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 主讲内容 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二 职业病分类三 职业病防治法四 改善劳动条件 优化作业环境 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和对人体的影响 前言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企业普遍存在职业危害 目前 我国的职业危害的人数 职业病的发病人数和因职业病而死亡的人数都居世界的前列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现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2亿职工受不同程度职业危害 文献资料 发病人数多1949 1962年 13年 共报告发生尘肺5万1990年 2003年 13年 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患者病例208134例 2005年全国报告新发尘肺病人12212例 累计发病607570例 存活470089例 我国职业病发病和死亡人数据世界前列 全国报告新发的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80 急性慢性的中毒占20 对99万农民工进行了健康检查 发现患有明显职业病有3700人 体检结果发现异常的职工占3 47 联合国秘书长 kofiA annan 译自 Asian PacificNewsletteron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 1997 4 59 所有人享有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的权利 令人遗憾的是 全世界仍有数亿人在人的尊严和价值被漠视的条件下工作 据估计 每年共发生2亿5千万起工伤事故 导致33万人死亡 另有 1亿6千万工人罹患本可避免的各种职业病 联合国秘书长 kofiA annan 续 而为数更多的工人 其心身健康和福利状况受到种种威胁 这些职业性病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当于全球国民经济产值 GNP 的4 至于由此所致家破人亡和社区破坏而带来的损失 则难以数计 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必须造福于全世界所有的男人和女人 职业安全与卫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全球职业病和有关事故导致的负担情况 ILOandFIOH2000 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他们应是受益者 而不该是受害者 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 ahighpriorityontheglobal inter l nationalgenda KofiA Annan UNS G 1997 什么是职业危害 定义 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有那些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粉尘 矽尘 电焊尘 铸工尘 石棉尘 煤尘 滑石尘 石墨尘 碳黑尘 水泥尘 陶土尘 铝尘 云母尘 有机粉尘毒物 金属类 铅 锰 镉 汞 铊 砷等刺激性气体 氯气 光气 氨气 二氧化硫 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 硫化氢 氰化氢 一氧化碳等有机溶剂 苯 甲苯 二甲苯 汽油 酯类 酮类 醚类 烷烃类 烯烃类等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苯胺 硝基苯等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 热裂解物 添加物 氯乙烯 苯乙烯 四氯乙烯 各类催化剂 稳定剂 防老剂农药 有机磷 有机氯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等 金属类毒物13种 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氯化汞 升汞 镍与难溶性镍化物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锑及其化合物锰化合物 锰烟 锰尘 铅尘 烟五氧化二钒烟尘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刺激性气体8种 氨二氧化 一 氮甲醛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 氟化氢 氢氟酸 硫酸二甲酯碳酰氯 光气 氯气 窒息性气体5种 丙烯腈硫化氢氰化氢氰化物一氧化碳 非高原 苯氨基 硝基 化合物11种 N 甲基苯胺N 异丙基苯胺对硝基氯苯 二硝基氯苯苯胺二苯胺二甲基苯胺对硝基苯胺硝基苯二硝基苯 全部异构体 二硝基 甲 苯三硝基甲苯 TNT 致职业肿瘤物质5种 苯焦炉逸散物氯甲基醚氯乙烯 乙烯基氯石棉总尘 纤维 其他物质12种 二硫化碳丙烯酰胺二氯代乙炔氟及其化合物 不含氟化氢 黄磷甲 基 肼肼 联氨磷化氢 膦氯化萘偏二甲基肼砷化 三 氢 胂 四 羰基镍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2 物理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 高温 高湿 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 高气压 低气压 3 噪声 振动 4 非电离辐射如 紫外线 红外线 微波 激光等 5 电离辐射如 a B Y x射线等3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 布氏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2002 职业接触限值 OEL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短时间接触容许溶度 PC STEL 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 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2年6月1日起实施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2002 高毒物品目录 2003版 54种 卫法监发 2003 142号 高毒物品目录 CAS为化学文摘号 高毒目录共54种 高毒物品目录 使用有毒物品规定 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害物品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 尽量使用无毒物品 优先使用低毒物品 行政处罚第六十二条5 30万 国家对有毒作业的政策 预防为主 分级管理 综合管理 全过程管理 鼓励研制 开发 推广和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淘汰旧的 加强对有关职业中毒危害的机理和发生规律基础研究 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设立条件及其工作场所要求 用人单位设立条件 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工作场所要求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有与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生产布局合理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行政处罚第六十六条第 一 项5000 2万 有毒与无毒分开行政处罚第六十六条第 二 项5000 2万 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的程序预评价报告是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该项目的依据之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影响确定危害类别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和分类管理办法行政处罚第五十八条第 一 项10 50万 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评价目的 依据 范围和内容项目及试运行概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种类 分布及其浓度或强度防护设施的实施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评价结论及建议行政处罚第五十八条第 三 项10 50万 高毒作业应急救援措施 高毒作业单位应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装备 制定预案 适时修订 定期演练 记录备案 劳动过程职业危害因素劳动损伤性因素 不合理作业制度精神 心理 紧张个别器官 系统 过度紧张不良体位不良工具 生产环境职业危害因素 自然环境 冬寒夏热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有害因素对作业环境污染 第二节 职业病分类及范围 