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D卷.doc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D卷.doc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D卷.doc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D卷.doc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1 物质的构成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训练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 ) A .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B .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C . 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D . 氢气被压缩了2. (2分)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增加振动的振幅,听的更清楚B . 医生给儿童肌肉注射疫苗时,是利用大气压强将药液压人儿童肌肉内的C . 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D . 医生用B超给病人体检时,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获取图像的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和斥力C .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4. (2分)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B . 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 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D . 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5. (2分)“西湖龙井”为古代的贡茶,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中的香气分子扩散的结果B . 泡茶时,部分茶叶沉下去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出的气带走了大量的热D .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6. (2分)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 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C . 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D . 面条没有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7. (2分)不同类型的实验活动有不同的作用,下列对右图两个实验活动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甲常用于研究分子问隙B . 乙常用于研究板块张裂C . 甲为研究分子运动提供证据D . 乙为研究板块碰撞提供证据8. (2分)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冷水快,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越快C . 铅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D . 黄豆与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9. (2分)“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 ) A . 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小B . 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大C . 温度低时,分子间空隙大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 (2分)2016 年 12 月 16 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停止运动B . 分子质量变大C .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 . 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1. (2分)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 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二、 提升题 (共6题;共11分)12. (2分)荷叶上的两滴小露珠相互接触时,自动融为滴大露珠,这一现象表明( )。 A .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B . 分子之间存在看斥力C .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13. (2分)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 . 是事实,是推论B . 是事实,是推论C . 是事实,是推论D . 是事实,是推论14. (2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 .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 .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空隙减小D . 水分子聚合在一起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5. (1分)图中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16. (1分)在一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先注入半管清水后,再慢慢注入酒精,直至装满玻璃管然后用手指按住开口端,来回颠倒数次后,再将玻璃管竖直放置,手指脱离开口端,观察到管内液面下降了,如图所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_。可推测,分子间有_(选填“斥力”或“引力”)。 17. (3分)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白醋盐酸食盐水草木灰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_;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_;(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 第 8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