内化脓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