第二节职业病分类及范围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线和有毒 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从立法意义上说构成职业病必须有4个要素 病人必须是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病因必须是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 职业病目录 范围内的 2013年12月23日颁布 职业病目录 将10类共132中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 包括 1 折叠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2 折叠职业性皮肤病9种 3 折叠职业性眼病3种 4 折叠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5 折叠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2013年12月23日颁布 职业病目录 将10类共132中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 包括 6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 折叠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8 折叠职业性传染病5种 9 折叠职业性肿瘤11种 10 其它职业病3种 传统与新出现职业病的情况 传统职业病尘肺石棉导致的肿瘤溶剂导致的外伤金属中毒农药中毒NIHL震动病 局部 全身 传统接触的皮肤病哮喘和小气道疾病养动物有关的疾病 新或再现的职业病新出现的农药中毒肩 肘症紧张综合症新的过敏室内空气有关的症状新高敏症皮肤癌再现的传染病新的传染病生殖疾病工作有关的慢性病ICTrelateddisorders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 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 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调离岗位并妥善安置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职业病病人单位变动 变更 时的保障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 合并 解散 破产等情形时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按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职业病病人所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因单位的变动而改变 职业病有何特点 与劳动条件有关 有明确的致病原因 常有群体发病的情况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临床表现上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 作用条件 接触机会 生产工艺 生产方式接触途径 呼吸道 皮肤 其它 意外事故等接触时间 每天 一生 累计接触时间接触强度 接触浓度 强度 或水平 劳动者 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 遗传性疾病 或缺陷 年龄性别 未成年 老年 妇女营养不良 不合理膳食其它疾病 呼吸系统 肝肾疾病 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等生活方式 吸烟 酗酒 缺乏体育锻炼 精神高度紧张等文化水平 缺乏卫生及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原因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意义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首富镇 咋成了 矽肺镇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及附近因为在钼矿工作已被定矽肺病的就有300多人 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被定上职业病的 或来自于外乡无法统计的 这些人中到底有多少患矽病 还是一个未知数 创造财富者的悲剧 2003年 福建省仙游县发生贵州农民工 0人患矽肺病 19人相继死亡的事件2003年 月 泉州市鲤城区一名四川女工苯中毒死亡 而她进厂工作还不到70天 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2001年全国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应接受年度体检的400多万人 但仅100万人接受检查 受检率低于30 目前全国已统计尘肺病患者累计超过59万人 其中存活44万例左右 可怕的是 新发患者仍以每年1 5万至 万例速度增长 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出现年轻化和工龄缩短趋势 大平矿难遇难者累计已经达到141人 仍有7人下落不明 10 28 矿区的遗孀 她们都是在30岁左右失去了丈夫 2004年酷暑 广州酷热天气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 其中一菜贩连续工作7小时后 中暑死亡 一菜市场的扫街工人 47岁男子 持续工作数小时后昏倒在街头 被路人发现后打120 送院后证实中暑死亡 绍兴市26人高温死亡中 其中一半是高温作业的工人 7月 上海浦东的一个大理石厂 工人在闷热的环境和扑面的粉尘里日夜不断地劳作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尘肺病向农民工身上转移 到2010年前后 农民尘肺病将会成为农村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全国每年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 间接损失达300亿至400亿元 同时 在国内外还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有的地方职业病危害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出现 尘肺村 中毒村 劳动者因职业病返贫 致贫的情况在一些农村地区大量存在 甚至发生因职业病纠纷处理不当而堵塞道路 罢工 游行 集体上访等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事件 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用人单位无视 职业病防治法 的规定 没有切实履行法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 没有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业卫生服务 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面落实 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是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缺乏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有的地方甚至竞相降低招商引资门槛 使一些未经职业卫生审查的建设项目违法立项建设 三是国家关于产业政策调整的有关措施在有的地方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一些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 技术和材料在一些地方仍然在继续使用 四是监管力量薄弱 尤其在基层有关部门执法力量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监督执法力度薄弱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 五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投入严重不足 职业病防治技术装备得不到补充和更新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不强 与当前职业病防治任务不相适应 OHS现状 世界各国OHS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工业化国家OHS覆盖面70 90 发展中国家OHS覆盖面5 30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OHS覆盖面约20 我国公共卫生几个重大卫生事件 1988年1月 上海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 流行高峰期每天发病人数超过10000人 最高日发病达到19013人 至当年5月13日 共有310746人发病 31人死亡 如此来势凶猛的消化道传染病 竟是食品卫生问题 食用携带甲型肝火病毒的毛蚶所致 2002年初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发生严重的苯中毒事件 当时检查发现有273人血白细胞降低 其中12人为重度中毒致再障碍性贫血 5人死亡 我国公共卫生几个重大卫生事件 1993年 