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作用刍议(1).docx_第1页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作用刍议(1).docx_第2页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作用刍议(1).docx_第3页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作用刍议(1).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刍议 摘要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价值观基础是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包括生态危机的直接推动, 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规律的作用, 实现科学、 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等。生态文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和灵魂, 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 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等。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城市 科学发展 城市竞争力 生态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人类在重视关系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环境观念、 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它具有广泛的城市适应空间和丰富的实践内容。一、 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观基础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一种代表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文化标杆, 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价值观基础。( 一) 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 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 他指出, 人类创造了技术圈, 入侵生物圈并对之进行过多的榨取, 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他由此得出结论: 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 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 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转向或文化本质的革命, 必然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文化即/ 生态文化01。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 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包括三个层次, 即物质层次、 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2。生态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表现为环境教育、 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传媒、 生态美学等多领域全角度的延伸和发展, 从而真正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深处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 这是当今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 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基础生态文化观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价值观念。生态文化承认生态价值, 以认同生态价值为前提和基础, 它承认自然界中动物、 植物、 物种、 群落等大小不一的生态系统, 具有不依赖于人类利益的独特内在价值和维持人类生存、 对人类有用的外在价值。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的外部物质环境条件的总和, 对人类具有巨大价值, 它孕育着人类,而且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 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承认生态价值的基础上, 生态文化观念要求人类必须在研究资源再生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基础上, 保持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 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用的权利, 更有保护的义务, 而无论是利用还是保护, 都必须以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在利用自然时, 应当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需要, 为它们留下一份宝贵的不遭污染和破坏的遗产。因此, 人类要善待自然、 善待其他物种, 以互利互惠的观念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终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睦、 平等、 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二、 生态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动因( 一) 生态危机是促使生态文化产生并蓬勃发展的直接动因生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直接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文化危机, 因此, 解决生态危机需要人们对原来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抛弃过去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发展和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 促进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近代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 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推进到工业文明时代。但近代科学技术亦导致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扭曲甚或割裂, 造成人类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反省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行为的失范, 在此原因的背后,则是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要克服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彻底扬弃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 树立生态发展理念, 建立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文化有强大的渗透性, 可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和人的内心, 成为信仰、 观念等使人们以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来实现环境保护; 也只有文化才能成为生态环境自觉保护的牢固根基4。因此, 要真正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必须通过生态文化建设转变人们的观念, 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 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规律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 并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即绝对的以自然为中心的原始文化, 绝对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 追求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 生态文化。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对文明作一定义, 即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 也可理解为文化的地理、 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 5。文明作为人类在保持与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进步的一种状态, 需要人类不断修复和创造新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 进而形成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和谐共进, 这种文化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 它主张人与自然同存共荣, 以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这种文化战略的转变, 将有效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 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 科学、 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文化繁荣为基础1987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5我们共同的未来6, 报告在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 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而生态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 都可以看成是受一定价值观的作用, 并依靠自己的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日趋完善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 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世界观、 生态价值观、 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科技观。因此, 只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才能夯实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认同基础, 取得更高程度的社会心理契约上的合理与合法性。( 四)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命题的题中之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要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精神动力和发展方向。因此, 建设生态城市, 一定要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支撑。生态文化建设赋予城市建设以生态内容, 着重提升人的生态素质, 形成人的生态价值取向, 养成人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并激发人保护自然、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性。生态文化建设着力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把生态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都纳入到科学发展观的范畴。在生态城市文化建设中要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摒弃/ 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增加文化领域的生态教育、 生态道德、 生态科技、 生态文艺等活动含量, 要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使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三、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能为人类提供正确认识的理论基础。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 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是如此。( 一) 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人口规模大、 人口密度高, 是众多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6。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人群是主体, 城市的生态系统则是人群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 从事社会与文化活动的场所。生态城市的概念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 是人们对全球环境恶化、 生态退化的现实反思的结果。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 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人文和技术充分融合, 经济高效、 环境友好、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 人类和城市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城市结构。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就是生态文化理念的体现。建设生态城市, 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传统观念更新为和谐共处观念, 这是传统城市概念同现代生态城市概念最本质、 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 二) 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精神核心是城市中最本质、 最深刻的东西, 它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 展示城市形象, 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集中表现, 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文化崇尚自然、 保护环境、 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生态意识, 这与以人为本, 追求城市、 人、 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文化主流, 生态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则是生态文化的彰显和表现。因此,生态文化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 它为生态城市注入了思想灵魂, 使生态城市有了生命, 使生态城市体现出独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三) 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惟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亦是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包括绿化城市、 治理污染、 保护自然环境, 还包括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涉及到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消费观念、 管理观念、 政策体制等诸多层面。根据国际城市建设的经验,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迈上环境污染治理、 生态安全保障、生态景观规划、 产业生态转型、 生态文化建设这五个台阶。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动力, 起着先导作用。因此, 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 良好的生态文化将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行为模式, 启迪一种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 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 从而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四)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当前, 世界城市的竞争已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文化形象, 是当今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 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北方城市大连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 正是得益于生态文化理念的培育。悉尼始建之初并没有规划, 但从 1957年开始, 州政府对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实施了持续 30 年的绿化工程, 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申办口号, 并借助奥运会强有力的推动, 在城市建设、 环境美化等方面迅速发展, 从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中国北方城市大连在确立建设/ 生态城市0的发展理念之后, 不仅注重生态景观建设, 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 有意识地培育市民的环保理念, 并将环保理念的普及作为其 十大文明工程之一。这一系列做法不仅使大连有了 优越小气候, 优良小环境的美誉, 而且大大提高了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使其国际信誉和知名度越来越高7。( 五) 生态城市目标下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的塑造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其中, 生态意识是人们生态文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生态城市中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引和动力源泉;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导向和核心内容。两者直接关系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宏观舆论氛围与微观组织及个体的行为取向, 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就是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自觉的生态意识亦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关键。只有广大城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共发展的意识, 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 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准则, 促进生态技术、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的实施, 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宗彪. 论生态文化与建设 J .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 ( 12) . 2 王杏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 J .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 4)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二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67. 4 麻朝晖, 麻乐平. 论生态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