渐江温州某村500多位农民工怀着用自已的双手脱贫致富的殷切期望 到辽宁从事高速公路的隧道开挖工作 两年工程完工后他们陆续回乡 2001年9月进行检查 已有196名农民患了砍肺病 占总人数近40 并已有数人死亡 通过受害农民诉诸法律 法院依法叛定他们得到人身损害赔金2 0886亿元 这是我国迄今因职业病造成人身损害的最高赔偿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六十号主席令 2001年10月27日通过 2002年5月1日施行 制订背景 依法治国 加入WTO 政府职能转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立法宗旨与原则 以人为本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为主 控制危害源头结合国情 重点控制严重职业危害法律定位 明确政府 用人单位 劳动者 技术服务机构权利义务关系 职能转变 减少事前许可 强化事后监督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行业作用 强调企业自身管理群众监督 工会 其它群众组织 劳动者参与管理确保实施 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单位参与工伤保险 规范监督和服务行为 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立法目的 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接触粉尘 放射性 有毒有害物质 国家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管理 全过程管理 鼓励研制 开发 推广和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淘汰旧的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 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用人单位义务 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工作生命权 享有保护 不受危害 危害知情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教育培训权 危害知识 防护知识 法律知识 职业健康权 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疗 康复 特殊保护权 未成年工 女工 残疾人 拒绝作业权 无防护条件 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 参与决策权 职业卫生民主管理 检举控告权 违法行为 侵害健康 民事赔偿权 健康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 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理 放射事故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职业病分类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签别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柜架 职业卫生技术法规与标准 职业卫生基础标准 工作场所卫生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职业照射防护标准 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职业病诊断标准 第一章总则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接触粉尘 放射性 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第二章前期预防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要求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生产布局合理 有害与无害分开 有更衣间 洗浴间 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设备 工具 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生理 心理健康的要求 其他要求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在卫生行政部门中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及时 如实地申报 接受监督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续 申报内容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浓度或强度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装置 设备 工艺 材料等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应急救援设施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 三同时 制度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审查 国家对从事特殊职业危害作业的管理 特殊作业的分类 从事放射性危害作业从事存在高毒的作业从事存在人类致癌物的作业从事存在人类生殖毒物的作业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管理机构 组织 配备专业人员 制定防治计划 实施方案 建立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监测 评价制度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个人防护用品 眼 皮肤 耳防护用品 防尘 防毒用的各类呼吸保护器 防电磁波 射线 防护用品 化学护肤用品 射线照射个人剂量计 职业病危害告知 劳动合同书 职业卫生培训 上岗 在岗 单位公告栏 岗位警示标识 中文警示说明 设备警示标识 中文警示说明 包装警示标识 中文警示说明 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中文说明书 劳动者职业卫生知情权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告知义务的关系 在 职业病防治法 中如仅规定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知情权是不够的 因为如果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样的权力是难以实现的 劳动者知情权的实现是通过用人单位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来保证的 劳动者职业卫生知情权贯穿劳动者从事存在职业危害工作的整个过程 包括对作业环境 原材料 设备等有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知情 以及对有关职业卫生防护设备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保养等知识的知情 另外还包括对健康体检结果的知情权等 劳动者职业卫生知情权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告知义务的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包括聘用合同关系 合同双方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劳动者付出得到报酬 职业危害是用人单位进行生产而产生 由此 保证劳动者健康是用人单位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用人单位理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危害告知 合同职业危害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条 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八条 内容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危害程度 危害后果 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工资待遇 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内容必须真实 不得隐瞒或欺骗变更岗位或工作内容 应说明并协议变更原合同相关条款 公告栏职业危害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内容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要求 固定位置 劳动者经常活动 必经之处 显眼 视线易及 无遮拦 危害岗位 场所 警示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二条 内容 警示线 有毒场所黄色区域警示线 高毒红色 警示标识 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按国家规定或国际通用标志制作 中文警示说明 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 危害种类 程度 后果 防护措施 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措施等 禁止标识图 禁止入内 易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对人员有伤害的场所 如 高毒作业场所 放射作业场所 各种污染源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禁止停留 对劳动者具有直接危害的工作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禁止启动 暂停使用的设备附近 如 设备检修 更换零件等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警告标识图 1 当心中毒 剧毒品及有毒物质的生产 储运及使用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当心腐蚀 有腐蚀性物质的作业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6023 ISO 当心感染 易发生感染的场所 如 有害生物制品的生产 储运 使用等地点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6004 ISO 警告标识图 2 当心弧光 存在弧光可能造成眼部伤害的各种作业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能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工作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6005 ISO 当心电离辐射 注意防尘 存在粉尘生产 储运及使用场所自行设计 警告标识图 3 注意高温 存在高温可能引起中暑的作业场所自行设计 注意危害 存在一般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 储运及使用场所1022 ISO 当心有毒气体 噪声有害 噪声强度超过85dB A 的作业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6104 ISO 存在各种有毒气体的生产 储运及使用场所4006 ISO 指令标识图 1 必须戴防护眼镜 对眼睛有伤害的作业场所6040 ISO 必须戴防毒面具 具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气溶胶 烟尘等作业场所6035 ISO 必须戴防尘口罩 具有粉尘的作业场所 如 纺织清花车间 粉状物料拌料车间以及矿山凿岩处等6115 ISO 指令标识图 2 必须穿防护鞋 必须戴防护手套 必须戴护耳器 噪声超过85dB的作业场所GB2894 1996 安全标志 6041 ISO 易伤害手部的作业场所 如 具有腐蚀 污染 灼烫危险的作业等地点6033 ISO 易伤害脚部的作业场所 如 具有腐蚀 灼烫 触电 砸 刺 伤等危险的作业地点6134 ISO 指令标识图 3 必须穿防护服 必须通风 具有放射 微波 高温及其他需穿防护服的作业场所6056 ISO 存在毒物和粉尘需要进行通风处理的作业场所自行设计 提示标识图 紧急出口 急救站 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 与方向箭头结合设在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处ISO 3864 易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对人员有伤害的场所ISO 3864 救援电话 易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对人员有伤害的场所ISO 3864 中文警示说明 示例1 中文警示说明 示例2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示例 危害岗位 场所 警示告知 续 要求 警示说明必须使用中文 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按卫生部22号令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第三条执行 高毒物品范围见卫生部拟颁布文件 原材料和设备危害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五 二十六条 劳动保护条例 第二十二 二十三条 内容 有毒化学品 放射性同位素 含放射性物质 中文说明书 有毒物品包装 有毒物品安全标签 警示标识 中文警示说明 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 中文说明书 警示标识 中文警示说明 要求执行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6483 2000 执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告和警示规定 卫生部草拟中 职业卫生培训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第二款 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九条 内容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防治 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 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要求对新录用 变更工作岗位或内容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培训对劳动者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 健康监护结果告知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第三十三条第三款 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四条 内容 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劳动者有权查阅 复印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者离开单位时 用人单位应如实 无偿 签章提供给其本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要求用人单位应依法主动告知劳动者询问 查阅 索取时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不得隐瞒 伪造健康监护资料 第五章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的措施 进入现场 调查取证 查阅复制 采集样品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 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作业 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 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职业健康检查 2 未离岗体检不得终止合同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无偿提供给劳动者复印件受到或可能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者 及时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行政处罚第六十八条2 5万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保障 1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 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4 采取有利于防止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 新技术和新材料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保障 5 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注意维护6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评价 并向职工公布7 对劳动者进行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8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9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应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保障 10 不得安排未成年人 孕妇 哺乳期的女工从事有害的作业 11 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或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对疑似职业病者及时安排诊断 对职业病病人及时安排诊断 治疗 康复 妥善安置并依法予以赔偿 用人单位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